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苯甲酸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碱洗除酸工艺,得到低酸值的苯甲酸经过结晶纯化后得到高品质的苯甲酸。碱洗除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碱洗水,如果不能回收利用,则只能作为有机废水处理,费用较高,且浪费资源。为了减少处理成本,需要找到合理的工艺将碱洗水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由于碱洗水的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但颜色偏深。考虑将碱洗水氧化脱色、吸附达到初步处理,然后将碱洗水浓缩结晶得到得到苯甲酸钠,评价其指标和应用领域。

  • 标签: 苯甲酸苄酯 氧化 脱色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用苯甲酸戊醇两种原料,直接酯化合成苯甲酸.首先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TiO2,然后以此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映过程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酯化反应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3h,戊醇和苯甲酸摩尔比4:1,催化剂用量2%(以体系总质量计算).由此条件下,其中苯甲酸的收率达87.50%.

  • 标签: 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 酯化 苯甲酸异戊酯
  • 简介:研究了以苯甲酰氯和哌啶醇为原料直接缩合合成苯甲酸哌啶醇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6h、原料摩尔比n(哌啶醇):n(苯甲酰氯)为1:1.4,溶剂用量为70mL(相对于0.1mol哌啶醇),苯甲酸哌啶醇的收率为91.05%,产品纯度98.5%。

  • 标签: 苯甲酸哌啶醇酯 苯甲酰氯 哌啶醇 受阻胺光稳定剂 合成
  • 简介: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的苯甲酸加氢合成环己基甲酸新方法,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据介绍,该发明是将苯甲酸置于负载型过渡金属铑催化剂、超临界二氧化碳及环己基甲酸中,与氢气接触发生环催化反应;反应后利用环己基甲酸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对其进行萃取,使催化剂与产物分离。

  • 标签: 环己基甲酸 加氢合成 专利授权 苯甲酸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超临界二氧化碳
  • 简介:对近九年来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固体超强酸、对甲苯磺酸铜、离子液体、微波辐射、超声波、壳聚糖磷钨酸盐催化合成和原甲酸三乙脱水法等制备对羟基苯甲酸的方法。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绿色合成 催化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介绍了苯甲酸的作用及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苯甲酸。对其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并通过溶析结晶法精制苯甲酸

  • 标签: 有机合成 苯甲酸 溶析结晶法
  • 简介: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槟榔中对羟基苯甲酸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在对羟基苯甲酸测定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计算,并确认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槟榔中对羟基苯甲酸的检测提供了有效可靠可溯源的质量数据。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不确定度 评定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本文探讨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酸。通过实验对催化剂种类,用量,原料摩尔比,水用量,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最后找出最佳反应条件为:TBAB为催化剂,用量为5%(摩尔百分比),甲苯/高锰酸钾/水:1:2.2:260,反应时间为2h,收率可达80.50%。

  • 标签: 甲苯 合成 苯甲酸 相转移催化 实验改进 实验教学
  • 简介:用固载杂多酸PW12/SiO2为催化剂,实现了肉桂酸与戊醇反应合成肉桂酸。最佳合成条件为:n(酸):n(醇)=1:2,催化剂用量为肉桂酸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3h,产率可达95%。催化剂具有容易回收并可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 标签: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 PW12/SiO2 催化酯化 肉桂酸异戊酯 酯化合成
  • 简介:摘要:以硬脂酸季四醇为原料,研究了酸与醇的配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其酯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深度去酸处理,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4.3:1,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8小时。产品的酸值(KOH)在深度脱酸后降低到0.04毫克/克。IR结果显示,产物的酯化反应较为彻底。测定了该产品的羟值(KOH)为13.36 mg/g、闪点325℃、倾点-43℃,满足了基础油的技术指标。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成方法。

  • 标签: 异硬脂酸季戊四醇酯 直接酯化法 润滑油基础油 脱酸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和食醋中4种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含量的方法。紫外检测器254nm处测定。结果表明,4种对羟基苯甲酸在0.0~50.0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各组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1mg/kg、0.2mg/kg、0.25mg/kg、0.2mg/kg(S/N=3),不同剂量的加标回收率为86.3%~101.6%,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7%~3.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和重现性较好,可作为酱油和食醋中测定多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添加剂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酯 酱油 食醋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以脂肪族多元醇、苯甲酸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二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3个多元醇苯甲酸增塑剂。考察了催化剂、带水剂及投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多元醇羟基):n(苯甲酸)=1.00:1.05,催化剂用量为1%,二甲苯为带水剂,210-220℃回流带水反应至基本无水带出。在该条件下产物收率为97.7%-99.1%。产物结构经FTIR、^1HNMR、UPLC—MASS确证。

  • 标签: 脂肪族多元醇 苯甲酸酯 增塑剂 氢氧化钾 带水剂
  • 简介:目的:研究对-氨基苯甲酸-4’去甲表鬼臼(4-p-amino-benzoincacid-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ester,PDE)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对SGC-790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用MTT比色法,体内抗肿瘤活性用动物移植瘤法。用TBA法测大鼠肝自发性,Fe^2+-抗坏血酸诱发的心、肝、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生成,分光光度法测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结果:PDE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作用48hIC50为84.7(51.7-138.9)mg/L,在体内PDE10、20mg/kg对S180和H22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25.2%、46.5%和22.9%、39.3%。PDE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肝组织自发性MDA生成,IC50为22.7(16.9-30.4)mg/L,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Fe^2+-AA诱导的大鼠心、肝、肾组织匀浆MDA生成,IC50分别为30.3(13.9-66.1)、29.9(20.9-42.7)和13.3(1.8-96.9)mg/L。PDE对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0、80mg/L的抑制率分别为26.8%和100.2%。结论:PDE有明显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二者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对-氨基苯甲酸-4’去甲表鬼臼酯 抗氧化 抗肿瘤
  • 简介:以对羟基苯甲酸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氯仿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考察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间歇式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较快,最大表观结合量近270μg/g。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分子印迹聚合物 间歇式吸附
  • 简介: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TM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5%乙酸铵溶液(10∶90),检测波长:229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苯甲酸、水杨酸分别在0.082~0.660μg、0.037~0.3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回收率分别为99.8%,99.3%,RSD为0.1%、0.4%。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含碘复方苯甲酸醇溶液 苯甲酸 水杨酸 含量测定 RP-HPLC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苯甲酸搽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媒溶解苯甲酸和水杨酸制备搽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结果苯甲酸浓度在2~12mg•L-1范围内,吸收度A226苯与浓度C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水杨酸浓度在4~20mg•L-1范围内,吸收度A与浓度C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99.1%,RSD分别为0.62%(n=6),0.53%(n=6)。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适于医院制剂。

  • 标签: 苯甲酸 水杨酸 搽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硝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及其优化,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在合成方法方面,优化了原料选择及反应条件、催化剂的选择及优化。在表征研究方面,分析了硝基苯甲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表征以及纯度及杂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优化的合成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硝基苯甲酸,并且其物理化学性质与结构表征符合预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硝基苯甲酸的合成及表征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硝基苯甲酸 合成优化 表征 探究
  • 简介: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丙醇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经过回流脱水酯化法直接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用量为0.1mol的前提下,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2.5h、丙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3.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此时反应的酯化率为97.5%。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而且具有价格低廉、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强酸性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