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免疫缺陷宿主增多等因素,导致一些机会致病真菌的感染逐年上升,并表现出高致病、高死率的特点。分子流行病学通过基因分型的方法,结合患者的感染特点及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流行传播情况,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试对三种临床常见深部机会致病真菌(白念珠菌、烟曲霉、隐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烟曲霉 隐球菌 分子流行病学
  • 简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和毒力的不同,可将该病分为高致病禽流感、低致病禽流感及无致病禽流感。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致病禽流感与低致病禽流感的不同之处,以期为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低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 防控 鉴别 烈性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预防。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严格规范收治人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 标签: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致病禽流感预防免疫技术。方法对高致病禽流感需要进行免疫预防的对象进行筛选和分析,然后根据免疫对象的实际情况配制免疫疫苗,并将其应用于免疫对象,同时对免疫对象实行监控,评估免疫技术对高致病禽流感的预防效果。结果筛选对象条件包括机体健康、饲养管理卫生、居住环境良好等,国内针对高致病禽流感主要研制的疫苗包括H5N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2禽流感灭活疫苗、H5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性疫苗和H9禽流感灭活疫苗,还包括致弱的弱毒性疫苗,通过对免疫对象进行免疫监测,对于预防和改善禽流感具有重要帮助作用。结论高致病禽流感对于人们的危害较大,影响严重,预防免疫技术对于此种疾病的控制具有良好效果,应当加强研究,进一步强化免疫技术应用。

  • 标签: 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技术 预防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海产品中致病弧菌的污染现状,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共采集市售海产品240份,对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9.2%,创伤弧菌检出率为15.8%,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5~9月份检出率最高,霍乱弧菌未检出。不同种类的海产品中,贝壳类的检出率最高,其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分别高达40%和43.3%,农贸市场和酒店的污染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疾病控制及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市售海产品的卫生监督,合理引导市民的饮食习惯,不生吃或进食未经煮熟的海产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致病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创伤弧菌 霍乱弧菌
  • 简介: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1987年才新发现的一种接触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为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称为猪蓝耳病。2007年7月首次在永胜县程海、期纳镇的部分村委会相继发生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病,从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料送云南省动物疾病控制中心检验,

  • 标签: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防治 接触性传染病 疾病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致病原生动物疾病的流行及爆发,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简称“两虫”)感染作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我国新颁布的饮用水标准中也对饮用水中“两虫”的检测阎值做了规定(10L水中小于1个)。本文对目前国内外“两虫”的检测与灭活方法进行了归纳,并进行相应的评述,不仅有助于“两虫”疾病的预防控制,而且对保障我国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饮用水 原生动物 检测 灭活
  • 简介:【目的】分析尿路致病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Escherichiaeoli,UPEC)粘附素基因抽a与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探索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临床分离的50株UPEC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分别从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PCR扩增抽a基因,比较两组访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50株UPEC中34株能够形成生物膜。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中iha基因分布率分别为85.29%和56.2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UPEC形成生物膜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粘附素基因iha与细菌形成生物膜存在相关

  • 标签: 大肠杆菌 尿路感染 生物膜 黏附素
  • 简介:霜霉菌是一种在十字花科作物中寄主范围很广的专寄生菌。本研究综合运用病菌形态学观察、病菌致病测试和rDNA-ITS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对北京地区的大白菜和甘蓝寄生霜霉菌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二者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两种病原菌在形态学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对大白菜的致病力具有显著差异:大白菜霜霉菌对大多数参试的大白菜材料具有致病,而甘蓝霜霉菌只是诱导大多数大白菜材料产生过敏反应,对个别易感大白菜材料具有较弱致病力;将rDNA—ITS序列提交至NCBI,大白菜和甘蓝霜霉菌的rDNA—ITS序列登录号分别为JF975613和JF975614,序列比对发现二者的序列一致高达99.59%;利用19个十字花科霜霉病菌的ITS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二者与寄生在甘蓝和甘蓝型油菜上的霜霉菌以100%的支持率聚在同一分支。

  • 标签: 大白菜 甘蓝 霜霉菌 致病性 RDNA-ITS
  • 简介:从患病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幼鱼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FYZY-001),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显示: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3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242091);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YFYZ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和毒力因子检验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具有强毒力的致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22种抗菌药物中的链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

  • 标签: 胭脂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毒力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我国科技期刊中大量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不规范的情况,在《TIG遗传命名指南》基础上,探讨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这几种常见致病真菌的基因及蛋白质规范表达方法.

  • 标签: 念珠菌 曲霉 隐球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植入真菌病或称皮下组织真菌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此类感染有许多共同特征,包括相似的流行病学和感染方式等,有些还有明显的地域。其临床表现形态各异,治疗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导致畸形甚至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对临床上重要的植入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足菌肿、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接合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复习。

  • 标签: 植入性 真菌感染 泊沙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防控措施。方法对85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真菌感染占全院感染的6.5%,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大、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激素、化疗、侵入操作等。结论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 标签: 医院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真菌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治疗的真菌角膜溃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采用酮康唑针和酮康唑滴眼液治疗,实验组采用氟康唑针和氟康唑滴眼液联合治疗,在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3.3%,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氟康唑针联合氟康唑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氟康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来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非侵袭真茵鼻窦炎的研究成为耳鼻喉科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是种微创手术的方法,它和传统手术相比,有创伤小的优点,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能恢复鼻腔鼻窦的部分功能,很受耳鼻喉科医生的欢迎。笔者现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真菌鼻窦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 标签: 真菌 鼻窦炎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抽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内科住院病房临床诊断的真菌肺部感染患者资料。结果46例患者基础疾病慢性阻塞肺病36例,支气管扩张症3例,肺癌合并肺结核1例,1型糖尿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非何杰金氏病淋巴瘤1例,化脓胸膜炎1例,原发性真菌性肺炎1例。胸片及CT检查肺部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征象28例,右上肺阴影3例,右下肺阴影5例,单结节影3例,双肺弥漫结节阴影7例。全部病例均使用了氟康唑静脉用药,其中2例因效果不佳,改用了伊曲康唑。治愈10例,好转27例,9例患者因用药1周无效,自动出院。结论真菌肺部感染常常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下发病,常为继发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常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相混淆。本组资料显示,血常规、肺部影像学征象,以及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均不易鉴别。多次痰涂片、培养有利于临床诊断,组织病理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亦是明确诊断的一个佐证。

  • 标签: 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或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角膜溃疡的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真菌角膜溃疡先用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结论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角膜溃疡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对药物反应不敏感者尽早联合结膜瓣遮盖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药物 手术 角膜炎 真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