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纤维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纤维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题中疾病的病理及病症,为这一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10年至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26例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存留的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和调查。结果此类肿瘤发病位置多样,肿瘤组织具体的大小、形状均没有规律,组织结构没有明显的组织学特点。Vimentin、CD34、Bcl-2、CD99均为阳性表现,SMA为局灶阳性,其余均为阴性。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大部分能够一次治愈,但同样存在复发现象。结论这种疾病发病位置比较多样,癌变组织形状、大小、癌细胞分布情况也没有明确的规律,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应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来判别具体的病症,同时应保证对这部分病人长周期的跟踪和调查。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病理 特征
  • 简介:目的:在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导下,综合分析新合并的Ⅰ~Ⅲ级颅内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表现。14例行CT检查,12例加行增强扫描;16例行MRI检查,14例加行增强扫描。术后病理,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5例。结果:6例呈类圆形,10例呈分叶状,6例见蘑菇状结节,5例见坏死囊变;T1WI呈等信号7例、呈低等不均匀信号9例;T2WI呈混杂信号11例、呈等信号5例。12例DWI呈低或等偏低信号,4例呈混杂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部分明显强化13例,轻度强化3例。9例可见血管流空信号。9例见肿瘤与硬膜以窄基底相连,5例见脑膜尾征。6例引起邻近骨骼骨质破坏,未见骨质增生、硬化改变。结论:颅内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影像表现有相似处,鉴别有一定困难,误诊率较高,通过仔细分析影像征象,可提高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率。

  • 标签: 脑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及盆腔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结果11患者中,6例发生于腹部,5例发生于盆腔,肿瘤大小在4.6cm×4.0cm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WT-1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纤维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6例中枢神经系统SFT/HPC的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29例脑膜瘤作为对照。结果SFT/HPC以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为特点,肿瘤小血管呈WT-1强弱不等的阳性表达或不表达,而毛细血管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在脑膜瘤中,WT-1表达与肿瘤血管的大小和肿瘤的类型及分级无明显关联〇=0.02727,P=0.7572)。结论WT-1可作为SFT/HPC区别脑膜瘤的标记物,将来也可作为抗SFT/HPC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WT-1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脓胸手术时机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病程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的慢性结核脓胸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各项术后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结核脓胸患者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时,最佳治疗时间为病程6-12周之间的患者。

  • 标签: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慢性结核性脓胸 手术时间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猪传染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综合诊断,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饲料搭配和猪舍温度控制、饮水清洁卫生、定期注射疫苗。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结合具体措施进行防治。

  • 标签: 传染性胸膜肺炎 诊疗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胸膜腔积液(包裹)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30例结核胸膜积液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可显著提高结核胸膜腔积液(包裹)患者临床疗效。

  • 标签: 尿激酶 胸膜腔内注入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疗法对难治结核胸膜炎(RT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RTP患者分成观察组(16例,给予个体化治疗)、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的痊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P<0.05);对两组痊愈病例随访6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个体化疗法不仅具有常规抗结核疗法、糖皮质激素疗法、胸液抽取法、中药疗法的优势,还可显著减少胸腔积液量、改善RTP相关症状、降低复发率,取得确切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山羊传染胸膜肺炎学名山羊志愿特性肺炎,俗称“烂肺病”。大多是因环境消毒不严、饲养管理不当、气候多变、阴雨潮湿、气温下降、病原携带羊只抵抗力下降所致,急性爆发且死亡率高。所以,如果要控制山羊传染胸膜肺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就山羊传染胸膜肺炎的诊断和防治提出相关意见,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原 特点
  • 简介:1病例患者,男性,77岁,主因“呼吸困难10d”,于2016-2-7入住我院呼吸科。患者10d前受凉后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心慌、胸闷、喘气,夜间上述症状加重,于当地社区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好转;查体:血压144/110mmHg,(1mmHg=0.133kPa),心率9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前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奔马律,双下肢水肿。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高血压病史3年,长期口服利血平,血压控制尚可。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病史2年,胆囊结石术后6年。吸烟史30余年,30支/d,已戒烟20年。2-8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脑钠肽(BNP):2587.9pg/ml;高敏肌钙蛋白I(cTnI):166.9pg/ml。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下肺感染。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36mm,左心室内径61mm,室间隔10mm,左室后壁11mm,左室壁运动幅度普遍明显减低,以下壁明显,左室壁中部至心尖部内膜普遍凸起,凸起部与室壁心肌部比例为1.8:1.1;EF值25%。结论:左心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减低,二尖瓣中重度返流(请结合临床考虑心肌致密化不全)见图1。最终诊断:①成人孤立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功能衰竭心功能4级②肺部感染③高血压病④阵发性房颤。入院予以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2-15转入心内科治疗,予以利尿、改善心肌重构、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改善循环等治疗后,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成人 高血压病史 抗感染治疗 阵发性心房纤颤 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肿瘤与非肿瘤机械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机械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0例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肿瘤机械肠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方式、术前诊断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的机械肠梗阻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肠梗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非肿瘤肠梗阻以粘连肠梗阻多见,应根据CT的诊断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肿瘤性 非肿瘤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和降钙素原(PCT)分别鉴别诊断结核胸膜炎与细菌胸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结核胸膜炎与细菌胸膜炎的各41例患者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核组和细菌组。分别应用T-SPOT技术检测结核胸膜炎以及PCT来诊断细菌胸膜炎,比较两组的PCT值以及外周血T-SPOT技术检测结果。结果结核组和细菌组的PCT均有所升高,但细菌组的PCT值升高更明显;T-SPOT在结核胸膜炎和细菌胸膜炎患者的对比中,灵敏度87.80%,特异度为90.24%,准确度为89.02%。结论T-SPOT和PCT鉴别诊断结核胸膜炎与细菌胸膜炎中,能够准确、快速的诊断及鉴别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T-SPOT PCT 结核性胸膜炎 细菌性胸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行超声介入治疗渗出结核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渗出结核胸膜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以及胸腔穿刺输液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超声电导仪行局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胸水吸收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渗出结核胸膜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 超声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猪传染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肺炎和胸膜肺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我国于1987年发现临床病例,近几年在我区猪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30-9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以上。自引入该病油乳剂疫苗以来,经应用及推广试验统计,污染场注射该灭活疫苗的仔猪直至出栏发病率降低了16.2%,死亡率降低了15.9%,防疫效果明显。

  • 标签: 传染性胸膜肺炎 诊断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症状,恢复肺功能,缩短病程,恢复劳动力,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治疗原则。合理的化学药物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方法我所2014-2016年,临床20-43岁的中青年,高热,体温大都在38℃-40℃不等,持续数日甚至数周,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早期渗液较少时出现胸痛和干咳。随着胸腔积液的逐渐增多,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被其隔开,胸痛随之消失而呼吸困难日渐明显的结核病人30例。采用国家结核病化疗方案2HRZ/4HR.治疗。结果经抗结核及胸腔抽液治疗,治愈率100%。结论采用国家标准初治涂阳方案,2HRZ/4HR,免费药品,跟踪没一例发展成肺结核及肺脓肿。

  • 标签: 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毒性症状 抗结核药物 胸腔穿刺抽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孤立肺结节诊断和处理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孤立肺结节患者62例,对62例患者进行CT扫描,记录62例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将所得影像图进行分析,62例孤立肺结节患者中,肺癌患者38例,结核瘤患者7例,炎假瘤患者11例,错构瘤3例,支气管囊肿2例,组织来源不明结节1例,有2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3.23%。结论CT对孤立肺结节诊断敏感性较高,采用CT对孤立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能够降低误诊率,是一种很好的鉴别诊断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处理
  • 简介:摘要孤立肺结节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胸部疾病,由于现在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使肺结节的临床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对于孤立肺结节采取CT进行诊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深入了解CT对于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诊断 能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