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荞麦13S球蛋白是荞麦种子中的一类主要贮藏蛋白。本研究选用荞麦属植物甜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苦荞栽培种及其野生类型、毛野荞、左贡野荞、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6个种共44份材料,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测序得到荞麦13S球蛋白基因的保守片段序列。对序列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44份供试材料13S球蛋白基因片段的285个排列位点中不变位点为24个,多态性位点S为261个(含简约信息位点数198个和单型可变位点63个),序列总突变位点Eta为503个。野生甜荞种内13S球蛋白基因序列差异明显高于栽培甜荞,但野生苦荞种内13S球蛋白基因序列差异仅稍高于栽培苦荞。推测其一方面可能与繁殖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荞麦驯化过程中通常只有少数野生型群体被驯化有关。系统聚类分析发现栽培甜荞与野甜荞亲缘关系近,与左贡野荞亲缘关系次之;栽培苦荞与野苦荞亲缘关系近,与毛野荞亲缘关系次之;细柄野荞和硬枝万年荞的13S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差异较小,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近。上述结果为荞麦属种间遗传多样性与进化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荞麦 13S球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回流法和AB-8大孔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附法分别得到豆腐柴叶总黄酮粗提液和纯化液,研究了豆腐柴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豆腐柴叶总黄酮粗提液、纯化液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O-2·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在相同质量浓度下,豆腐柴叶总黄酮粗提液和纯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DPPH·〉ABTS^+〉O^-2·〉·OH,且纯化液更为显著。野生豆腐柴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豆腐柴叶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和确定中药三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L16(45),以提取温度(A)、粉末粒度(B)、提取时间(C)、溶剂体积分数(D)和料液比(E)为参数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粒度为40目药材粉末,1:30的料液比,在80℃下,60%乙醇提取3h。结论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总黄酮提取率得到明显提高。

  • 标签: 三棱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 简介:采用显色反应、薄层层析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对甘蔗叶内16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黄酮类化合物检测。结果共筛选到3株能够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GZ-1、GZ-4和GZ-5)。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Z-1、GZ-5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us),菌株GZ-4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 标签: 甘蔗叶 内生真菌 黄酮 棘孢曲霉 黑曲霉
  • 简介:以玄参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对比研究不同溶剂与溶剂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对玄参总黄酮提取的影响.2种实验优化方法所得玄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固定微波功率值为500W;乙醇体积分数为60%或60.37%;提取时间为10或11.17min;液固比30∶1或31.39∶1mL/g,验证实验总黄酮提取率为1.107%~1.192%.2种优化方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正交设计实验次数少,响应面法更精确,预测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 标签: 玄参 总黄酮 微波提取 正交设计 响应面法 比较研究
  • 简介:目的:对不同种质黄芩中3种黄酮类成分和总黄酮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为遴选黄酮类成分含量高的黄芩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黄芩根中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采用UV-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验证并综合评价不同种质黄芩的化学质量。结果:黄芩苷、汉黄芩素及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其中13号黄芩种质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1号、7号黄芩种质黄芩苷、黄芩素与总黄酮含量均较高。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次试验中1号、7号、13号为优良种质,可以作为黄芩新品种选育对象。结论:采用改进后的HPLC法可较好地测定黄芩3种黄酮类成分,不同种质黄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模式识别法均遴选出了目标种质,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种质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 标签: 黄芩 黄酮类成分 主成分分析 灰色模式识别法
  • 简介:为确定香菜总黄酮的超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所考察的因素对香菜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乙醇浓度,物料比.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30℃,乙醇浓度80%,物料比1∶35超声波法提取效率高于常规的提取方法,并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无需加热等优点.

  • 标签: 香菜 黄酮 超声波法 提取
  • 简介:摘要本文对德宏州内主要栽种的印度改良辣木、印度传统辣木、多油辣木3个品种辣木的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为辣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辣木 总黄酮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柑橘类黄酮作为一种植物天然成分,在柑橘中含量丰富。通过介绍柑橘类黄酮的种类、生理活性,综述柑橘类黄酮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前景。

  • 标签: 柑橘 类黄酮 生理活性 检测技术
  • 简介:以甜菜树为原料,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回流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就总黄酮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树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80min,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甜菜树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1.67%。总黄酮质量浓度在0.0093~0.0465mg/mL时,对DPPH·、·OH、O2-·的清除率可分别达到88.39%、91.47%、46.29%,说明甜菜树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标签: 甜菜树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性
  • 简介:以马尾松花粉为材料,筛选对马尾松花粉总黄酮吸附和解吸性能好的大孔树脂,并对大孔树脂纯化马尾松花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弱极性的DM-130大孔树脂对马尾松花粉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其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84.24%和93.32%。DM-130大孔树脂纯化马尾松花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0.68mg/mL,上样流速0.67mL/min,上样体积为5倍柱床体积,洗脱溶剂为75%乙醇,洗脱流速0.67mL/min,洗脱剂用量为6倍柱床体积。纯化后马尾松花粉总黄酮的纯度可达到50.4%。

  • 标签: 马尾松花粉 总黄酮 大孔树脂 纯化 工艺
  • 简介: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运用广泛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高血压、抗肥胖病、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通过消化吸收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1。然而,低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其作为药物或保健品的障碍,低生物利用度在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包括消化、吸收、分布、代谢阶段,而受分子结构影响最强,本文着重阐述了生物利用度在消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络通胶囊银杏黄酮醇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AgilentC18柱(4.6mm×150mm,5?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3.06~61.2μg?mL-1、2.46~49.2μg?mL-1、2.29~45.84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98.47%,山柰素为99.53%,异鼠李素为99.2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血络通胶囊中银杏黄酮醇苷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血络通胶囊 黄酮醇苷 含量测定
  • 简介:以骏枣叶片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枣吊叶片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枣叶片中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含量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新疆骏枣叶片的适宜采样部位和采收时期。结果表明:枣叶中富含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不同部位的含量也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枣叶 总黄酮 总酚
  • 简介:首次采用体外抑制实验检测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4种黄酮化合物对5-脂氧合酶(5-LOX)抑制作用,4种化合物IC50值分别为44.18,94.17,172.49和468.45μmol/L.在超滤液质联用实验中测定4种化合物与5-LOX酶的结合率,其结果与体外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芦丁对5-LOX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为紫云英苷,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对5-LOX几乎无作用.

  • 标签: 黄酮 5-脂氧合酶 体外抑制活性 超滤液质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