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对73例胆管患者手术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出现并发症共23例,死亡7例,其他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胆管手术护理的要点。

  • 标签: 胆管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胆管患者术期中使用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集入院就诊的胆管患者5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采用随机数值法,设置研究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措施,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显示差异显著,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整体护理 胆管癌 围手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手术阻塞黄疸患者的凝血功能发生的变化。方法实验组为30例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阻塞黄疸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7、14天晨取血浆进行血液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管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Ш(AT-Ш)、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其中FDP采用ELISA方法检测、D-D和VWF采用免疫浊度法、FIB采用Clauss法、AT-Ш采用发色底物法、PT和APTT为自动血凝法。进行常规疗法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IB、FDP、D-D、VWF和AT-Ш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术后FIB、FDP和D-D含量术后均升高,术后第7天水平最高,术后第14天仍未恢复至正常;VWF含量手术均显著升高;AT-Ш术前最高,术后降至正常范围。PT和APTT手术前后变化不大,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阻塞黄疸患者术前存在高凝状态,术后早期凝血功能下降,术后第7天再次出现高凝状态,至术后第14天仍未改善。

  • 标签: 阻塞性黄疸患者 围手术期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外科介入治疗的患者护理工作中,手术品管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间收治的20例外科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将入组对象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10)及研究组(n=10),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对象则接受手术品管圈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外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其手术期内开展品管圈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较强。

  • 标签: 外科介入手术 品管圈 并发症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阻塞黄疸手术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阻塞黄疸患者4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观察患者的腹痛、皮肤及巩膜黄染等症状是否改善.结果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经过顺利,解除和缓解了胆道狭窄,改善了临床症状.术后无胆瘘、胆道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针对护理及术后对患者严密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阻塞性黄疸 围手术期护理 治疗 经皮肝穿刺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4年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方法,通过辅助导管选择的插入到肿瘤细胞供血的动脉内,注入抗肿瘤药物及栓塞剂,致使肿瘤细胞供血破坏,使肿瘤缩小或者消失,介入中应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做到及时处理。结果200例患者在医生的治疗及护理密切配合下,患者手术顺利。结论熟练掌握原发性肝癌介入操作流程,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和降低患者的反应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手术护理方式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份—2014年9月份接诊的40例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手术护理,对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40例患者在经手术护理后,护理效果现状,其中有效22例(55.0%),显效12例(30.0%),无效6例(15.0%),总有效率为85.0%。在经调查问卷,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其护理满意度为87.5%。结论做好手术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痊愈度,减少患者病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手术护理。方法有针对的选择在2017年1月—2017年4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61例患者,他们都进行了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手术护理。结果所有61例患者都比较顺利的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手术护理,其治疗效果都十分理想,成功率高达100%。结论切实有效的做好手术护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把死亡率降到最低,在根本上提升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成功率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胆管患者的手术护理措施,并分析ERAS理念在肝门胆管患者的手术护理措施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门部胆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ERAS理念下的手术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AS理念下加强肝门胆管患者手术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ERAS理念 肝门胆管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天普洛安对阻塞黄疸病人手术的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我科连续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阻塞黄疸病人42例为研究对象24例为试验妇,18例为对照组,试验细立即给予天普洛安静脉点滴,疗程为5天,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术后第3天的24h尿量(mg/kg),试验组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4);术后第5天试验组血清肌酐水平为63±18μmol/L,对照组为79±27μ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术后AST、r-GT及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细的各检验值恢复速度更快。结论天普洛安对阻塞黄疸病人手术的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乌斯他丁 阻塞性黄疸 围手术期 肝肾功能 蛋白酶抑制剂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肝癌治疗的70例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病发率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有效护理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病发率分别为48.6%、14.3%,对护理的满意度则为65.7%、88.6%,两组并发症的病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手术的肝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病发率,促进患者康复,而且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肝癌患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心脏介入手术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4例心脏介入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护理。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等数据。结果 :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更高(P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阻塞黄疸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观察30例病人,行胰头肿瘤根治手术5例,行肝内胆管外引流术8例,肝外胆管外引流术10例,肝外胆肠吻合术7例,术后辅助中药治疗,根据黄疸消退、肝功能好时间来评定疗效。结果28例病人术后黄疸均基本消退,消退时间20天-3月,转氨酶好转时间在二十天内,22例腹水15-35天消退,2例三月以上未好转。结论手术及中药辅助治疗对恶性阻塞黄疸疗效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 标签: 恶性阻塞性黄疸 手术治疗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肝门部胆管患者根治术切除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根治切除术的60例肝门部胆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参考组(30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肝门部胆管根治切除术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激发其生存希望,对疼痛缓解及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术 围术期 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