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将全部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通过西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一个月内的症状表现及其体征变化,对患者的HGB,BUN,Cr以及尿蛋白进行严密监测,之后做比较。结果全部患者一个月内的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改善,患者的HGB水平有一定的回升,尿蛋白均下降不少,对比两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平均增长数得知观察组的平均增长更为缓慢,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液能够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贫血,虚弱之类的症状起到积极地改善作用,能够延缓患者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的回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CRF 临床治疗
  • 简介:患者女,36岁,因乏力、腰痛加重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示尿RBC3~5个/HP、尿蛋白(++)、BUN10.1mmol/L、SCr176μmol/L,诊断为慢性肾炎。给予注射液6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约5min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憋明显、流泪、流涕、耳鸣、结膜充血、双肺哮鸣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液与栓序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中,病例资料入选时间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注射液联合栓序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的相关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胱抑素C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液与栓序贯治疗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肾康栓序贯治疗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颗粒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疗程为三个月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颗粒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的水平,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观察组90.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U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SCr、BUN、U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颗粒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佳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尿酸性肾病 肾康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慢性肾炎患者使用贴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 纳入时间为 2017年至 2019年 , 选取 镇江市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30 例。对对照组使用 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颗粒剂治疗和一般护理,对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贴调制成五分硬币大小敷贴于穴位治疗和针对性护理。计算 2 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 90.00% ( 27/30 )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 66.67% ( 20/30 ),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 论 : 对慢性肾炎患者使用贴治疗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肾炎 肾康贴 护理
  • 简介:目的制订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等,对该制剂中黄柏、墨旱莲及总生物碱等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君药黄柏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定量分析,选用NovapakC18柱(2.5cm×4.6mm,5μm),加NovapakC18预柱(2.5cm×4.6mm);流动相:甲醇-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钠(20∶35∶45);柱温24℃;检测波长346nm;流速1.0ml/min.结果采用TLC法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4.00~20.00μg·ml-1(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32%,RSD=1.18%(n=5).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 标签: 肾康口服液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鉴别 盐酸小檗碱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所致肾功能损害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也不太理想.近年研究认为:肾小管间质损伤在CRF的进行性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RF时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密切相关,而与肾小球损害关系并不密切[1,2].1998年~2003年,我们采用由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泄浊解毒中药组成的胶囊对32例CRF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并观察了肾功能及肾小管标志蛋白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CRF 肾康胶囊 慢性肾衰竭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早中期CRF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并加用注射液,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等,由此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总有效率78.57%,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液治疗早中期CRF疗效明确,可延缓CRF的进展,可推迟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昂贵的医疗费用及改善CRF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康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口服液对IgA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别采用口服液及血尿安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7.62%、95.24%,对照组分别为20.00%、7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液对IgA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肾康口服液 药物治疗 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Ⅵ方治疗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实验组24只,将实验组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与组,2w时组给予Ⅵ方治疗4周。于第2w与第6w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6w时测ALB、TC水平,取肾脏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大鼠一般状态好转,6w时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正常组ALB,TC较模型组与组高(P<0.05),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光镜下正常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组织病变程度组较模型组减轻。结论Ⅵ号方能够改善大鼠一般状态,降低24h尿蛋白定量,但对ALB、TC不明显,可以改善肾脏病变程度,延缓阿霉素肾病的病情进展,对阿霉素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阿霉素肾病大鼠 肾复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25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进样量10μl。结果阿魏酸在0.101mg-1.212mg(r=1.0000)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7%。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可用于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魏酸 肾康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下半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参照组(n=44)予以炭片治疗,实验组(n=44)则予以注射液治疗,较比二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5.45%>77.27%),组间比较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可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入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注射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人,有效17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显效15人,有效16人,无效9人,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注射液治疗,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安全可靠,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大黄(以大黄素和大黄酚计)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以大黄素和大黄酚为对照品对自制的胶囊中大黄(以大黄素和大黄酚计)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phenomsilB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5∶40∶15);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大黄素在3μg/ml-30μg/ml(r=0.9990),大黄酚在10μg/ml-50μg/ml(r=0.9992)之间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大黄素为98.8%,RSD为1.4%;大黄酚为99.3%,RSD为1.1%。结论HPLC法具有准确、简便、灵敏度高、无干扰而且重现性好的优点,适合用于超微粉胶囊中大黄含量的测定。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