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sealisanhistoricalwitness,asymbolofpoweraswellasanimportantculturalrelicforthestudyofhistory.Seeingthosesealsmadeofvariousmaterials,itisverynaturaltowonderhowJamyang(vjamdbyangs)livingBuddhasinpastdynastiesdeveloped

  • 标签: 拉卜楞寺藏印 考述英文 藏印考述
  • 简介:《普宁》是元代刻本大藏经中现存较完整且印本最多的一部大藏经,不仅对研究中国大藏经雕史及白云宗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版本的识别与珍藏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普宁》的开雕年月、收经数目、版本价值、印本流传情况以及与《资福》、《碛砂》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考察,提出了新的资料和新的观点。

  • 标签: 元代 普宁藏 雕印 校勘 流传 目录
  • 简介:华锐(系藏语,汉语意为英雄的部落或地区)属安多藏区,从历史地域概念而言,主要包括今甘肃天祝、肃南皇城,青海东部北山、门源、大通、互助、乐都等地区,区域广大,人口众多,其中天祝是华锐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现代意义上讲,华锐区主要指今天祝藏族自治县(195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本文所谈内容仅限于现代意义上的华锐区。

  • 标签: 安多藏区 天祝藏族自治县 茶文化 考述 人口众多 国务院
  • 简介:车王府旧弹词存60余种,2000余册,今归首都图书馆。此批曲本以刻本为主,兼有部分抄本,刊刻时间上自清乾隆年间,下迄同治、道光时期,且有10余种稀见和较早刊本,是不可多得的俗文学文献。1935年刊凌氏《弹词目録》与当时其它弹词目録一样,多着録题名、作者、刊刻时间及书坊,于卷、回、册及本事、体例等则略而不题;又因目録发表与凌氏整理车王府弹词的时间相距多年,且《弹词目録》中多存由笔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错讹之处,这也增加了后人据以判断同名弹词版本异同的难度。本文着重介绍这批弹词的来源、整理状况,同时以文本校读为基础,对《弹词目録》及其它着録这批弹词的目録如《弹词宝卷书目》等的着録作补正,对部分稀见曲本从版本、本事、内容等角度予以揭示。

  • 标签: 清朝 蒙古 车王府 曲本 弹词
  • 简介:明代中期私家书画收藏蔚然成风,尤以苏州地区为甚。随着书画收藏的典起,书画著录之体随之出现。吴中学者都穆博古好学,其所着《寓意编》一书成书较早,且多为一手材料,是书画鉴研究的重要材料。而其另一着作《南濠居士文跋》包含了比《寓意编》更为丰富的材料,却长期以来为学者所忽视。本文通过这两本著作的版本及著录体例,梳理其着录的书画作品,并在此基础上管窥都穆的书画鉴活动及观念,阐述其书画思想。

  • 标签: 都穆 著录 鉴藏 《寓意编》 《南濠居士文跋》
  • 简介:《三体石经》册,共48页,内页尺寸高26厘米,14厘米,每页5行,每行古文、小篆、隶书三种书体,各有3字、共9字,全册字数达2100多字。前后因有夹板保护,页边四周虽散开霉烂,内页却丝毫无损。

  • 标签: 《三体石经》 考述 册页 遗物 张钫
  • 简介:瞻对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为川省门户,同治年间,川会剿瞻对土司工布朗结后赏归西藏地方政府,成为西藏地方政府在四川境内的一块“飞地”。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鹿传霖接掌四川总督,他在任上极力经营筹划,尝试收复瞻对、在川边区实行改土归流,但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鹿传霖《筹办务收复瞻对事略》文稿,对此事做了详细记述。

  • 标签: 鹿传霖 瞻对 藏务 清末
  • 简介:关于真谛三藏文献中所说的梁安郡,有梁化郡、南安郡之误写等说法。从唐初杨炯文集中找到的梁安郡的用例,可以坐实“梁安郡”就是现在的泉州,其成立的时间在南齐末,而不在梁朝。天嘉五年(564)底,陈朝改称梁安郡为南安郡。真谛三于陈天嘉二年(561)从晋安郡的“南越”乘小舟到达梁安郡,天嘉三年九月,真谛离开梁安郡。真谛三藏在梁安郡接近两年时间,在建造寺翻译出《解节经》1卷、《金刚经》1卷并且编译出《解节经疏》4卷、《金刚经疏》10卷。

  • 标签: 真谛三藏 梁安郡 建造寺 佛典翻译
  • 简介:王廷鼎著《杭防营志》稿抄本,原三多旧,现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于王廷鼎和杭州旗营诸人往来频繁,所以书中保留了很多有关杭州旗营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中人物传记部分,是对清代杭州旗营驻防历史,乃至清代杭州地方历史和八旗历史的一大补充,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标签: 《杭防营志》 王廷鼎 文献价值
  • 简介:<正>万斯同主编明史,史称其稿为王鸿绪所攘窃,八十年代,史学界曾对此进行探讨,并涉及对其史学思想的评价。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万氏亲笔的《明史稿》手稿,故各种意见,皆未能得出最终结论。笔者曾有幸查阅了今宁波市天一阁的《明史稿》(一名《明史列传稿》),定半为万氏亲笔,半经万氏修改。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未能对此稿本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仅为初,希冀能抛砖引玉,请史学界同仁多加指正。

  • 标签: 万斯同 王鸿绪 史学界 论赞 钞本 增损
  • 简介:宁夏宏佛塔天宫装西夏文木雕版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的木雕版之一,共计2000多残块,内容均为西夏文佛经,包括《释摩诃衍论》、《别集》、《续能口》以及其他三种未知名佛经。这些木雕版数量大,内涵丰富,是西夏雕版印刷高度繁荣的例证,是研究古代雕版印刷术最直接、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宏佛塔 西夏文 木雕版 印刷术 佛教
  • 简介:山阁存稿》二十卷,是明清之际重要作家钱澄之(1612-1693)的一部诗文集。钱澄之诗文作品数量很多,一生创作时间跨度很大,大抵可以四十岁的辛卯年亦即他从南明行朝北归的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此集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前期。后期作品作者生前曾两次结

  • 标签: 后期作品 诗文集 创作时间 作家 明清之际 考述
  • 简介:  古玺,是古代先民作为昭明信用的凭证,刘熙的中有解:"者,信也."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古的兴起约在春秋时期,其后千百年间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只是唐宋以前,仍是"唯是信"的信物,但在元以后尤其明、清间,则发展出一种以审美欣赏为主的"篆刻艺术".当然,虽功用略有不同,但形制、书体皆一脉相通.随之而来的是有关古的收藏、谱录和研究,渐成一门学问;古学,从宋代开始,便是传统金石学的一个分支.……

  • 标签: 信黄宾虹 古玺印 唯示
  • 简介:“不二居”为澳门名画家余君慧先生读书、作画、写字的斋室名。一日过澳门聆听陆康老师授艺,午餐后老师领我拜访了不二居主人。君慧先生待人热诚,谈吐儒雅,风度翩翩。君慧先生原名文晖,别号行心,广东台山人,一九二八年出生于澳门,喜收藏,善丹青,绘事师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的入室弟子司徒奇。先生为岭南画派再传。

  • 标签: “不二居” 澳门 画家 余君慧 斋室名 篆刻艺术
  • 简介:钩是古代游艺的一种形式,研究钩游艺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借助史籍对钩游戏的历史进行考究。主要结论:钩游艺选材多为硬币、指环、金钩、发钗等;时间与场地为腊日、正月、每月的下九(每月十九日),一般是在晚间进行,宴会、好友相聚、宫廷等;人数不限,以青年女性为主,也有男性和老年人,而且可以男女混做;规则为分两方,一方钩或其他小物件于一人手中,让另一方猜,猜中获胜。钩史料价值主要体现为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有助于身心健康;锻炼人们的意志,提高了个人素质;钩游戏广泛普及,极大地促进文化交流。

  • 标签: 藏钩 游艺文化 史料价值
  • 简介:陈楠著《史新》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月10月出版。该书共40万字,收录了作者27篇文章,其中绝大部分都与明清藏传佛教的内容有关。书中论述了明代大慈法王尤其详细,作者通过汉两种文献的比较研究,对大慈法王释迦的生平事迹做了一个系统地、完整地透视与阐述。作者指出,大慈法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标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大慈法王 2009年 藏传佛教 生平事迹 作者
  • 简介:"小词"在宋人词话中出现频率颇高,其内涵是指词体篇幅短小,并非宋人给词附加的蔑称.宋人以小为美,将绝句也称作小诗,还有更多以"小"称物的语言现象,因此,小词与小诗表达了宋人同一种文化心态.

  • 标签: 宋人 小词 小诗
  • 简介:<正>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在地理上毗邻,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形成了两地区间的天然屏障。古往今来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尽管南北交通极不方便,但在山口、小道和河谷基础上形成的交通线始终是相互间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跨越山道的商业性活动和迁徒也成为该地区各民族集团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商业势力的介入,交通在近代甚至一度成为举世注目的问题。本文是对迄近代为止交通之状况的概述和探讨。

  • 标签: 西藏地区 尼泊尔 喜马拉雅山 交通线 中国内地 边境地区
  • 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约600方,御书钤用印占很大比例,其中有关道教约占三分之一。这些多为石质汉字篆书,原内务府,是明代皇帝信奉道教的珍贵实物。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明清帝后宝玺》图录只涉及几方,现公认比较全面的道教印书籍是王育成先生的《道教法印令牌探箩酚一书,但关于故宫明代宫廷道教却未载。

  • 标签: 紫禁城 明代道教印 北京故宫博物院 御书钤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