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然杀伤(NK)T细胞是一群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它表达T细胞受体,是被CD1d分子呈递的糖脂类抗原激活的一群免疫调节细胞活化的Ⅱ型NKT细胞可导致Ⅰ型NKT细胞、经典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失活,并抑制Th1/Th17等促炎细胞增殖及功能,使机体具有耐受的性质,限制免疫性疾病的进展,对疾病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回顾了Ⅱ型NKT细胞的一些主要特征及其在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Ⅱ型自然杀伤T细胞 硫酸脑苷脂 免疫调节
  • 简介:2001年WH0出版的“造血和淋巴组织系统肿瘤分类”将自然杀伤(NK)细胞肿瘤分为3种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elllymphoma,NKTCL)、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其中,前两者为成熟NK细胞起源.后者属前体性NK细胞肿瘤。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后者其实起源于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而非EB病毒(EBV)相关且表达CD4、CD56、CD123及BRCA-2等pDC表型的非NK细胞肿瘤。结外NKTCL是最多见的NK细胞肿瘤.本文对NKTCL的临床病理学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病理学 诊断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哮喘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自然杀伤T细胞 呼吸道高反应性
  • 简介:结外自然杀伤T(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NK/T-celllymphoma,ENKTL)鼻型(nasaltype)是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的独立类型。ENKTL虽然在西方国家发病率极低,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南美洲地区并不少见。针对ENKTL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研究是血液肿瘤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 标签: 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罕见,诊断上很难与IBD鉴别。本例患者初期拟诊断为IBD,后期并发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仍间断发生口腔、食管、肠道溃疡,临床综合诊断考虑CD,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后溃疡痊愈,后期出现口腔巨大溃疡和结肠深溃疡,均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经消化科、血液科、病理科等多方会诊后将第一次肠镜病理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认为患者起病初期存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后期临床拟诊断为CD,最后演变为NK/T细胞淋巴瘤。

  • 标签: Crohn病 淋巴瘤 EB病毒 继发
  • 简介:摘要原发性小肠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NT)的发病率低,在临床较为罕见,内镜和组织学的表现多样,诊断比较困难,在临床工作中易被漏诊或误诊。本例患者因小肠溃疡、穿孔收治入院,经多学科协作会诊,最终确诊为原发性小肠ENKTCL-NT。现分享本病例的诊治思路,为该类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小肠溃疡 克罗恩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NKTs)与炎症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NKTs和细胞因子变化及炎症分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KTs及IFN-γ低于对照组,IL-6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宫颈炎患者IL-6与炎症分度呈正相关性,NKTs及IFN-γ与炎症分度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NKTs、IFN-γ及IL-6与炎症分度呈明显相关性,NKTs及IFN-γ降低、IL-6升高是反映慢性宫颈炎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炎症分度 自然杀伤细胞
  • 简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获得性细胞免疫的核心调节细胞。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与其细胞表面受体和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密切相关,由于肿瘤细胞表面配体表达不同致使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临床疗效不一。我们简要介绍了影响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机制,对目前提高肿瘤细胞敏感性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自然杀伤细胞 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B 肿瘤 敏感性
  • 简介:能够被自然杀伤T细胞所识别的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具有潜在的治疗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用途,已引起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注意。人们在寻找具有更好活性的化合物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在理解这些自然杀伤T细胞配体的构效关系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KRN7000是用于自然杀伤T细胞刺激研究的一种主要的糖脂类化合物。本文对近年来基于KRN7000的各种结构改造以及在这些结构改造基础上所获得的构效关系进行详细的综述。

  • 标签: 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 自然杀伤T细胞活化 糖脂 免疫调节剂 构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26例为治疗组,及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16CD56、CD16、CD56NK细胞和CD3、CD4T和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免疫系统严重紊乱,动态监测肺炎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其病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自然杀伤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亚群
  • 作者: 陈在旺 赵玉娟 李湘奇 王克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泰安 271000 单县中心医院检验科 274300,泰安市中心医院迎胜院区急诊内科 271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泰安 271000,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泰安 271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而结肠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则更为少见。该患者以腹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病程长达6个月,结肠存在多部位溃疡并狭窄,病因诊断不明。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核医学科、影像科、血液内科、胃肠外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讨论并行手术治疗,最终确诊为结肠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该病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肠癌等疾病。现报告其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淋巴瘤,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 结肠溃疡 多学科协作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然杀伤T细胞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急性肾损伤组(A组)、对照组+CD1d抗体组(C-MA组)和急性肾损伤+CD1d抗体组(A-MA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模型。C组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AKI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同型对照抗体20 mg/kg;C-MA组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A-MA组造模前24 h时尾静脉注射CD1d单克隆抗体20 mg/kg。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眼球取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的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肾组织,分别行天狼星红染色和HE染色,测定肾纤维化面积,并行肾损伤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4、IL-13、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的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加,肾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MA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A-M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降低,肾纤维化面积降低,肾组织FN、Col-Ⅰ和α-SMA表达和IL-4、IL-13、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自然杀伤T细胞激活参与了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因子释放,进而促进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自然杀伤T细胞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亚型。近年,ENKTCL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具有侵袭性强、临床进展快、患者预后差等特点,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ENKTCL对放疗敏感,早期以放疗和综合治疗为主,晚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为ENKT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笔者拟就ENKTCL的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放疗、HSCT等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ENKTCL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淋巴瘤,非霍奇金 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起源于T或NK细胞的血液肿瘤,该病在亚洲及南美洲地区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迅速、侵袭性强,晚期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对该病患者的治疗通常根据疾病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但是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而包含门冬酰胺酶的新型化疗方案,可使患者预后获得改善。随着放化疗联合、新药研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患者亦可从中受益。笔者拟按照疾病分期,对近年ENKTCL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治疗 门冬酰胺酶 化放疗 肿瘤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构建小鼠肥胖模型,观察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在肥胖不同阶段脂肪及相关组织中的频率及亚群变化,探讨iNKT细胞在肥胖脂肪组织慢性炎症中的作用。方法记录小鼠体重和精神状态以及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iNKT细胞和巨噬细胞频率和亚群的变化;CBA检测血清和脂肪组织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差异。结果(1)高脂喂养4周后,脂肪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高脂喂养12周后,炎细胞浸润明显增多。(2)高脂喂养可致脂肪组织中iNKT细胞频率下降,iNKT1亚群比例增高,iNKT10亚群比例下降;胸腺iNKT1亚群比例升高,iNKT2亚群比例下降;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频率及M1亚群比例增高,M2亚群比例下降,上述变化在高脂喂养12周组更为明显。(3)高脂喂养造成脂肪组织中E4BP4、精氨酸酶1(Arg-1)表达下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增高。(4)高脂喂养使小鼠血清和脂肪组织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增高,抑炎性细胞因子显著下降,且12周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iNKT1细胞亚群升高和iNKT10细胞亚群降低与M1型极化的增强可能存在密切关系,iNKT细胞亚群的失衡可能参与了肥胖小鼠脂肪组织慢性炎症的进展。

  • 标签: 肥胖 iNKT1/iNKT2/iNKT10 M1/M2巨噬细胞 慢性炎症 细胞因子 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自然杀伤T细胞(NK-like T细胞)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34例胶质瘤患者为实验组,以12例健康自愿者为实验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3 ml外周血内单核细胞(PBMCs),流式细胞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内CD3、CD45、CD16和CD56的表达情况,应用t检验分析比较NK-like T细胞占CD3+和CD45+细胞的比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外周CD3+CD16+NK-like T细胞在CD3+和CD45+细胞中比例和临床KPS评分的关系;用胞内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的方法,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和γ-干扰素(IFN-γ)+细胞占CD3+CD16+NK-like T细胞比例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外周血中CD3+CD16+NK-like T细胞在CD3+和CD45+细胞中比例明显下降[(8.772±2.704)%比(22.07±3.071)%,t=3.786,P<0.01;(3.027±1.033)%比(9.449±1.720)%,t=3.498,P<0.01)],并且CD3+CD16+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能力(TNF-α+细胞和IFN-γ+细胞比例)明显下降[(42.24±4.12)%比(19.12±3.81)%,t=3.125,P<0.01;(41.13±5.02)%比(20.85±3.93)%,t=2.192,P<0.05)];IFN-γ+细胞和TNF-α+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下降明显(201.00±11.22比95.71±4.19,t=3.483,P<0.01;147.25±6.39比87.45±3.66,t=2.883,P<0.01);CD3+CD16+ NK-like T细胞在CD3+细胞或CD45+细胞中比例和临床KPS评分明显相关(r=0.186、0.207,P<0.05)。结论胶质瘤改变了外周血CD3+CD16+ NK-like T细胞的比例和功能,CD3+CD16+ NK-like T细胞参与了胶质瘤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胶质瘤 免疫 自然杀伤细胞 CD3+CD16+ NK-like 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时CXCL16与自然杀伤T细胞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对照+重组CXCL16蛋白组(C-rCXCL16组)和急性肾损伤+重组CXCL16蛋白组(AKI-rCXCL16组)。AKI-rCXCL16组和AKI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叶酸后第3、6、9、12天时腹腔注射rCXCL16 0.1 mg/kg和等容量溶剂;C组和C-rCXCL16组分别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溶剂和rCXCL16。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采集眼眶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浓度;采用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纤维化面积;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d Tetramer+-IL-4+双阳性细胞比例;采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4、甘露糖受体(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 mRNA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KI组和AKI-rCXCL16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增加,IL-4、CD206、Arg-1 mRNA和FN、Col-Ⅲ、α-SMA表达上调,CD1d Tetramer+-IL-4+细胞比例增加(P<0.05),C-rCXCL16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KI组比较,AKI-rCXCL16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肾组织纤维化面积增加,IL-4、CD206、Arg-1的mRNA和FN、Col-Ⅲ、α-SMA表达上调,CD1d Tetramer+-IL-4+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论CXCL16参与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过程的机制与其募集自然杀伤T细胞分泌IL-4调控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有关。

  • 标签: 趋化因子,CXC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自然杀伤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急性肺炎患儿126例治疗第2,5,10天及6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CD16﹢CD56﹢、CD16﹢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肺炎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1),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3组比较,杀伤活性强的NK细胞逐渐增高,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免疫系统严重紊乱,动态监测肺炎患儿外周血CD16﹢CD56﹢、CD16﹢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对预测其病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炎 自然杀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