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腹泻(脾虚)患者应用温针灸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腹泻(脾虚)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2例。以上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蒙脱石散口服治疗,其中A组加用温针灸。统计2组疗效,借助SPSS17.0软件对比2组间数据差异。结果A组总有效率达97.62%,远高于B组的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慢性腹泻(脾虚)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慢性腹泻 脾虚胃弱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服用中药黄芪汤治疗脾虚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在我院肛肠科就诊的便秘患者中筛选出符合中医脾虚诊断的4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20例服用西药治疗,治疗组服用黄芪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乳果糖和黄芪汤对治疗脾虚便秘均有效,但是黄芪汤能明显改善排便费力、粪便性状及其他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服用乳果糖。

  • 标签: 便秘 脾虚气弱 黄芪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消癌汤用于脾虚痰瘀胃癌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脾虚痰瘀胃癌病人(n=20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100人,前者用益消癌汤联合化疗,后者行常规化疗。对比疗效。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77.0%,和对照组数据59.0%相比更高(P<0.05)。结论:脾虚痰瘀胃癌用益消癌汤,疗效提升更加明显。

  • 标签: 脾虚痰瘀型 疗效 胃癌 益胃消癌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苓术健脾清汤治疗脾虚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脾虚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例数均分为33例。对照组治疗药物选择泮托拉唑钠,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苓术健脾清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镜治疗总有效率为87.88%,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8.79%,中医证候疗效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治疗总有效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苓术健脾清汤治疗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苓术健脾清胃汤 脾虚胃热型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除湿苓合剂治疗脾虚湿热脂溢性脱发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脾虚湿热脂溢性脱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院内协定方除湿苓合剂口服,对照组50例予赵炳南经验方祛湿健发汤口服,1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疗效相当,无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除湿苓合剂治疗脾虚湿热脂溢性脱发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且安全。

  • 标签: 加味除湿胃苓合剂 祛湿健发汤 脂溢性脱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苓术健脾清汤治疗脾虚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脾虚消化性溃疡14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苓术健脾清汤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镜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研究组胃镜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术健脾清汤治疗脾虚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苓术健脾清胃汤 脾虚胃热型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脾虚慢性胃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0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痊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慢性胃炎效果明显。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虚 胃热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脾虚慢性胃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38)与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实验组(n=38),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脾虚慢性胃炎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剂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虚胃热型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苓术健脾清汤治疗脾虚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收入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予苓术健脾清汤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8周后电镜下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胃镜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苓术健脾清汤治疗脾虚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汤剂 消化性溃疡 脾虚胃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萎灵方对脾虚湿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分脾虚湿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杨学信主任自拟“萎灵方”每日一剂,取500ml开水冲化,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服,2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电图中代表性参数主频(DF),平均幅值(DP)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电图中主频、平均幅值均有所升高,P<0.05.

  • 标签: 萎胃灵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动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脾虚小儿近视眼患儿应用健脾补气推拿方法做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脾虚小儿近视眼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分配,常规组采取眼保健操治疗,实验组采取健脾补气推拿方法治疗,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视力水平相比,实验组较常规组治疗后视力有较大程度改善(P<0.05),回访6个月,实验组患儿近视眼复发情况相比对常规组复发率低(P<0.05)。结论:脾虚小儿近视眼患儿,予以其健脾补气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可对患儿视力水平恢复做到促进,且能够有效抑制其预后近视复发。

  • 标签: 健脾补气推拿 脾虚气弱 小儿近视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慢性胃炎的药学分析。方法 选取70例脾虚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其享受到更好的预后。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加减治疗 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 药学分析
  • 简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柯美云报道其发病率占消化疾病的20%~40%,但在我国目前尚缺乏大系列的精确统计,国外报道本病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在胃肠专科门诊中约40%的患者为消化不良,而其中约40~50%为FD,加之有许多消化不良患者并不一定就诊,故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在临床上多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类型,应用不同西药治疗,虽可取

  • 标签: 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肝郁脾虚型 患者 发病率
  • 简介:【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目前发病率逐渐升高,西医疗法效果有限,中医疗法较西医疗法有明显优势。笔者从中医“肝、脾、”角度对脾虚气滞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简要阐述,并列举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分析疗效。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虚气滞型 中医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子汤治疗2糖尿病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2糖尿病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柴芍六君子汤,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轻瘫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柴芍六君子汤 糖尿病胃轻瘫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本证多因素体热盛,饮食劳倦,损伤脾气,或恣食肥甘。常见到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泄泻,脾运化纳强,常辨证为强脾证,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日“盖东恒之法,不过详于论脾,而略于治耳!乃后人宗其意,竟将脾胃总论,即以治脾之药,笼统治,举世皆然”。强脾证,就反映了脾胃分治的必要性。叶士认为“纳食主,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宜降则和。

  • 标签: 胃强脾弱证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和安神法应用于88例脾虚湿阻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阻胃痛合并失眠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和治疗组(45例),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以及和安神法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4.4%,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37.2%和72.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安神法应用于脾虚湿阻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胃痛和失眠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和胃安神法 胃痛 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