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从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与护理组(1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60.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SAS评分为(24.56±4.23)分,对照组为(47.54±5.87)分,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胸外科手术手术期加强优质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普胸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1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相结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术后充分有效的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9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76.5%,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胸外科手术护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00例手术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行胸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后开展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术后护理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自制体位垫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34例进行研究,随机将这3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研究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体位垫来对患者在手术时使用,而研究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则使用的是两种自制体位垫,观察两种体位垫的应用,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种自制体位垫在胸外科手术中进行应用,效果明显要强于普通体位垫,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防治了体位并发症的出现,两组患者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胸外科手术中合理的应用两种自制体位垫,并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就能够使得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痛苦,并且减少并发生的发病几率,并有效的节省了相应的医疗资源,同时还具有环保的效用,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推动价值。

  • 标签: 自制体位垫 胸外科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胸外科发生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100例实施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依据是否出现手术感染为依据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0例,术后发生感染,对照组8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手术感染的发生关系密切的有手术操作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有关。结论分析心胸外科发生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感染概率。

  • 标签: 心胸外科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与其他手术相比,普胸外科患者实际创伤面积比较大,实际的手术时间更长,患者在手术之后身体超出负荷,实际免疫力下降,肺复张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患者多项生理功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患者感染易感治疗措施,为提升普胸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普通外科 手术患者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与单腔气管插管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将2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静吸全麻,对照组行单腔气管插管双肺通气静吸全麻,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术中导管阻塞1例,对照组术中导管阻塞5例,二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并发症发生8例,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并发症发生17例,二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麻醉满意率99%,对照组麻醉满意率8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术用于胸外科手术安全性高、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总结应用。

  • 标签: 双腔支气管插管 单腔气管插管 胸外科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应用于胸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胸外科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6mg/L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8mg/L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麻醉后,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复苏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在治疗时选择采用6mg/L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将优于8mg/L麻醉效果,同时患者复苏时间短,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同浓度 瑞芬太尼 胸外科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胸外科手术在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挫裂伤修补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实验组采用普胸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EICU监护时间为(6.8±2.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7.5%,死亡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17.5%;4例死亡,死亡率为10%)(P<0.05)。结论肺挫裂患者采用普通外科手术修复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手术创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普胸外科手术 肺挫裂伤修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对过去一年(2014.3-2015.3)在我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均分至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97.5%,高于对照组77.5%,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胸外科手术手术期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重视。

  • 标签: 围手术期 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探索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告知麻醉后留置导尿与未告知麻醉后留置导尿适应度的对比.方法将120例胸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手术室全麻效果满意后,手术消毒前行留置导尿术,观察组在手术全麻前对患者进行讲解需行留置导尿及导尿后会出现哪些不适感,同上进行留置导尿术。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复苏期对尿管异物适应差异有显着;观察组术后复苏期能平稳适应尿管,而对照组术后复苏期应对尿管不适应而烦躁。结论全麻前进行告知患者需行留置导尿,可明显减轻病人复苏期对尿管异物刺激不适应的痛苦,提高病人复苏期舒适度,减轻病人烦躁。

  • 标签: 手术病人 留置导尿 术前告知留置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安全护理的患者康复较快,复发率也较低。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Ⅰ、Ⅱ类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30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我科室病房装有空气消毒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手术切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伤口暴露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切口细菌培养、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12例、甲级愈合146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换药次数(2.4±0.7)次、住院天数(6.8±1.5)d;对照组切口红肿11例、甲级愈合138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换药次数(6.3±2.1)次、住院天数(8.4±1.9)d;两组患者在切口细菌培养、切口红肿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空气净化条件的心胸外科病房对Ⅰ、Ⅱ类手术切口采取伤口暴露为主的护理方法有利于病人伤口愈合。

  • 标签: 暴露疗法 手术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术后疼痛的体位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进行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的12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之外,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体位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开始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一周的活动能力。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应指标的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开始活动时间较早,手术后一周的活动能力较强,由于P<005,故两组患者之间在这两个指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干预在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手术,疼痛,体位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11-02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外科病人数量明显增多,由于老年人的特有的生理特质及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对其给予一套完善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是我们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所以本文在分析了老年人体质及其术前特殊的心理及生理情况下,给出了一套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方案,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科病人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对疼痛护理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有病例35例,将其中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者归为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施加疼痛护理者归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主要包括可视模拟评分(VAS)、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分值与其护理前分值和对照组的分相对比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在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观察组要较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为骨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积极、全面的疼痛护理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提高其自我生活管理能力,适合在今后的骨外科临床上普及应用。

  • 标签: 骨外科手术 疼痛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均寿命的延长,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越来越大,如何使老年患者安全地进行手术、尽快康复出院,是衡量我国医疗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准之一。老年患者各脏器的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逐渐减退,对疾病的反应和敏感性下降,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手术的危险性高。所以针对老年外科患者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老年外科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情况下,给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外科 手术患者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脊柱裂外科手术中护理配合的程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接收的脊柱裂外科手术治疗共170例患者,男性患者有75例,女性患者有95例,年龄范围在1岁至25岁。对这78例患者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5个月至1年之间进行2次随访调查。结果经过2次随访调查发现,肢体功能得到改善的患者有128例,无任何变化40例,病情加重8例。排尿功能得到改善的患者有98例,无任何变化58例,病情加重15例。结论高度的配合与细心的观察力是保障脊柱裂外科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脊柱裂 外科手术 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