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肺癌根治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10月完成53例胸腔下行肺癌根治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胸腔下行肺癌根治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完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行四孔法全腔下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解剖性肺叶切除胸腔组)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左上肺叶切除16例,左下肺叶切除7例。右肺上叶切除20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右肺下叶切除1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1例。手术时间70~250(130.2±35.8)min,中出血量30~800(250.4±114.8)ml,淋巴结清扫数目7~24(12.5±4.8)枚。术后拔管时间3~11(4.5±2.6)天,术后住院时间6~14(8.3±3.6)天。肺部并发症3例(6.4%),胸部疼痛3~4分。术后病理结果:腺癌42例,鳞癌9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泡细胞癌2例,腺鳞癌2例。术后随访5~28个月,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全腔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只要条件成熟即使在基层医院也能够安全开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四孔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下行肺癌根治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我院收治了86例肺癌患者均行胸腔肺癌根治,采全身麻醉,通过三个操作孔,行病变组织切除,胸腔淋巴结清扫。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总天数明显优于开胸手术。结论胸腔下行肺癌根治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手术配合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胸腔切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食管癌胸腔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和自身舒适状态。结果观察组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食管癌胸腔切除中运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可减轻患者对手术恐惧和担忧,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

  • 标签: 舒适护理 食管癌 胸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联合腹腔行食管癌根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围手术期针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总结全方面的护理服务对食管癌根治顺利完成的重要性。结果60例患者在护理人员密切的护理配合服务下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顺利完成率为100%。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110ml-300ml。手术后恢复期间60例患者有2例出现并发症,即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所有患者均获得半年至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除了1例因为肝脏严重转移而死亡和1例有较明显声音嘶哑症状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恢复效果较好。结论胸腔联合腹腔下行食管癌根治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周围型肺癌治疗过程中利用胸腔肺楔形切除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一2014年1月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将这此患者分为两组,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胸腔下行肺楔形切除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76.2%;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观察组中患者与对照组中患者均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患者病死。结论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肺楔形切除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周围型肺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下实施胸腔内热化疗对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在胸腔下实施胸腔内热化疗,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KPS评分升高,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腔下实施胸腔内热化疗对于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手术创口小,控制胸水效果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标签: 肺癌合并胸腔积液 胸腔镜 胸腔内热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肺段切除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行胸腔下肺段切除治疗的老年I期肺癌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最短为35min,最长为110min,平均65.3min;中平均出血量为115mL,无一例患者中中转开胸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房颤现象,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现象;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均未复发,生存良好。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掌握熟练的胸腔下肺段解剖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而给予老年?期肺癌患者胸腔下肺段切除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老年I 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开胸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胸腔组患者则给予其单向式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明显差异,其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胸腔组其他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胸组,且胸腔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胸腔组和开胸组,分析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出血量、引流时间、镇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经济负担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围期护理方法应用到电视胸腔下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4年在我院接受电视胸腔下手术治疗的58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围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电视胸腔下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气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规范化围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中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气胸 电视胸腔镜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局麻单孔胸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并发症发生率,传统胸腔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评估局麻单孔胸腔手术风险。方法随机筛选本院局麻单孔胸腔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随机筛选同期行胸腔穿刺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以及文献报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因其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胸腔穿刺无显著差异,可以推广局麻单孔胸腔手术治疗。

  • 标签: 局部麻醉 单孔胸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讨胸腔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通过对胸腔手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予以护理措施,总结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行胸腔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胸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病人疼痛减轻,恢复快。但也存在并发症的风险,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得当,使患者得到最佳手术效果。

  • 标签: 胸腔镜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单孔胸腔在肺叶、亚肺叶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手术要点,可行性,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4年9月,我科完成单孔胸腔下肺叶及亚肺叶切除15例,肺叶切除(肺癌根治)4例,肺段切除1例,肺楔形切除10例,包括1例同期双侧肺转移瘤切除。观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要点。结果入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无持续性漏气、肺部感染、进行性血胸、呼吸衰竭,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肺叶及亚肺叶切除可行、安全,合理安排学习曲线,有助于顺利掌握这一技术。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亚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下心脏手术体会,分析手术要点,探讨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1月至2013年05月,开展胸腔下心脏手术512例,其中完全胸腔心脏手术224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34例,二尖瓣置换手术41例,二尖瓣成形手术9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手术3例。胸腔辅助下心脏手术288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手术5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91例,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疏通6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91例,二尖瓣成形手术42例,主动脉右冠窦瘤破裂4例。两组均采用右股动脉插供血管,右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血管建立体外循环。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胸壁打3孔或经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两孔法在胸腔下完成心脏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完全胸腔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略长于传统开胸手术,但胸腔辅助组和传统开胸组无差别,且两组患者与传统开胸组相比较,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输血少。结论胸腔下行心脏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是可行的,安全的。

  • 标签: 胸腔镜 微创 心脏手术 周围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手术在肺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58例胸腔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4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占88.61%,三种类型肺部疾病电视胸腔手术治疗时间、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中转为开胸手术,占11.39%,其中10例因手术出血量过多不易被控制,占6.33%,4例因局部淋巴结肿大融合所致解剖结构不清,占2.53%,4例患者行支气管袖状切除,占2.53%。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电视胸腔手术治疗各类肺部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速度快,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及胸腔留管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肺疾病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Orem自理模式在胸腔肺大泡切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胸腔肺大泡切除病人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术后3天对两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3天Barthel指数评分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用于经胸腔肺大泡切除病人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胸腔辅助下小切口瓣膜替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观察182例胸腔辅助下小切口瓣膜替换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内环境监测与维持,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与观察,呼吸功能支持,术后止痛治疗及伤口恢复等。结果本组182例病人,死亡3例,死亡率1.65%,手术时间78~292(129±37)min;体外循环26~115(47±25)min;升主动脉阻断18~77(28±1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4.7~58(14.8±10)h;胸液引流量70~1550(242±110)ml;ICU监护9~59(17±5)h;住院5~18(7.8±2.8)d。术后24例发生并发症,10例术后当天出现频发室性早搏;3例术后引流液较多,予以再次开胸止血。8例术后5d发现右侧血性胸腔积液,2例为右侧气胸,均经胸腔穿刺治愈,另1例为右腋下切口液化,伤口延期愈合。术后1月来院随访心功能I级125例,心功能II级53例;失访4例。结论胸腔辅助下小切口瓣膜替换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手术,护理要求高,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减少并发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胸腔镜 小切口 瓣膜替换 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