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1928年,齐如山出版了《戏剧色名词考》一书,该书是继王国维的《古剧色考》之后的又一部研究古代与近代戏曲色的专著。它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应该说是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的。其优长就在于

  • 标签: 如山戏曲 戏曲脚色 齐如山
  • 作者: 冯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琼剧的脚色行当,分有生、旦、净、末、丑(杂)五种。早年海南地方杂剧的表演中,有一种用军话(中州音,也叫官话)演出的“军戏”,乃明代军弁带来的一种戏剧演出形式。军戏无唱腔,只有宾白,配合锣鼓吹奏曲牌表演。演员尚武术,舞台对打悉用真刀真枪,因剧目内容多为历史武打故事,故亦称“武戏”。迨清初,逐渐改由民间艺人演唱。清咸丰年后,受广府粤班的影响,只用“科白”形式演出的军戏,广为吸收粤剧“梆簧声腔”,逐渐由“科白戏”转变为“唱曲戏”。由此,武戏的演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光绪年间,军戏的演出有所衰退,军戏班因此并入了土戏(即琼剧)班同台合演,俗称“文武大班”。一般是日间(下午三点至九点)演武戏,夜间(晚上十点至第二日晨)演文戏,形成琼剧脚色行当的“文戏老倌”和“武戏老倌”两大系统。由于军戏多演历史武打故事,因此,军戏中多有“净脚”这一行当,红脸、白脸、黑脸、花脸等无不使琼剧舞台五彩缤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明代传奇中,净的色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折子戏的出现,加速了净与其他色尤其是丑在职责、内涵上的分化,净逐渐形成以粗犷豪放为底色的行当特征。折子戏使净从全本中的配角成为本出的主角,最大程度地发挥本行当的特点,并在反复演出中强化这些特点。折子戏的发展促进了各种色的细分,让每种色都有作为主角尽情发挥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各自行当的鲜明特色,净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标签: 折子戏 净脚 演化
  • 简介: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与1997年创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高规格的面向少年儿童的重要戏曲艺术活动,是中国戏曲“梅花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京剧、黄梅戏、昆曲、川剧、越剧、豫剧、粤剧、等二十多个参赛剧种。参赛单位遍及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一项让中国少年儿童最大限度地展示戏曲天赋的戏曲艺术希望工程。

  • 标签: 梅花奖 中国戏剧家协会 少儿戏曲 少年儿童 艺术活动 中国戏曲
  • 简介:芭蕾舞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芭蕾最早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17世纪后半叶在路易十四的鼓励下,芭蕾逐渐从小环境的宫廷舞蹈发展到大时代的古典芭蕾。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以"一位"为起始开端进行由简入繁的渐进式训练,将平衡重心和提高肌肉的稳定性作为教学的重点,以脚下训练为引导改善下肢的腿型。因此,"一位"在课堂训练中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 标签: 芭蕾舞基训 一位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