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胸腰椎腰椎爆裂骨折所诱发致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性。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及腰段爆裂骨折后椎管狭窄程度及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56例胸腰椎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进行脊柱CT横断面椎管正中矢状径测量、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椎管占位程度显著相关,其中T12椎管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性最高(rs=0.87、P〈0.001),T11节段椎管占位程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性最低(rs=0.59、P〈0.001);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相关(OR=3.82,P〈0.001)。提示脊柱胸腰段骨折椎管狭窄程度、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爆裂骨折 椎管狭窄程度 后方韧带复合体 神经功能损伤 胸椎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前及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对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手术实施整体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及整体康复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功能的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进行整体的康复护理对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性反应的预防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截瘫 术后 功能恢复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系统功能训练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便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便障碍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功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排便控制功能优良率达86.7%,排便感觉功能优良率达93.3%。结论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排便障碍患者进行系统功能训练,可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对排便控制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过屈位功能摄片在腰椎椎序不稳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病人均因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来院就诊,双下肢放射性疼痛36例,单侧下肢疼痛28例,间歇性跛行21例患者进行过屈过伸腰椎功能片检查,观察腰椎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椎体间成角情况。结果经Dupuis法测量,20例患者在腰椎侧位片示椎体前后缘弧线光整,在腰椎过屈或过伸功能位片示腰椎矢状位滑移>3mm或角度位移>10°。结论过屈过伸位检查常能够发现常规腰椎正侧位及CT、MRI所不能显示的腰椎序列不稳和功能改变,对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及治疗前后对于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腰椎不稳 过伸过屈位 X线检查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本文以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入我院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单纯术组和融合术组,每组44例患者,针对治疗以后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下腰痛评价评分改善情况单纯术组的44例患者的合并腰推滑脱改善率为(70.44±6.43)%,合并腰椎管狭窄改善率为(70.43±5.22)%,单纯LDH改善率为(83.34±6.45)%;融合术组的44例患者的合并腰推滑脱改善率为(81.99±4.33)%,合并腰椎管狭窄改善率为(80.32±4.55)%,单纯LDH改善率为(64.56±9.66)%.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率,组间比较,融合术组均优于单纯术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采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的整体效果显著,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选择.

  • 标签: 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120例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腰椎CT表现,对比分析腰椎小关节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以提高对椎小关节病的认识。方法120例椎小关节病均行CT平扫,层厚及层间距均为2mm,并且同时摄骨窗和软组织窗片。结果单纯椎小关节病51例(42.5%);腰椎小关节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37例(30.8%);单纯腰椎间盘突出32例(26.7%),以上都不包括椎间盘膨隆改变。结论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腰椎CT表现为椎小关节病者居多,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其发病率远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应该重视该病。

  • 标签: 腰椎 小关节病 腰椎间盘突出 体层摄影 放射线照相术 诊断
  • 简介:摘要总结了30例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爆裂性骨折13例)患者进行牵引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护理特点。护理重点是保持胸腰椎的稳定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和不同部位切口引流的护理。本组4例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术后下肢功能评分都在80分以上。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均获得康复,步行出院。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内固定 护理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实施了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用药指导﹑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术后疗效感到满意,均达到预期效果,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腰椎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lowbacksurgerysvndrome,FLBSS)是指行一次或多次腰部手术后仍有长期的、导致腰部功能明显障碍的腰部疼痛,患者可伴或不伴有根性疼痛。其中多数患者年龄〈60岁,因为椎间盘突出或侧隐窝狭窄(不同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中央型椎管狭窄),行一个或多个节段减压。老年患者因复杂的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退行性脊柱侧弯,可能导致术后效果不佳,则不在此例。除了接受减压手术,患者通常还进行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手术,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从L2至S1不等,部分FLBSS患者还接受过内固定取出或增加融合固定节段的翻修手术。

  • 标签: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退行性脊柱侧弯 内固定手术 SURGERY 患者年龄 椎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要点及后外侧融合、椎弓根内固定在腰椎管减压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9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术后优良率82.1%,总改善率为83.3%,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融合术 腰椎管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不稳症已经成为现在多发病,然而其治疗方法仍有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融合固定与非融合固定技术。本文对腰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并预测其将来的发展前景,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腰椎不稳 腰椎运动节段 非融合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LICS系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376例,均行腰椎x线、CT、MRI检查,通过骨折形态,神经损伤状态(ASIA评分),及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进行TLICS评分;其中采用MRI检查作为术前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PLC)状态评估的主要方法,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胸腰椎骨折 评分系统 损伤程度 治疗 胸腰段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自从1975年CT引入应用于脊柱外科后,对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使脊柱骨折的形态学诊断成为可能,使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更为科学。

  • 标签: 腰椎脊柱骨折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