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经皮内镜下空肠口术。方法对患者采用内镜治疗。结论经皮内镜下、肠术共有三种不同方法,各自以创始人名字命名。按照外科消毒皮肤的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关掉室内灯光,利用腹壁上透出的光线选择穿刺点,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做一个约1cm大小的切口。PEG有三个基本方法,Ponsky-Gauderer拖出(pull)技术;Sachs-Vine推入(push)技术;Russell插入(Introducer)技术。

  • 标签: 内镜 空肠 造瘘口术
  • 简介:目的:探讨空肠引流在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总结1989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8例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9岁-52岁,平均年龄34,5岁。车祸5例,牛角顶伤2例,刀刺伤1例。十二指第二段损伤4例,第三段损伤4例。平均住院时间18天。结果:8例均手术治疗.治愈7例(治愈率87.5%).死亡1例(死亡率12.5%)。结论: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应用空肠,引流治疗方法简单,效果良好,适合于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的大部分病例。

  • 标签: 胃空肠造瘘引流 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术后处理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延长,许多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需行空肠以便于给予肠内营养。或食管切除的患者,行术困难,仅能行空肠术。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共行空肠术4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空肠术者共49例,剔除肝炎、肝病患者及4周内行放化疗患者。其中行改良式空肠术并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共32例作为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55.2岁;食管癌术后19例,贲门癌术后8例,胃窦癌术后5例。对照组为17例,行传统空肠术,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男11例,女6例;年龄31~70岁,平均59.5岁;食管癌术后8例,贲门癌术后6例,胃窦癌术后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治疗组:提起上段空肠,在距Treitz韧带下40cm处对系膜处作一肠管浆肌层荷包缝合1针,荷包中央戳孔向远端插入直径约5~7mm的蕈状管30cm,前端5cm内剪2~3个侧孔,结扎荷包,使肠黏膜内翻,并沿近端空肠壁行浆肌层的隧道缝合,包埋管道5~6cm,经腹壁...

  • 标签: 临床价值 式空肠 改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术治疗高位肠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38例行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术治疗的高位肠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平均操作时间约(16.58±4.35)min,术中未发生死亡、食管反流、消化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成功率100%;平均留管时间约(86.5±47.3)d,术后2例切口感染,1例空肠营养管堵塞,并发症发生率7.89%(3/38)。结论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术在高位肠外治疗中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肠外瘘,胃造瘘空肠置管术,经皮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方便、安全、有效,本文系统回顾术后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对术后的家庭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 标签: 胃造瘘 手术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后患者中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采取术治疗患者展开分析,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胃造瘘术 患者 营养支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术对于不能自主进食,进食梗阻,吞咽困难者具有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其术后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与病情进展。

  • 标签: 胃造瘘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胃镜空肠置管术在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行经皮胃镜空肠置管术,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EG/J,术后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结论:经皮胃镜空肠置管术是脑出血昏迷患者肠内营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保证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为患者康复提供了营养保证.

  • 标签: 昏迷患者 胃空肠造瘘 肠内营养
  • 简介:患者,女.57岁,因反复上腹不适、返酸30余年,呕吐1月入院。近1月体重减轻约10kg。查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弱,未闻及气过水声.余阴性。化验:三大常规基本正常;肝肾功示:白蛋白36.88g/LNa^+133mmol/L,K^+25mmol/LHBsAG(一)。B超示:肝内多发钙化灶,胆囊腔缩小,内大量液性内容物,胰脾未见异常。胃镜提示:肠梗阻。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上腹部CT提示:

  • 标签: 胆囊 胃瘘 结石性空肠梗阻 病例资料 上消化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患者术后营养及口疼痛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 30 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高龄老年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 2 018 年 3 月 -202 0 年 3 月。根据所有患者的先后入院顺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 15 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主要以营养与口疼痛实施综合护理。经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在高龄老年患者术后营养以及口疼痛的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更有效的使患者得到营养支持,且可明显减轻患者口疼痛情况,在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胃造瘘术 造瘘口 疼痛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和传统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实施传统术治疗,实验组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5.4±5.2)min、住院时间(13.1±3.2)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1.5±7.1)min、(15.8±3.5)d(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3%(P<0.05)。实验组术后VAS评分(4.2±0.6)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5±0.7)分(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疗效显著,术后患者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传统胃造瘘术 CT引导 皮穿刺胃造瘘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空肠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与身心体验。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空肠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提炼出37个研究结果,基于生命质量理论提取主题为:/空肠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在健康与功能、心理/精神、社会经济及家庭4个领域经历了改变与挑战、应对与适应、需求与支持的动态循环。结论/空肠术后肠内营养对患者及照顾者生命质量的4个领域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尤其在心理/精神及社会经济领域中患者及照顾者表现出强烈的信息与心理需求,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提供信息与情感支持。

  • 标签: 胃/空肠造瘘 肠内营养 Meta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行脾切断流术后行空肠营养管与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优缺点的对比及其临床护理,旨在探讨空肠的优越性及合理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脾切断流术患者分组行肠内营养支持及合理护理,观察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行空肠营养管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返流性食管炎、吸入性肺炎、咽部异物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等均低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结论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行空肠肠内营养明显优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并且合理的临床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康复时间。

  • 标签: 脾切断流术 空肠造瘘 鼻空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普通鼻管行空肠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5例,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过程中用普通鼻管代替穿刺口管进行空肠口术,带管时间30~90天,平均(40.3±2.1)天。结果4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肠内营养顺利,术后2~3天通气、排便,无鼻管脱落、堵塞、断裂、置管口感染、出血,肠液外漏及严重肺部并发症。结论普通鼻管用于空肠口术,是一种可行的空肠口替代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鼻胃管 空肠造口术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肠扭转坏死切除空肠口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术前的肠道准备;术后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各导管通畅;规范液体治疗,合理应用镇痛药物,缓解患儿疼痛;制定肠外和肠内营养结合的治疗方案,使患儿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基础护理,防止继发性感染。通过治疗和护理,患儿1期手术后第47天顺利完成2期手术目标,2期手术后第25天体重达到5kg出院,出院后随访,营养状况达到标准体重。

  • 标签: 空肠造瘘 肠扭转 肠内营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