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一种与上颌种植有关的软组织重建和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从种植区邻近粘膜取带蒂粘膜结缔组织瓣置于种植区,供区保留原有上皮覆盖,种植区可获得软组织并具有多种优点。带蒂软组织瓣移植已用于多种情况:即刻种植后关闭伤口;牙龈乳头重建;缺损和软组织瓣裂开的修复以及骨移植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后伤口的多层关闭。103例用此方法治疗超过32个月,仅2例发生软组织瓣部分坏死,所有病例比术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腭部粘膜下 结缔组织瓣 修复 下颌局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94例骨折,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文献对骨骨折分为三型,分别对每一型骨折进行治疗探讨。其中观察、保守治疗41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53例。结果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未出现术后植人物外露、口鼻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不同形式的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骨折.能进一步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及咬合功能,固定可靠。

  • 标签: 上颌骨骨折 腭部骨折 分类 治疗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把握上种植体的植入方位,确立一种容易的方法和规程。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了8名男性和15名女性患者,全部因为正畸的需要而于上植入了4.5mm×8.0mm阶梯状的螺纹钛种植体。首先准备好附带金属钻套筒的外科模板。根据转移到石膏模型靠近中缝旁正中截面上的上颌骨的X线描记,决定金属钻头套筒的角度。采用非侵袭性技术(不需要切开、翻瓣、缝合)直接穿粘膜植入种植体,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并便利操作。靠近中缝旁正中区域是一个适宜的种植体植入位置,可以避开中缝处的结缔组织。结果经过3个月的愈合期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了骨整合,并且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种植体的丧失。结论作为支抗,种植体在支抗的维持和间隙的拓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应用三维空问外科模板可以减少种植体的植入位置的误差,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同时加强了骨整合。

  • 标签: 腭部种植体 安置方法 植入方位 正畸治疗 种植体植入 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颊脂垫用于修复黏膜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颊脂垫修复18例软组织缺损,观察伤口愈合的时间和组织瓣的外观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18例创面愈合良好,颊脂垫表面上皮化,修复效果满意,1例出现组织瓣臃肿,致使磨牙后区处有咬痕。结论颊脂垫修复缺损,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颊脂垫 修复 腭粘膜缺损 愈合
  • 简介:肿物临床上较为多见。在解剖学上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硬腭比较膨隆,一般都为骨性肿物,如:颌骨囊肿,牙槽突肿物,恶性的有上颌窦癌,牙龈癌。软腭一般常见混合瘤,粘液表皮癌。自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肿物患者46例,通过对肿物患者的治疗及精心护理,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腭部肿物 患者 临床护理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挫裂伤的原因和治疗的方式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口腔急诊收治的儿童挫裂伤受伤原因,受伤部位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主要受伤原因是摔倒后硬物(筷子,刀等)戳伤上,其它的是车祸引起,受伤部位多为软腭,也有硬软腭交界处。结论患儿受伤后急由家长带领下到就诊,早期清创缝合是治愈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小儿 腭部挫裂伤 清创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挫裂伤的原因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收集我院口腔急诊收治的儿童裂伤受伤原因,受伤部位以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儿创口愈合良好,家属对治疗及护理较为满意结论患儿受伤后急由家长带领下到我院就诊,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促使患儿尽早出院。

  • 标签: 小儿 腭部挫裂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中孕期及晚孕期胎儿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孕21~36周产前二维超声和产后检查证实声像正常的1885例胎儿(中孕组1023例,晚孕组862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检查中采用经胎儿颌、口裂、耳前连续区域显示冠状切面,经口裂显示纵切面,连续完整显示胎儿正常并统计显示率。结果产前超声经胎儿颌、口裂至耳前区域冠状切面扫查两组胎儿正常硬腭显示为横带状强回声,正常软腭显示为横带状低回声;中孕组、晚孕组胎儿超声显示率分别为76%(777/1023)、53%(458/862);经口裂纵切面扫查胎儿正常显示为连续弧形带状回声:中孕组、晚孕组胎儿超声显示率分别为49%(501/1023)、13%(113/862)。冠状切面与纵切面联合扫查中孕组胎儿超声显示率为94%(961/1023),晚孕组胎儿超声显示率为56%(483/862)。结论中孕期胎儿存在明显的下颌骨软骨间隙,经胎儿颌、口裂、耳前区域冠状切面及经口裂纵切面扫查不受胎头屈曲位置影响,二维超声可较完整显示胎儿声像,有助于检出单纯性继发腭裂。但由于成像过程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和手法,尚不能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唇裂 腭裂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于2008-12-25来我院就诊。主诉:上不适、溃疡1个月。病史:患者1个月前开始感觉全身不适,低热(37.2℃),约2周后上不适,出现一灰白色肿

  • 标签: 口腔黏膜 嗜酸性粒细胞 肉芽肿
  • 作者: 李文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3期
  • 机构: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最普遍的手术之一,一般外科医生都能掌握。但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时常常发生困难,如反复发炎而产生严重的粘连的阑尾;因手术时期选择不当,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成一浸润块,特别是和盲肠粘着分离困难的阑尾;以及盲肠后位的阑尾。我们遇见这类情况时,采用粘膜下阑尾切除,感到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医师应用系列颌轴切面观察胎儿上是否存在差异,评估产前应用该方法检查胎儿上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3名不同年资超声医师2018年5月至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中孕产前超声筛查并随访正常的孕妇共120例(除外多胎),每人各40例,回顾留存的颌系列轴切面图像,包括:上牙槽横向轴(UA)切面、下牙槽横向轴(IA)切面、软腭水平轴(SP)切面、骨水平板水平轴(HP)切面、上颌骨突水平轴(MPP)切面,并对留存的HP切面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医师间各切面的获得率和HP切面合格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UA和IA切面。86.7%(104/120)获得SP切面,A、B、C医师获得率分别为87.5%(35/40)、85.0%(34/40)和87.5%(35/40)。92.5%(111/120)获得HP切面,A、B、C医师获得率分别为97.5%(39/40)、87.5%(35/40)和92.5%(37/40)。91.7%(110/120)获得MPP切面,A、B、C医师获得率分别为92.5%(37/40)、95.0%(38/40)和87.5%(35/40)。不同医师间各切面获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4.6%(105/111)HP切面评分合格,A、B、C医师合格率分别为97.4%(38/39)、91.4%(32/35)和94.6%(35/37),不同医师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切面合格病例中,88.6%(93/105)水平夹角<30°,6例不合格病例水平夹角均>30°。无法获取HP切面病例中,77.8%(7/9)入射角度>30°。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时可采用连续扫查获取系列颌轴切面观察上,且不同年资医师间切面获得率和HP切面合格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产前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剥离术(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先行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性质及层次,再采用ESD方法治疗的30例上消化道粘膜肿瘤。结果本组有30例上消化道粘膜肿瘤,食管病变10例,胃内病变20例,26例位于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平均直径11mm,平均手术时间35min,ESD完整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4例,平均直径13m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中穿孔2例,都位于胃底部,术中予钛夹夹闭,术后出血2例,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肿瘤中安全、有效,可完整切除病变,但技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开展。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粘膜下肿瘤 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测量青少年患者不同区域骨厚度的差异,分析在相同区域中Ⅰ、Ⅱ、Ⅲ类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骨厚度的差异,为临床种植支抗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垂直骨面型为均角的12~16岁青少年患者,依照矢状骨面型分为Ⅰ、Ⅱ、Ⅲ类三组,每组男女各15例,进行CBCT扫描。以切牙孔后缘与后鼻棘点连线作为水平基准平面,在切牙孔后4.0、8.0、12.0、16.0、20.0、24.0mm冠状向截面上,距中线0.0、2.0、4.0、6.0mm矢状向截面上,测量两基准线的24个交点的垂直骨厚度。结果(1)骨厚度在中缝处由前往后逐渐增加,在侧区及旁区由前往后逐渐减少(P<0.05);(2)骨厚度在前份区域从中缝往两侧逐渐增加,在中份及后份区域由中缝往两侧逐渐减少(P<0.05);(3)在的相同区域中,不同矢状骨面型青少年患者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缝前份、中缝中份、中缝后份、侧区前份、旁区前份区域中,Ⅰ、Ⅱ类青少年患者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侧区中份、侧区后份、旁区中份、旁区后份区域中,仅Ⅱ类青少年患者骨厚度大于Ⅲ类青少年患者。结论(1)微种植支抗的最佳植入部位为旁区前份;(2)在相同植入区域中,Ⅲ类青少年患者骨厚度小,穿通鼻底风险更大,建议Ⅲ类青少年患者选择更短的种植支抗。

  • 标签: 锥形束CT 矢状骨面型 腭部 骨质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安全性。方法局麻下完成悬雍垂咽成形术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术后咽腔明显扩大,无鼻咽粘连,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无喉梗阻发生。术后随访,治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局麻悬雍垂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麻醉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