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直肠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所有癌症中位于前列[1]。约25%的直肠患者初诊时即合并有远处转移([2,3]),转移的部位主要是肝和([4]),其次腹膜、脑、骨骼、肾上腺、脾等其他比较少见的部位([5-7]),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治疗的难点之一。

  • 标签: 结直肠癌肺转移 肝转移 孤立性肺转移 总体生存率 诊治策略 术后辅助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手术切除直肠(CRC)转移与原发性灶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2—2019年间直肠术后转移患者410例的临床资料和33例转移灶切除的石蜡包埋组织样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450 panel基因检测技术分析原发灶/转移灶的相关基因,对比每例患者原发灶/转移灶的基因图谱变化及变异的总体差异。经质控后纳入最终基因分析的样本量为19例。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原发灶与转移灶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均为APC、TP53和KRAS。原发灶中检测到更多的基因拷贝数变异(11.4%: 4.6%), CRC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最常见的位点变异是KRAS G12D。CRC中TP53位点暂无热点变异,转移灶与原发灶的TP53位点变异完全一致。10例患者的微卫星状态均为稳定型。原发灶与转移灶肿瘤突变负荷均值相近(5.3 muts/Mb与5.0 muts/Mb, P>0.05)。结论转移灶的基因特性与原发肿瘤可能高度一致。KRAS突变可能与CRC患者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 标签: 肺转移,结直肠癌/靶向疗法 基因特征 二代测序
  • 简介:直肠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直肠预后较差,单纯化疗的总生存期仅为1—1.5年。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作用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转移直肠,并且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转移直肠分子靶向治疗的策略展开思考。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分子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肾上腺转移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7例直肠肾上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肾上腺转移发生率为1.18%(17/1437),同时性直肠肾上腺转移5例,异时性12例。孤立肾上腺转移1例,其余均合并其他部位转移。16例肿瘤标志物异常。孤立肾上腺转移采用手术切除,至今已存活16个月;其余采用辅助化疗,平均生存时间10.8个月。结论本病表现隐匿,肿瘤标志物结合影像学检查能够确诊。对于原发灶能够切除的患者,尽量同时切除肾上腺转移灶,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对于不能完整切除的患者,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肾上腺 转移
  • 简介:目的通过对直肠患者血清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筛选出直肠转移相关的miRNA。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11个直肠转移相关的miRNA(miRs-31,335,206,141,126,200b,200c,21,Let7a,Let7b和Let7c),收集2007年7月至2013年4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术前留置血清的直肠转移(IV期)病例共计108例,其中直肠转移患者72例,其他脏器转移患者36例;并纳入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术前留置血清的局灶性直肠(L-CRC)(I-III期)病例共计11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找出直肠转移相关miRNA。结果筛选出11个转移相关的miRNA中的7个miRNA(miRs-31、141、126、21、Let7a、Let7b和Let7c)可以从血清中被检测到。与局灶性直肠患者相比,miR-141,miR-126,Let-7a和miR-21在转移直肠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P〈0.0001,P=0.0120和P〈0.0001),可以作为直肠转移相关miRNA。结论7个转移相关MiRNAs:miRs-31、141、126、21、Let7a、Let7b和Let7c可以从直肠患者血清中被检测到;miR-141,miR-126,Let-7a和miR-21可以作为直肠转移相关miRNA。

  • 标签: 结直肠癌 转移 MICRORNA
  • 简介:摘要:结肠直肠(Colorectal cancer , CR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其病死率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的前三位。传统直肠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靶点更加深入地研究,靶向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直肠治疗策略,并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当前CRC 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本篇文章将进行全面评述,目的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肠直肠(Colorectal cancer , CR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其病死率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的前三位。传统直肠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靶点更加深入地研究,靶向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直肠治疗策略,并在临床上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当前CRC 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本篇文章将进行全面评述,目的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治疗直肠转移(CRLM)的方法日益更新,手术治疗成为治愈CRLM患者的主要手段,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下的CRLM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对于特定患者,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尤其是针对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尚缺乏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CRLM的临床治疗。因此,现如今直肠转移的治疗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对于每例直肠转移患者,需经过多学科团队讨论(MDT),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结直肠癌肝转移 手术治疗 新辅助治疗 多学科协作团队
  • 简介:转移直肠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肝转移患者的疗效是直肠研究的热点。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有望提高生存率的积极手段。本文对直肠转移的综合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肿瘤
  • 简介:肝脏是直肠转移的最常见器官,10%~25%的直肠患者在确立诊断时即已存在肝转移,另有20%~25%的患者在肠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因此直肠转移的发生率可高达50%,而能获得手术切除者仅占10%~20%[1-3].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局部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一部分患者的肝癌缩小而获得二期切除[4].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患者 治疗进展 诊断 常见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转移的治疗。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了解直肠转移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以及新辅助化疗增加直肠手术切除的机会。结果丈献及实践证实,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直肠的手术治疗效果。结论综合治疗直肠转移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化疗联合或不联合靶向药物进行转化治疗,使潜在可切除的直肠转移患者获得手术治疗或其他局部治疗达到R0切除或无疾病状态。RAS/BRAF基因野生型左半结肠癌直肠,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FOLFOX)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选择更佳;RAS/BRAF基因野生型右半结肠癌患者、RAS或BRAF基因突变的直肠患者,选择相对复杂些。对于年轻、体力状态好的患者应首选奥沙利铂联合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联合贝伐珠单抗,FOLFOX/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作为次选方案。转化治疗过程中通常要求多学科团队每2个月评估1次疗效,一旦判断转化成功,即安排落实后续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转化治疗
  • 简介:摘要肝转移直肠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是治疗直肠转移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如何进行精确的个体化治疗,包括化疗和手术的最佳时机和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如何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组直肠转移患者,术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不同的目标治疗,病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组,明确治疗的目的不同,选择合理的化疗和靶向制剂为病人治疗,确定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是同一时期或阶段切除),操作方式(切除范围)微创或剖腹手术的关键是提高肝转移直肠患者预后。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直肠转移(CRLM)定性及定位诊断方法包括CT增强扫描、磁共振影像、PET-CT以及术中超声造影。随着高级别研究证据的不断增加,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钆塞酸二钠等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MRI影像检查逐渐成为CRLM最准确的诊断方法。除CT、MRI以及超声提供的CRLM形态学信息以外,PET-CT补充了肿瘤代谢信息,提高了诊断特异性。此外,超声造影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于CRLM的手术策略选择不容小觑。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影像诊断
  • 简介:直肠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000年全世界有70万人患直肠,占全部癌症新发病例数的9.4%;50万人死于直肠,占癌症死亡数的7.9%[1-2]。在过去的20多年中,直肠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呈上升趋势。

  • 标签: 结直肠癌 癌骨转移 流行病学资料 恶性肿瘤 病例数 死亡数
  • 简介:摘要肺部是直肠发生远处转移的第二大好发器官,与直肠转移相比,直肠转移生物学行为相对较好,肿瘤生长缓慢,临床关注程度往往不及直肠转移。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转移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临床实际中仅有不足20%的患者可根治性切除,不可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直肠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预后仍很差。近年来,局部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成为手术以外的重要局部治疗手段。然而,目前对手术以外局部治疗的疗效和选择时机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就直肠转移局部治疗手段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