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结核外科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2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伤口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壁结核 围术期 护理 换药次数 伤口愈合时间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壁切口疝手术后实施高频振荡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06例行腹部切口疝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采取传统人工胸部物理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高频振荡的观察组各53例患者,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每日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对比疼痛程度后可见在治疗前、治疗1d、治疗5d时VAS评分基本无差异(P>0.05),但在2、3、4d时VAS评分具有一定差异,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P<0.05);而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可见,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腹壁切口疝手术患者而言,采取高频振荡可有效促进患者排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未对其呼吸功能造成影响。

  • 标签: 高频胸壁振荡 切口疝 术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细致化护理干预在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结核患者中随机挑选62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细致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6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在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细致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致化护理干预 胸壁结核患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臂输液港与输液港在普外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住院的60例肿瘤患者,分为手臂输液港组和输液港两组,通过置管时间及置管后患者舒适度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置管时间及置管后15天内的舒适度。结果:手臂输液港较输液港置管时间短、置管后舒适度有优。结论:肿瘤患者采用手臂输液港输液较胸前输液港操作时间及舒适度更佳。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胸壁输液港 视觉模拟评分法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体位在输液港维护插针中的患者疼痛感受及插针成功率,为临床输液港维护提供参考意见。方法:2022年1至12月至我院静疗门诊进行输液港维护的400例输液港带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平卧位进行港体维护;,B组采取坐位进行港体维护。维护前,患者能掌握脸谱和数字分级相结合方法,准确表述疼痛程度。采取坐位和卧位两种方式进行输液港插针,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和插针成功率。结果:A组无痛和轻度疼痛显著高于B组,中重度疼痛显著低于B组,A组的一次插针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卧位是输液港维护的最佳体位,可以减轻给患者维护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减少穿刺次数,防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胸壁港 体位 插针 疼痛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输液港化疗乳腺癌患者中并发症预警模式护理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时间区间{2020.8-2022.8},选择96例经输液港化疗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实施并发症预警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占比,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占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乳腺癌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喉罩全身麻醉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中能否取得较好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50例,划入实验对照两个组别,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实验组:联合麻醉,从术后镇痛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组取得较好效果,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P<0.05)。结论:采用联合麻醉的方式,能够降低术后疼痛,使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 标签: 全身麻醉 神经阻滞 乳腺癌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乳腺导管内癌是一种常见的乳腺原位癌,因肿瘤未突破基底膜,手术切除通常有效,少部分复发,极少部分以浸润癌复发。本文报道1例微乳头型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改良根治术和内分泌治疗4年后出现同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复发,再次行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后随访3年无异常。本文回顾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探讨可能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放射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腹直肌肌皮瓣皮瓣术后护理经验。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特殊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包括血糖控制,皮瓣术后护理等,以确保患者皮瓣的存活,确保溃疡的治愈,通过以上措施,患者溃疡在治疗第33天愈合后出院。

  • 标签:  放射性溃疡 皮瓣 术后 护理
  • 简介:本篇论文概述了水冷泄漏的机理,并对各种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过热对水冷管道泄漏的影响。接下来研究了腐蚀方面的问题,并对菏泽电厂水冷泄漏分析;还有管内的水蒸气高温氧化和酸性、碱性腐蚀,并通过谏电厂泄漏事故分析了碱腐蚀的实例;腐蚀还包括管外熔盐腐蚀和硫化物腐蚀。水冷磨损方面有飞灰磨损和吹灰蒸汽磨损,并通过辛店电厂发生的燃烧器处二次风磨损的事故进行分析。

  • 标签: 水冷壁;泄漏;过热;磨损;腐蚀
  • 简介:摘要:灵芝孢子粉是从一株成熟的灵芝子实体中散发出来的,它是一株灵芝子实体中的一种卵类的生殖细胞,富含多糖、三萜和核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它们还可以发挥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以灵芝的子实体及菌丝的药用价值最高。

  • 标签: 破壁技术 破壁灵芝孢子粉 应用
  • 简介:摘要:灵芝孢子粉是从一株成熟的灵芝子实体中散发出来的,它是一株灵芝子实体中的一种卵类的生殖细胞,富含多糖、三萜和核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它们还可以发挥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以灵芝的子实体及菌丝的药用价值最高。

  • 标签: 破壁技术 破壁灵芝孢子粉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内镜下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褪色病灶并行活检的4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患者性别,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边界、大小、部位、形态、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02例胃黏膜褪色病灶中,肿瘤性病变共33例(8.2%),其中高危上皮肿瘤(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23例(5.7%)。患者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大小、病灶表面凹陷、病灶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病灶表面微血管和表面微结构均与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性病变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病灶大小、病灶表面凹陷、病灶表面微结构与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高危上皮肿瘤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长径<20 mm(OR=4.487,95%CI:1.776~11.332,P=0.001)、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OR=40.510,95%CI:1.610~1 019.456,P=0.024)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表面微结构异常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高危上皮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03,95%CI:0.000~1.587,P<0.001)。结论表面微结构异常、病灶大小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阳性征是胃黏膜褪色病灶诊断为肿瘤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诊断 危险因素 褪色病灶
  • 简介:摘要:为保证爬机器人能准确按照预定直线路线行走,设计了一套双十字线激光视觉系统和对应的图像处理过程,能有效地获取激光线与鳍片和水冷管交界的连接点而后根据得到的连接点计算偏移量和偏转量。算法得到的偏移量和偏转量与实际测量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54 mm 和 0.6`。

  • 标签: 膜式水冷壁 爬壁机器人 图像处理 双十字激光 路径纠偏
  • 简介:摘 要: 某现场 10000m3 低温乙烯储罐在预冷后,建立液位后,外罐距底板400位置出现凝露、结霜现象。各位专家从储罐构造、制造工艺及罐体周边环境分析判断出透冷原因及对外罐凝露、结霜采取措施,保证储罐安全运行,为今后 乙烯双金属储罐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借鉴。

  • 标签: 乙烯双金属储罐 冷桥 内外罐体间锚带结构 保冷施工工艺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金晶 谷蒙蒙 蒋诗忆 音大为 王朋 孙文 刘新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神经内科,合肥 230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神经内科,合肥 230001,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影像中心,合肥 230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分布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数据来自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43例,年龄23~86岁,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男性153例,女性90例。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标准,将患者分为PSD组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SD)组。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PSD组和non-PSD组的临床基线特征进行对比。另外,采用基于体素的病灶行为学图谱(VLSM)的统计方法分析梗死病灶与PSD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PSD组患者70例,非PSD组患者17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SD组和non-PSD组相比,除汉密尔顿焦虑评分(P=0.025)和抑郁评分(P<0.001)之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VLSM分析后,与PSD的发生相关的区域为前扣回(Z=-3.05, P<0.001)、左侧海马(Z=-3.15, P<0.001)、左侧舌叶(Z=-3.08, P<0.001);与PSD严重程度相关的区域为前扣回(Z=-3.64, P<0.001)、左侧海马(Z=-3.51, P<0.001)、左侧舌叶(Z=-4.18, P<0.001)、左侧距状裂皮层(Z=-3.65, 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部位可以预测PSD的发生。

  • 标签: 卒中 抑郁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总结9例子宫肌间妊娠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重点是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急救准备,加强心理护理,保证特殊药物正确使用,术后密切注意血HCG的下降情况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和护理,9例患者治疗经过顺利,均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壁间妊娠  异位妊娠  护理
  • 作者: 李佳 李凯 史高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01
  • 简介:摘要:电场运行过程中,针对锅炉进行低碳改造以后,大部分锅炉都出现了水冷高温腐蚀的问题,甚至由于高温腐蚀现象,还产生了水冷爆管的现象。根据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本次文章中简单介绍了水冷高温腐蚀现象的机理,然后阐述了水冷高温腐蚀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厂锅炉运行效率。

  • 标签: 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