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由于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家庭教育不足,由于挑食导致消瘦的儿童也屡见不鲜。不仅如此,暴饮暴食、过度减肥导致的健康疾病也影响着不少人。为了让人们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本文开发了一个早餐营养搭配辅助系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与体重情况,通过五大营养素的摄入量来判断当前饮食搭配是否合理,并且给出调整建议。

  • 标签: 早餐搭配 营养搭配 Python
  • 简介:目的采用食物营养辅助治疗方法来探讨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方法80例确诊初治肺结核(罪犯)病人,采用分为两组。所有病例都采用标准抗结核药物化疗,治疗组在药物化疗同时加用食物营养辅助治疗6个月。结论治疗组40例肺结核病人在治疗6个月后,营养状态全部达到正常水平,全部治愈。对照组40例肺结核病人有16例营养未达到正常水平,治愈32例。肺结核病人采用食物营养辅助治疗的方法,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食物营养辅助治疗 营养不良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5.16±0.2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5.13±0.31)岁。两组术后均予以PN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15、30 d后体质量指数(BMI)、预后营养指数(PNI),治疗前后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纤维连接蛋白(FN)等营养指标,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7、15、30 d后,观察组BMI均高于对照组[(21.47±0.25)kg/m2比(20.54±0.35)kg/m2、(23.24±0.31)kg/m2比(21.06±0.45)kg/m2、(23.79±0.39)kg/m2比(22.13±0.36)kg/m2,t=14.013、25.855、20.269,均P<0.001]。治疗7、15、30 d后,观察组PNI均低于对照组[(42.14±0.36)%比(45.33±0.27)%、(38.45±0.37)%比(41.44±0.25)%、(32.11±0.46)%比(36.42±0.37)%,t=45.941、43.394、47.315,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ALB、TFN、FN均高于对照组[(45.11±0.87)g/L比(42.72±0.33)g/L、(3.75±0.77)g/L比(2.64±0.17)g/L、(3.36±0.32)g/L比(2.14±0.41)g/L,t=16.646、9.123、15.202,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24±0.31)分比(84.14±0.25)分、(86.65±0.44)分比(84.33±0.27)分、(87.68±0.48)分比(85.16±0.36)分、(85.36±0.41)分比(83.14±0.28)分、(15.33±0.24)分比(13.24±0.16)分,t=34.174、29.125、27.219、28.978、46.958,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9.52%(4/42)比7.14%(3/42),χ2=0.371,P=0.543]。结论在予以胃癌患者术后PN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且加用此药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营养状态 黄芪注射液 肠外营养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干预辅助常规肠内营养胃癌术后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将78例胃癌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辅助肠内营养。术后第1天予100mL生理盐水自鼻饲管注入,第2天始至术后第9天给予肠内营养。术后第lO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能上升,但治疗组明显优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P、TRF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中药干预更能提高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水平。结论胃癌术后采用中药辅助常规肠内营养能改善营养状况和临床症状,从而能更好地加快机体恢复。

  • 标签: 胃癌 术后 中药辅助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结核患者运用营养支持辅助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文随机筛选我医院2019年2-2021年2月期间接收的60例重症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给予分组治疗研究,共分成观察组30例患者和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则添加营养支持辅助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和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痰菌转阴率较高,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结核患者及时采用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身体营养状态和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肺结核 营养支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营养支持辅助治疗重症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普通饮食,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和普通饮食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以及20%脂肪乳注射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率以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与血红蛋白(Hb)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MI以及Hb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辅助治疗重症肺结核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病灶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支持 重症肺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膳食营养干预对痛风患者辅助治疗的具体作用,分析应用此类干预方式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70例痛风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膳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关节肿痛总分数优于A组,P

  • 标签: 膳食营养干预 痛风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患者辅助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营养药物神经节苷酯营养神经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差于观察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8%,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神经营养药物辅助脑梗死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使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降低,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1。

  • 标签: 神经营养药物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量营养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然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A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6,95%CI(0.14,0.77),P=0.01],锌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2,95%CI(0.04,0.61),P=0.03];锌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06,95%CI(0.01,0.11),P=0.02];微量营养素在肺结核痰涂片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病死率,但对肺结核痰涂片转阴率影响较小。

  • 标签: 微量营养素 肺结核 维生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肠外营养运用于胃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期中的价值。方法 按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3月纳入的80例胃肠癌手术患者,其中40例接受单纯化疗者作为对照组,另40例接受肠外营养+化疗者作为研究组,干预四周后评价总有效率,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统计两组不良反应(贫血、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营养状况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高出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免疫指标相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IgA、IgG、IgM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12.50%与对照组17.50%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肠外营养在胃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期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免疫能力。

  • 标签: 胃癌 肠外营养 结肠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胰腺炎患者开展营养支持辅助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营养支持辅助健康教育,就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自护能力进行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炎患者开展营养支持辅助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自护能力。

  • 标签: 胰腺炎 营养支持 健康教育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肺结核患者对其采取个体化营养支持辅助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辖区肺结核治疗定点医院的肺结核患者,共计有84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42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实行个体化营养支持辅助治疗,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前后临床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肺结核患者护理前临床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肺结核患者护理后身体质量指数、营养风险指数、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对其采取个体化营养支持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结核 个体化营养支持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集束化营养护理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水平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胃癌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患者82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41人。实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营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过2个新辅助化疗周期后,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和血常规与免疫球蛋白M的达标率。 结果 采用集束化护理的实验组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与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M的达标率上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营养护理 胃癌患者 新辅助化疗 营养指标 免疫水平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达抗元益生菌对小儿营养不良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小儿营养不良病例样本的时间为2020.7-2022.5,在本院中纳入150例,分组时将抽签法作为依据,开展常规治疗的75例患儿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达抗元益生菌的75例患儿为试验组,两组进行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差异评比。结果:两组患者Alb、Hb水平、IgG、IgA水平在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项均更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儿营养不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达抗元益生菌辅助,有利于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提升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采纳和借鉴。

  • 标签: 达抗元益生菌 常规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及72小时的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及72小时后,实验组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而对照组治疗24、48h后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胃镜置管法与经鼻胃镜导丝引导置管法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4例放置空肠营养管患者,根据营养管不同放置方式分为对照组(30)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经口胃镜置管法,观察组采用经鼻胃镜导丝引导置管法。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成功率、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更短,置管成功率及舒适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76%,对照组为33.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经口胃镜空肠置管法,经鼻胃镜导丝引导空肠置管法的操作时间更短、置管成功率及舒适度更高、临床不良反应更低,是胃镜辅助下更优的空肠置管方案。

  • 标签: 胃镜 空肠营养置管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N)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并比较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h、48h以及72h的APACHEI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RP、TP、ALB、BUN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48h以及72h的APACHEII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SAP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