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经口组)或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经腋乳组)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口组48例,经腋乳组52例,均接受单侧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根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和位置及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3,成功匹配两组患者各31例。经口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33.2±7.9)岁(范围:21~53岁);经腋乳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34.6±9.2)岁(范围:19~5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与经腋乳组患者相比,经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211.3±57.2)min比(126.2±37.8)min,t=6.915,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5.4±1.0)d比(6.4±1.2)d,t=-3.544,P=0.001],住院时间更短[(6.6±1.2)d比(7.4±1.3)d,t=-2.353,P=0.022],术后美容评分更高[(9.46±0.25)比(9.27±0.26),t=2.925,P=0.005]。两组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经口腔前庭入路的手术效果与经腋乳入路相似,但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对于美容要求较高的患者,经口腔前庭入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机器人 经口腔前庭入路 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接收女性乳腺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手术,对比了解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比对照组(22.86%)更低(P

  • 标签: 乳晕 切口 乳腺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乳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接收94例需接受乳腺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瘢痕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灶组织完全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晕切口 乳腺手术 病灶完全清除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晕切开式乳房的美容整形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选择我院进行乳房整形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给予传统乳房的美容整形手术,观察组(n=45)给予乳晕切开式,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美观度高于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对比,采用乳晕切开式乳房的美容整形手术有利于美观度的提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乳晕切开式 乳房整形 整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实施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手术技巧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2年4月到2023年6月间我院收诊的行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29例患者成功完成腔镜手术,手术成功率为96.67%,平均手术用时为(96.08±20.21)分钟,平均手术出血量为(35.08±10.61)ml,平均住院时间为(3.38±1.32)天。有6例出现并发症,经对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对于良性结节、甲状腺腺瘤等病症,采取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成功率高,副作用小,而且手术瘢痕小,对患者起到了较佳的美容作用。

  • 标签: 完全乳晕入路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乳晕缘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7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对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乳晕缘小切口治疗,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综合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低于参照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缘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创口美观,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 标签: 经乳晕缘小切口 乳腺良性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乳腺MRI联合腋窝超声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侵犯(LVI)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4(49±10)岁。依据术后大体病理标本确定的LVI状态分为LVI阳性组56例,LVI阴性组10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LVI阳性组与LVI阴性组的临床指标、病理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L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预测LVI的效能,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LVI阳性组与LVI阴性组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雌激素受体状态、孕激素受体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Ki67及分子亚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与LVI阴性组患者的肿瘤最大径、瘤周水肿、周围血管征、多灶或多中心、瘤周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瘤周-肿瘤ADC比值、MRI腋窝淋巴结阳性及超声腋窝淋巴结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瘤周水肿(OR=3.367,95%CI 1.382~8.201,P=0.008)、多灶或多中心(OR=4.026,95%CI 1.268~12.776,P=0.018)、瘤周-肿瘤ADC比值高(OR=7.321,95%CI 2.226~24.079,P=0.001)及超声腋窝淋巴结阳性(OR=6.779,95%CI 2.819~16.303,P<0.001)为LVI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4项指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ROC显示该模型预测LVI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优于其中任何单一指标(P<0.05);其预测LVI的灵敏度为80.36%,特异度为84.62%。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能力(P=0.503)。结论术前乳腺MRI联合腋窝超声构建的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LVI状态。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脉管侵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外科中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作用。方法:60例乳腺癌患者,30例常规乳腺根治术治疗,30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治疗,依次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乳房外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外科重视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乳房外观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保留乳头乳晕 乳腺切除 乳房重建 乳腺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腺手术治疗患者132例,采用抽签法将13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式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伤口恢复时间、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出结果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为(47.54±17.32)分钟,术后伤口恢复时间为(10.21±3.31)天;实验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为(35.54±13.63)分钟,术后伤口恢复时间为(5.88±3.75)天;对照组患者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85%,实验组患者显效5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8%;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4例,血肿淤斑4例,总并发症率为15.15%,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0例,脂肪液化1例,血肿淤斑2例,总并发症率为4.55%,P<0.05。结论:通过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速度,减少伤口恢复时间,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 开放式切除手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隆胸患者展开医治,选择施用绕乳晕切开假体植入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此次研究选取52例进行医治的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这一期间隆胸患者,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经由随机法选取)。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绕乳晕切开假体植入治疗为具体的干预措施,常规植入治疗为对照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 治疗操作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绕乳晕切开假体植入治疗干预措施投入临床隆胸患者医治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得到有效的减少,其优越性更佳,更加值得被推广至临床应用当中。

  • 标签: 绕乳晕切开 假体隆胸 实施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因乳腺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8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8月,以单双数法为客观依据将病患进行参照、实验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包含患者数量各计26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直接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术前需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比对两小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3)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采用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存在,缩短手术时间和上肢功能恢复时间,保证患者早日康复,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手术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4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样本,时间2021年6月-2023年6月,随机分组,经乳晕切口手术纳入A组,放射状切口手术纳入B组,对比疗效。结果 A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乳晕区触觉功能恢复时间、痛觉功能恢复时间均较B组短,P<0.05;A组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结论 乳腺纤维瘤患者接受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可减小手术瘢痕、缩短乳晕区神经功能恢复时间,还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安全高效。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乳晕切口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路径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科室2021年8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编号奇偶数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腔镜下经腋下路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期间,采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促进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路径 甲状腺肿瘤 手术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术前腋窝超声检查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比术前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98例女性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发现,ALN异常31例,ALN无异常67例,其中包括漏诊11例、误诊14例;超声检查诊断ALN的敏感度为73.47%(72/98),特异度为82.65%(81/98),准确度为85.71%(84/98); 98例乳腺癌患者经过病理学诊断结果证实阳性45例,阴性53例。结论 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行术前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得超声检查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ALN转移的关键,准确率高,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在临床中可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护理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此次研究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一期间,选取60例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由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优质护理模式为具体的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服务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投入临床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护理中效果更好,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 标签: 经乳晕途径 完全腔镜下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 护理效果
  • 作者: 文洁 王猛 任雅 关剑 刘周 向露 罗德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病理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诊断科,深圳 518116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3.0 T MRI检查评估乳腺癌患者中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 NAC)受侵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术前进行乳腺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可手术乳腺癌患者179例。通过比较术前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MRI征象判断NAC受侵的准确性。结果179例乳腺癌患者中,NAC阳性组40例,NAC阴性139例。乳腺MRI上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0.75 cm、乳头回缩、存在连续强化征、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单侧乳头强化等征象对诊断NAC受侵有帮助(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0.75 cm诊断NAC受侵的曲线下面积略高于后四个征象(0.862 vs. 0.739、0.800、0.696、0.711)。结论乳腺MRI征象(肿瘤距离乳头的距离、乳头回缩、存在连续强化征、乳头乳晕皮肤增厚、单侧乳头强化)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NAC受侵情况提供有效方法,可在乳腺癌术前提供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肿瘤与乳头间的距离 连续强化征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