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杂交主动去分支化技术治疗胸腹主动的近期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22例胸腹主动瘤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2例接受分期杂交主动去分支化手术修复(abdominal aortic debranch,AAD),10例接受传统的胸腹主动置换术(thoracoabdominal aortic replacement,TAR)。AAD包含两期:一期手术为正中开,Y形人工血管置换肾下腹主动及双侧髂总动脉,同时重建主动分支,右侧分支人工血管-右肾动脉-左肾动脉,左侧分支人工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二期为腔内修复锚定近远期正常主动或人工血管。对比分析两种方式治疗胸腹主动瘤的临床效果。结果总体死亡比例为13.6%,TAR组死亡比例明显更高(0对30%)。主要病因为夹层(91.7%对90.0%,P=0.895)。Crawford分型两组均以Ⅱ型为主(58.3%对50.0%,P=0.082)。TAR组马方综合征患者比例更高(30%对0,P=0.046)。术后24 h引流TAR组显著更多[(355.0±199.2)ml对(1244.0±716.1)ml,P=0.003]。TAR组肺部感染比例更高(40%对0,P=0.018)。住院费用AAD组更高[(28.4±8.3)万元对(19.3±10.4)万元,P=0.033]。结论分期杂交主动去分支化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胸腹主动瘤,与传统胸腹主动置换相比,手术创伤更小但费用更高。

  • 标签: 胸腹主动脉瘤 杂交手术
  • 简介:摘要1例严重主动瓣关闭不全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夹层的69岁男患者,接受一期经心尖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和经股动脉主动腔内修复术。使用单分支覆膜支架,近端锚定区为Zone 2,微创Castor支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同时单分支重建。左前胸外侧切口,经心尖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治疗主动瓣关闭不全,术前CT评估选择27 mm J-Valve瓣膜,释放过程中未发生瓣膜移位等问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情平稳。CT及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显示良好的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弓部手术中停循环温度及脑灌注方式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以"主动" "主动弓" "脑保护" "脑灌注"和"aorta" "aortic arch" "brain protection" "cerebral perfusio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20年1月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2篇,其中包括3篇中文文献和39篇英文文献。对主动弓部手术脑保护措施中停循环温度和灌注方式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结果深低温和顺行脑灌注是目前临床主动弓部手术中应用较普遍的脑保护措施,具有良好的脑保护效果;同时,众多研究显示中低温和逆行脑灌注同样安全、有效。结论低温联合灌注保护策略正逐渐成为主动弓部手术中脑保护策略的主流形式,但对于温度、灌注方式等的选择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主动脉,胸 主动脉弓部手术 脑保护 脑灌注 停循环,深低温诱导
  • 简介:摘要胸主动腔内修复术目前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了保证支架的成功释放以及良好的近端锚定效果,需要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运。随着各类腔内辅助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左锁骨下动脉重建的方式得到广泛采用。到目前为止,通过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血管转流或转位技术可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以及弓上其他分支血管。本文对胸主动腔内修复术中左锁骨下动脉重建的现状以及各种重建方式的选择进行综述。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锁骨下动脉 支架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颈总动脉(LCCA)-左锁骨下动脉(LSA)转流技术在胸主动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胸主动疾病患者83例,其中男76例、女7例,年龄27~82(55.3±12.0)岁。B型主动夹层71例,胸主动瘤2例,主动溃疡5例,主动壁间血肿5例。83例患者行一期LCCA-LSA转流术+TEVAR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支架放置数量、术中行LSA弹簧圈栓塞情况;围手术期内观察患者死亡、脑梗死发生情况、再手术率及再手术原因;出院后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脑梗死发生率,复查主动CTA观察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弓部分支血管血供情况以及有无支架移位。结果83例患者均成功重建LSA。手术时间1.0~7.0(3.2±1.0)h。术中置入胸主动支架1个64例、2个17例、3个2例。4例患者出现LSA根部对比剂渗漏,予弹簧圈栓塞后渗漏消失。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2例(2.4%,2/83)患者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LCCA部分遮盖、1例主动逆撕A型夹层,均予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1例(1.2%,1/83)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脑梗死伴左侧肢体肌力一过性下降,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83例患者术后随访8~46个月,平均25.3个月。随访期间,5例(6.0%,5/83)患者死亡;3例(3.6%,3/83)患者出现脑梗死,保守治疗后好转;主动CTA显示,转流血管通畅,弓部分支血管血供良好,无支架移位。结论LCCA-LSA转流技术重建LSA,可以延长胸主动病变近端锚定区,是治疗胸主动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血管移植术 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术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A型主动夹层合并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治疗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经验及随访结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共收治20例尿毒症合并急性A型主动夹层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26~63岁,平均(47.8±11.3)岁。18例血液透析,2例腹膜透析,透析时间为1周~11年,平均(4.5±3.9)年。17例接受急诊手术,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包括升主动替换+全弓降主动象鼻支架置入术5例;升主动替换+次全弓替换术5例,其中2例置入降主动象鼻支架;升主动替换+全弓替换+降主动象鼻支架置入术4例,其中1例前降支旁路移植1根;主动瓣成形(AVP)+升主动替换+次全弓替换术2例;Bentall+置入全弓降主动象鼻支架置入术1例。结果2例术前破裂死亡,1例保守治疗随访3个月仍生存。手术的17例患者体外循环125~401 min,平均(233.8±84.4)min;主动阻断81~292 min,平均(155.5±63.6)min;深低温停循环11~47 min,平均(28.2±10.8)min。术后3例院内死亡。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脑梗塞2例,气管切开、脑出血、一过性截瘫和手术部位感染各1例。术后随访3~61个月,平均(11.6±14.5)个月 ,手术患者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27%。结论对于透析依赖的终末期肾病合并急性A型主动夹层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风险高。手术治疗近期结果满意,但远期预后不佳。

  • 标签: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尿毒症 终末期肾病 透析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方法近端修复急性A型主动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45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DJW)343例(其中11例同时行瓣叶悬吊),Bentall手术81例,Wheat手术15例,未处理根部12例, David手术4例。对比分析接受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近期生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DJW组和Bentall组术后30天死亡比例分别为10.5%和7.4%(P=0.403);体外循环(218.8±68.4)min对(240.2±59.8)min,P=0.011;主动阻断(150.6±47.9)min对(181.3±45.6)min,P=0.000。手术时间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随访(11.7±6.4)个月,随访期间9例死亡,DJW组7例,Bentall组2例,死因均与主动根部无关。DJW法术后主动瓣反流度为0.7±0.5,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0)。结论DJW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A型主动夹层根部修复方法,早期疗效良好。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根部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脑氧饱和度监测与急性A型主动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的相关性,为术中NIRS监测提供证据。方法纳入2018—2020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及经右腋动脉选择性单侧脑灌注的急性A型主动夹层的患者193例。NIRS用于术中脑灌注的监测,记录基础值和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最低值。根据术后有无卒中发生分为无卒中组(n=178,92.2%)和卒中组(n=15,7.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差异,并分析最低NIRS值和NIRS变化值[(基础-最低)/基础]与术后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与无卒中组相比,卒中组术前合并心房颤动(6.7%比0.6%,P=0.026)和低血压(26.7%比9.0%,P=0.031)发生比例更高。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无差异,但卒中组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无卒中组[(256.1±84.8)h比(217.8±58.4)h,P=0.020]。卒中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39.3±172.8)h比(35.6±45.6)h,P<0.001],气管切开(20.0%比1.1%,P<0.001)、急性肾损伤(73.3%比30.3%,P=0.001)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比例(46.7%比11.8%,P<0.001),以及死亡率(20.0%比5.1%,P=0.022)均高于非卒中组。两组患者术中左侧和右侧基础NIRS、深低温停循环期间最低NIR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卒中组右侧NIRS变化值大于无卒中组(15.2%±15.7%比9.2%±7.0%,P=0.006)。结论NIRS用于急性A型主动夹层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脑氧饱和度监测对控制脑氧供需平衡具有指导价值,相较于最低NIRS值,NIRS变化值与术后卒中更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近红外光谱 脑氧饱和度监测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