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医院获得性感染研究中,研究致病耐药性调查及相关情况。方法:为了更好的分析医院获得性感染致病耐药性调查和研究,将送检标本进行两组对比分析,一组为正常药物使用下致病调研,另一组为使用抗感染药物后耐药性调查与研究。最后观察两组致病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对送检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医院获得性感染疾病中,对于长期使用抗菌药或者使用不当会导致致病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疾病后期治疗。讨论:对于医院获得性感染疾病治疗中,要积极有效的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为了减少药物的耐药性,在考虑药物治疗作用以外。还应关注致病耐药性,积极有效安全用药,是对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更加重要的方法。

  • 标签: 医院获得性 致病菌 耐药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成人住院病人尿路感染(UTI)的常见致病与耐药性。方法  抽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诊治的成人住院病人尿路感染送检的尿标本内病原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对常见致病及耐药性展开分析。结果 所抽取的360名成人住院病人中,常见致病包括革兰氏阴性菌(G-菌)、革兰氏阳性菌(G+菌)。 在耐药性方面,G-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哌拉西林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G+菌则对青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对于成人住院病人加强对其UTI病原菌的检测以及耐药性的分析,可对临床领域有效、科学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NI)有利。

  • 标签: 成人住院患者 尿路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路感染患者常见致病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绵阳市某三甲医院281例符合CLIS标准的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结果:281例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共计检验出致病28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03例,大肠埃希菌132例,本次研究占比最高,达到46.9%;另检出肺炎克雷伯菌53例,占比仅18.9%;奇异变形杆菌共有11例,占比约3.9%;其他共7例,总占比2.5%;革兰阳性球菌共65例,其中粪肠球菌35例,占比12.5%;屎肠球菌20例,占比7.1%;无乳链球菌8例,占比2.8%;其他两例,占比0.7%;真菌共13例,白色假丝酵母菌7例,占比2.4%;其他6例,占比2.1%。据药敏试验结果,尿路感染患者最主要的常见致病是大肠埃希菌,其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程度上的耐药,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厄他培南、头孢替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敏感,敏感率均在90%以上。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所得的结果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老年组的数据显著不同于非老年组的数据。结论:尿路感染患者致病种类广泛众多,大肠埃希菌是患者最主要的致病种,尿路感染患者多分布于肾病科等科室;临床医师除了应注重临床抗菌耐药诊治和用药观察过程,也应注重细菌培养数据及药敏试验结果,据此结合患者病情特征作出合理分析判断及时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确保患者临床的诊治疗效及有效的延缓耐药。

  • 标签:  [] 尿路感染患者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294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1项食源性致病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294件,从20份样品检出致病20株,样品不合格率为6.80%,检出 7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株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2021年绵阳市流动摊档售卖的食品中检出多株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绵阳市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样品294件,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对11项食源性致病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共抽检食品样品294件,从20份样品检出致病20株,样品不合格率为6.80%,检出 7株单增李斯特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株蜡样芽胞杆菌。 结论 2021年绵阳市流动摊档售卖的食品中检出多株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此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绵阳市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脓性脑膜炎致病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21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72例患儿脑脊液标本共分离出菌株209株;革兰阳性菌125株(59.81%),以肺炎链球菌(32.54%,68/209)、金黄色葡萄球菌(14.35%,30/209)为主;革兰阴性菌84株(40.19%),以大肠埃希菌(14.35%,30/209)、肺炎克雷伯菌(13.40%,28/209)为主。肺炎链球菌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9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未见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80%),对复方新诺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未见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70%),对阿米卡星未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80%),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未见耐药。结论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较为多见,依据不同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医生可选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病原菌 化脓性脑膜炎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绍兴某医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绍兴第二医院烧伤科患者首次创面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2 437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570株(64.42%),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709株)、表皮葡萄球菌(434株)、溶血葡萄球菌(174株)和肠球菌(112株);革兰阴性菌867株(35.58%),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31株)、大肠埃希菌(111株)、阴沟肠杆菌(153株)、铜绿假单胞菌(156株)和鲍曼不动杆菌(101株)。6年间,革兰阴性菌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χ2趋势=78.74,P<0.00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甲氧西林(30.75%、77.19%和90.23%)和青霉素(96.90%、97.93%和95.98%)耐药率均较高。5种主要的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30%。2015—2020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χ2趋势=4.75、15.97、5.70、12.77、7.16、8.60、11.27和10.71,P=0.029、<0.001、0.016、<0.001、0.007、0.003、0.001和0.001)。结论该院烧伤患者创面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相对偏低。

  • 标签: 烧伤 创面 病原菌 耐药性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就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龈下牙周致病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对其实施基础治疗。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患者症状得以明显改善,VAS评分明显降低,各指标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中,基础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明显,可减少龈下牙周致病,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基础治疗 慢性牙周炎 疗效 龈下牙周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儿法罗培南钠对儿童呼吸道临床分离常见致病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法罗培南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对儿童临床分离的156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PSSP)32株、青霉素中介(PISP)28株及青霉素耐药(PRSP)96株]、98株流感嗜血杆菌、173株肺炎克雷伯菌和55株卡他莫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50、MIC90及累积抑菌百分率。结果法罗培南钠对肺炎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10~2.000 mg/L;PSSP、PISP、PRSP的MIC分布无差别,MIC90皆为1.000 mg/L。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范围为0.030~8.000 mg/L,其产酶和氨苄西林耐药表型不同的菌株之间比较,MIC分布无明显差别,MIC90皆为4.000 mg/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范围为0.250~>32.000 mg/L,MIC50和MIC90均>32.000 mg/L。法罗培南钠对卡他莫拉菌的MIC范围为0.030~2.000 mg/L,MIC50为0.500 mg/L,MIC90为1.000 mg/L。结论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小儿法罗培南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较弱。

  • 标签: 法罗培南钠 呼吸道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卡他莫拉菌 儿童
  • 简介:摘要食品产业高度工业化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呈跨国界、跨区域、进展快、难预测等特点,造成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自2021年12月以来,欧洲多国报告了疑似食用受污染巧克力产品的ST34型单相鼠伤寒沙门菌聚集性感染病例。经回溯性调查,比利时涉事工厂的酪乳管道高度疑似为本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源头,此次事件为我国食源性致病污染风险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梳理了此次单相鼠伤寒沙门菌污染巧克力产品所致暴发事件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特征以及巧克力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管理措施,并基于本次暴发事件系统论述我国食品企业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食源性致病污染风险管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预测预警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 标签: 食品 巧克力 单相鼠伤寒沙门菌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国23家医院妇科和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1 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菌株分离和菌株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M27-S3方案,测定1 200株菌株对克霉唑、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及制霉菌素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结果(1)1 200株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不同,各药物比较有明显差异(χ2=3 513.201,P<0.01)。(2)所有菌株对制霉菌素敏感性更高[敏感率为99.92%(1 199/1 200)],其次是咪康唑[敏感率为92.25%(1 107/1 200)]和克霉唑[敏感率87.17%(1 046/1 200)],所有菌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为69.17%(830/1 200)],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次之[耐药率为50.83%(610/1 200)]。(3)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的敏感性均很高且无差异(P=0.425),对咪康唑的敏感性也较高且无差异(P=0.315)。(4)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均不同,相比于非白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的敏感性更高[敏感率分别为73.01%(165/226)、90.45%(881/974),P<0.001],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更高[耐药率分别为50.88%(115/226)、73.41%(715/974),P<0.001]。虽然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不高,但是白假丝酵母菌比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高[分别为37.68%(367/974)、23.89%(54/226),P<0.001],耐药率低[分别为49.28%(480/974)、57.52%(130/226),P<0.001]。结论1 200株假丝酵母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对制霉菌素、咪康唑和克霉唑的敏感性较高,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不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存在很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对假丝酵母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念珠菌病,外阴阴道 抗真菌药 克霉唑 氟康唑 咪康唑 伊曲康唑 制霉菌素 抗药性,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沐川地区就医患者寄生虫感染情况,了解沐川地区就医患者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提高当地居民的防治意识,减少寄生虫对人群的危害。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沐川县人民医院就医患者大便检测结果,并按寄生虫类别,人群年龄分布,地域分布、就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蛔虫检出13例,肠滴虫检出6例 , 钩虫与蛔虫混合感染1例,钩虫检出190例,60岁以上老人144例,中青年47例;农村地区178例,城镇13例;其中呼吸系统相关72例、心脑系统60例、消化系统相关30例、外科18例、眼科5例、其他科室(康复科和重症监护室)6例。结论:沐川地区就医患者感染寄生虫主要为钩虫,农村地区感染人数大于城镇地区;就诊人群以6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病因大致以呼吸、消化、心脑为主。

  • 标签: 钩虫 感染现状 农村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0日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感染性眼内炎46例(46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1~89(59.26±15.53)岁。其中外伤性及手术源性感染性眼内炎为主要病因,外伤性眼内炎以铁屑、铁片等铁器类外伤为主,手术源性感染性眼内炎以白内障手术为主,内源性眼内炎以不明原因为主,感染性角膜炎所致眼内炎以角膜溃疡为主。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入院前视力>0.02者占2.17%(1/46),出院时占23.91%(1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5)。外伤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后视力>0.02占比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35)。46例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30.43%(14/4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20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结论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以外伤性及手术源性为主,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眼内炎 眼感染,细菌性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以及在其上面滑动是导致肺炎发生的先决条件,机体通过抗体和补体调理吞噬并最终引起细胞毒作用和炎症反应,其中过氧化氢和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是肺炎支原体的重要毒力因子。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检测包括培养、血清学实验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ATs),由于NAATs具有高灵敏度和短周转时间,被认为是新的"金标准"。本文对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测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非典型肺炎 致病机制 诊断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毒力因子
  • 简介:摘要隐球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致命性的隐球菌脑膜炎。本文就隐球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隐球菌属 中枢神经系统 脑膜炎 机制 致病性
  • 简介:摘要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感染的常用方法。成功的根管治疗依赖于良好的根管预备、冲洗消毒以及对三维根管系统的严密充填,其中通过清除根管系统内感染生物膜、细菌毒素以防止高度复杂的根管系统再次感染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从根管内严苛环境下粪肠球菌的致病机制、根管顽固感染的根尖周组织炎症与局部免疫、感染根管控制方法进展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 标签: 根管疗法 根管制备 肠球菌,粪 生物膜 感染根管 免疫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病菌分布情况。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00例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归纳其感染的发生因素,探究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结果 2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占比22.00%(22例),比较切口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病菌分布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病菌分布情况。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00例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归纳其感染的发生因素,探究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结果 2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占比22.00%(22例),比较切口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病菌分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