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椰菜又名青花菜、木立花椰菜,系由原始甘蓝菜演变而成的一种青色花椰菜椰菜供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带有小花蕾的嫩茎,其色青绿,味清甜而不辣,肉质脆嫩,口感好,营养价值比白色花椰菜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 标签: 茎椰菜 速冻加工 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 包装
  • 简介:椰菜,俗称菜花,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产中常因环境条件不适宜和管理不当,而出现不结花球、先期现球、花球质量差等生理病害,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其发生原凼和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 标签: 花椰菜 花球 防治 异常 栽培技术 生理病害
  • 简介:本品种系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利用科学育种技术,采用人工剥蕾授粉配制。晚熟、耐寒、抗病,脚形矮壮,叶深绿色,阔卵形,心叶里卷,节间紧密,花球雪白,特别坚实紧密。单球重2公斤左右,结球适温7℃~15℃,能耐低温4℃~6℃,露地栽培亩(1亩=1/15公顷)产3000公斤。

  • 标签: 花椰菜 育种 品种 性状 栽培
  • 简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自然第三册第9课《各种各样的》,课文练习图上画有6种植物的生长形态,要求学生按生态特征分类填表。从图上看,西瓜的像是匍匐生长的样子。人教社出版的《自然教学指导与参考》第一册中,路培琦文章《怎样做好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三册的观察和实验》说:“常见的匍匐植物有甘薯、草莓、结缕草(马鞭草)、南瓜等”。但对教材作细致分析比较,图中又看不到的节上长出的着地的根(不定根)来(与书中甘

  • 标签: 西瓜 特征分类 攀援茎 种茎 九年义务教育 生长形态
  • 简介:柑桔枯病Phomasp.是柑桔幼树上一种侵染性病害,一般在夏季零星为害当年定植的柑桔幼树,造成桔树枯�

  • 标签: 初步调查 枯病 柑桔茎
  • 简介:目的:研究柳杉CryptomericafortuneiHooibrenkexOttoetDietr.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SephadexLH-20柱层析,ODS反相柱层析分离化学成分,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硅胶柱的氯仿洗脱部分分离得到并鉴定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crocetindiethylester(1),crocetinmonoethylester(2),5-hydroxy-6,7,3',4',5'-pentamethoxyflavone(3),5-hydroxy-7,3',4',5'-tetramethoxyflavone(4),tetracosanoicacidmethylester(5),behenicacid(6),β-sitosterol(7).结论:除β-sitosterol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

  • 标签: 茎皮 化学成分 硅胶柱色谱 新化合物 首次 LH
  • 简介:突舌骨韧带骨化后断裂后引起的相应症状,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其它的疾患,从而导致误治,引起不良效果。我们从1990-2003年共接诊治疗突舌骨韧带骨化断裂6例,现将2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茎突舌骨韧带 骨化 茎骨综合征
  • 简介:芦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是以留母采收的栽培方法,温带地区则以采收期不留母,采收期结束后留母的栽培法。所以,保护刈更新前的母不受枯病为害枯死,对于保持高产稳产的连续性有直接关系,亦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关键。

  • 标签: 茎枯病 病害发生特点 多年生植物 亚热带气候 高产稳产 采收期
  • 简介:文心兰尖培养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文心兰尖在MS+BA2mg/L+NAA0.5mg/L培养基上,离体培养1个月后产生原球茎.改良KC基本培养较适原球茎的增殖;用BA1.5mg/L+NAA0.2mg/L的激素配比,原球茎月增殖率可达332.5%;CW可以减少原球茎褐死现象和促进原球茎的增殖;壮苗阶段,以附加NAA0.5%+10%香蕉汁的效果较好.水苔是良好的移栽基质,成活率在85.3%.

  • 标签: 文心兰 茎尖 原球茎 组织培养
  • 简介:本研究从30几个毛白杨的杂交品种中选取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通过大量、反复试验总结出快速、大量繁殖再生植株的最佳方法,建立了抗病毛白杨快速繁殖的再生系统,解决了该品种扦插繁殖较难,尤其是生根率低的问题,为迅速推广抗病毛白杨提供了新途径.

  • 标签: 毛白杨 组织培养 中国 生根率
  • 简介:红花刺槐为刺槐的变型,其组织培养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提高红花刺槐的繁殖系数,进行了红花刺槐段外植体诱导成活、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并对愈伤组织成苗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年生枝条段组织培养春天比秋天成活率高,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能够成苗。初代培养以SH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继代培养以B5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生根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繁殖系数达每芽30天4.7株,生根率为84.4%。表7参22。

  • 标签: 红花刺槐 茎段 组织培养 培养基
  • 简介:目的:研究侧橐吾(Ligulariapleurocaul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侧橐吾根与根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eremophilane型倍半萜成分,分别鉴定为:3α-hydroxy-8-oxo-eremophila-6,9-dien-12-oicacid(1)、furannoligularenone(2)、3-oxo-eremophila-1,7(11)-dien-12,8β-olide(3)、3-oxo-8α-hydroxy-10αH-eremophila-1,7(11)-dien-12,8β-olide(4)、3-oxo-8α-methoxy-10αH-eremophila-1,7(11)-dien-12,8α-olide(5)、7α,8α-epoxy-eremophila-12β,8β(15β,6α)-diolide(6)、8β-ethoxy-eremophila-7(11)-en-12,8α(15β,6α)-diolide(7)、8β-hydroxy-7,11-eremophila-12,8α-olide(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标签: 侧茎橐吾 倍半萜类 化学成分 植物药 鉴定 分离
  • 简介:人参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人参皂甙,国内外研究工作很多。我们从1980年开始研究人参的多糖,并确定人参果胶具有药理活性。当时从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的经济效益出发,从提取人参皂甙后的废渣中提取人参多糖,并已生产为防治肝炎的新药,以后又为更好的开发人参的地上部分,先后系统地分别从人参的、叶、果中提出水溶性多糖。利用多种不同方法与途径进行分离纯化后,依次确定了它们的主要结构,论文大多已发表。下面将人参根、、叶,果中水溶性多糖研究情况,由于篇幅关系仅作一简要的概括性的比较论述。

  • 标签: 人参根 人参皂甙 主要药用成分 水溶性多糖 杂多糖 鼠李
  • 简介:1998年7、8期合刊发表了王淑敏老师的文章——《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读后有一点思考:实验一选用了一棵芹菜浸泡在有水的玻璃瓶中,用小刀截断一段芹菜的,让学生观察上的小水点或小

  • 标签: 运输 水分 芹菜属 玻璃瓶 读后 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