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葡萄镁原料药的理化常数及其纯度、安全性等,对其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解度、比旋度、折光率和熔点测定法测定了理化常数.以TLC法鉴别有关物质.络合量法测定含量.同时用动物试验法对异常毒性、急性毒性、热源进行了试验.并对纯度检查与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本品的溶解度为13g@100ml-1;比旋度[α]D20℃=11.39±0.03,RSD为0.26%(n=5);折光率nD20℃=1.3412(n=6),F=0.00168;熔点(分解点)为184~200C.有关物质经TLC检测样品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与对照品相同,未见有关物质增加.络合量法测定含量下限定为98.0,上限定为102.0.静脉给药,其LD50为311.13mg@kg-1,95%可信限为294.6~328.5mg@kg-1.口服给药,其LD50>10g@kg-1.葡萄镁安全、无毒,是优良的补镁药物.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 标签: 葡萄糖酸镁 比旋度 异常毒性 急性毒性 含量测定
  • 简介:本文给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葡萄铬,降低血糖的有效率88.6%,并以用葡萄铬进行动物试验修复胰岛β细胞的事实,解释了取得疗效的原因与机制。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葡萄糖酸铬
  • 简介:葡萄铬经口给小鼠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为10000mg/kg,为实际无毒物质。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等4种),结果均阴性,表明其无遗传毒性。

  • 标签: 葡萄糖酸铬 小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 简介:目的观察锡类散和葡萄锌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3例应用锡类散外敷和葡萄锌口服液(10ml,bid)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口服vitBco片(2片,tid)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疗程(7d为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11%,对照组为41.5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锡类散和葡萄锌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锡类散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显著性差异 连续治疗 治疗组
  • 简介:本文研究乳酸钙、葡萄锌含量的测定。以(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指示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滴定剂,通过控制溶液酸度分别测定彼阳新盖口服液中乳酸钙和微量葡萄锌的含量;同时还应用meso-四-(4-(4-甲基,3-磺基苯)卟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口服液中微量的葡萄锌,结果准确。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乳酸钙 EDTA法 TTPS4分光光度法 测定
  • 简介:口服葡萄耐量试验(OGTT)是空腹抽取静脉血,以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葡萄水。糖水由75克葡萄溶于250~300毫升水而成,体重轻者或儿童,葡萄量可按1.75克/公斤计算。糖水应千5分钟内服完。由开始服糖水计起,于30、60、90、120分钟,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

  • 标签: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静脉血 血糖 糖尿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乙醇、葡萄钙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混合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方法95%乙醇、10%葡萄钙注射液、2%利多卡因按3:2:2混合配用局部注射治疗草莓状、海绵状、混合性血管瘤共193例.结果全部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有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瘤体溃烂,经照氦氖激光及外敷抗感染药膏后愈合.结论该方法使用恰当,其效果好,疗程短,并发症少,简单易常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局部注射治疗 血管瘤 利多卡因 葡萄糖酸钙 并发症 注射液
  • 简介:葡萄概述聚葡萄是HansRennbard博士在美国发明的,它是由食品级的葡萄以及少量的山梨醇和柠檬酸经熔融缩聚而成。在反应过程中,柠檬酸既充当催化剂,又能与山梨醇一起结合到葡萄的聚合物中、构成聚葡萄的巨大骨架。反应获得的聚合物是没有甜味、微酸并且水溶性很好的粉末。当然,随着用聚葡萄开发的食品种类的增多,人们对聚葡萄的加工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Litesse为商标的初级改良产品改性聚葡萄和无色无味

  • 标签: 聚葡萄糖 水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饮料 山梨醇 聚合物 热量值
  • 简介:富含脂肪的食品曾经被认为是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罪魁祸首,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这些疾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还有好坏之分。

  • 标签: 糖指数 心血管疾病 碳水化合物 葡萄
  • 简介:目的观察L-苏糖酸亚铁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4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对L-苏糖酸亚铁胶囊和琥珀酸亚铁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服用L-苏糖酸亚铁胶囊第1周后开始自觉症状有所改善,第2~4周症状改善最明显,头晕、心慌减轻,睡眠及精神好转,体力明显增加,面色苍白逐渐减轻,第8周时症状基本消失,与琥珀酸亚铁片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L-苏糖酸亚铁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良好,且其毒副作用小,便于患者接受.

  • 标签: 治疗 胶囊 缺铁性贫血 患者 琥珀酸亚铁 临床观察
  • 简介:采用化学法分离果糖和葡萄,在优化的条件下,分离得到的果糖液的果糖纯度可达98%,果糖液中果糖得率大于87%,果糖液和葡萄液中果糖和葡萄的总回收率大于96%,分离得到的果糖液可用于结晶糖的生产。

  • 标签: 果糖 葡萄糖 分离 化学法 甜味剂 食品
  • 简介:通过对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体内外抗菌作用的研究,认为氧氟沙星葡萄注射液是一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抗菌药,它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0.8~0.3βg/ml,与氧氟沙星原料相比没有降低其药效。氧沙星葡萄注射液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强于诺氟沙星注射液的4倍左右,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肺炎杆菌(K.Pncumoniae)强3~6倍。

  • 标签: 氧氟沙星 诺氟沙星 注射液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抗菌活性
  • 简介:葡萄广泛应用于日常的医学治疗,但其造成电解质变化(尤其血磷)较少引起人们注意。本文对40名患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葡萄,观察注射葡萄前后血磷变化,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非糖尿病清醒的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1~87岁,平均64.2±16.9岁。

  • 标签: 葡萄糖 静脉注射 低血磷 不同剂量 电解质变化 非糖尿病
  • 简介:主要探讨了聚葡萄在冰淇淋生产中的代脂应用,得出聚葡萄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及优质填充剂,可取代部分蔗糖和脂肪,用于低热量,低糖和低脂食品中。

  • 标签: 聚葡萄糖 冰淇淋 代脂作用 低脂食品
  • 简介:综合论述了葡萄电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Tse-chuanChou建立的葡萄电还原反应机理及数学模型。

  • 标签: 反应机理 电还原 电流密度
  • 简介:葡萄注射液为补充营养输液,临床应用广泛,产品质量控制极为重要,其中中间品的质量控制又是关键环节。目前药典规定葡萄的含量测定采用旋光法,具体要求为: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10%或10%以下规格的样品可直接取样测定),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min,依法测定旋光度与1.0426相乘,即得供试品中含C6H12O6、2H2O的重量(g)。实践

  • 标签: 葡萄糖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中间品 旋光度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葡萄糖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