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肱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正骨手法的意义。方法:此次回顾性研究对象共计98例,均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肱骨骨折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疗法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研究组(49例;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回顾并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高,且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相关指标间对比结果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肱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可快速恢复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以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积极应用。

  • 标签: 中医正骨疗法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肱骨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肱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治疗方案为开放复位+穿针固定,观察组39例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2.0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正骨手法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需要手术探查神经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的34例肱骨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的儿童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及小切口手术探查损伤神经,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15±0.49)年,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功能。结果儿童肘关节功能评定:优31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33例。3例未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2例经专业骨科康复治疗治疗及配合理疗后,2.5个月功能恢复,其中1例极不配合功能康复训练,经骨科康复师治疗,经3.5个月肘关节、手指功能不受影响。神经损伤后两周:桡神经功能评定:优15例,良3例,可4例,差0例。正中神经功能评定:优5例,良2例,可6例,差0例。尺神经功能评定:优5例,良0例,可1例,差0例。伤后3个月: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均为100%。结论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骨折经微创手术治疗,需要手术探查神经仍属少数,术后骨折神经损伤恢复顺利,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神经损伤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儿童肱骨骨折预后的影响,借此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更多患儿的快速康复。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儿童肱骨骨折康复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划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化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准确评估不同护理方式对于儿童肱骨骨折预后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儿预后良好,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更利于儿童肱骨骨折的快速康复,取得良好的预后,充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对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也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预后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儿童肱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儿童肱骨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在此基础,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和预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接受了中医护理后,患儿的肘关节功能相关评分显著提高,且疼痛VAS评分显著下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骨折患者积极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促进患儿恢复,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功能障碍 中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肱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肱骨骨折患儿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各44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儿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改善关节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围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肱骨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我院 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2组对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 效果 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封闭治疗肱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治疗的60例肱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封闭治疗肱骨炎疗效可靠,安全方便,适合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标签: 局部封闭 非甾体抗炎药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中医正骨手法+石膏外固定;对照组手术切开复位+石膏外固定,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中医正骨手法 肱骨髁上骨折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透视下矢状位骨折线方向对Gartland Ⅲ伸直型儿童肱骨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小儿骨科就诊并行手术的Gartland Ⅲ伸直型儿童肱骨骨折153例患儿资料,根据术前矢状位X线透视下骨折线方向分为顺斜型(骨折线前下后上走形)、水平型(骨折线水平走形)和逆斜型(骨折线前后下走形)3组,比较3组患儿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肘前瘀斑、术前神经症状、手术时间、切开比例及末次随访肘关节Flynn评分等的差异。结果随访时间6~15个月[(8.65±2.47)个月]。骨折线为顺斜型60例,水平型64例,逆斜型29例。3组患儿在性别、侧别及致伤原因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顺斜型骨折年龄为(4.76±2.51)岁,水平型为(4.71±2.09)岁,逆斜型为(6.32±1.98)岁,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26,P<0.05)。顺斜型骨折患儿术前10例肘关节出现瘀斑,水平型为7例,逆斜型为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2,P<0.05)。3组患儿术前神经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斜型骨折手术时间为(43.28±24.25) min,水平型为(40.95±27.41) min,逆斜型为(58.66±34.08) min,3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7,P<0.05)。顺斜型与水平型骨折术中闭合复位失败各1例,行切开手术,逆斜型骨折4例闭合失败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3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3,P<0.05)。末次随访顺斜型骨折优良率为96.67%(58/60例),水平型为95.31%(61/64例),逆斜型为93.10%(27/29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斜型Gartland Ⅲ型肱骨骨折是临床比较少见的骨折,该类型骨折软组织损害较重,肘前瘀斑更明显,传统复位方法较困难,复位时需临床医师先将肱骨远端转到骨折线前方后,再进行固定。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Ⅲ型 骨折线方向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骨折闭合复位方法、克氏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30例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4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骨性愈合。按 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2例,良2例,优良率100%。 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复位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肱骨骨折护理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择天全县中医医院骨科就诊的肱骨骨折患者为调查对象,统计出68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方式,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方式,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肱骨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具有理想的效果,对患儿造成创伤更小,有助于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肱骨不稳定型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62例肱骨骨折患儿为样本,均为不稳定型骨折,随机分组,A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风险3.23%低于B组16.13%,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儿选取闭合复位方式开展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可缩短手术切口,减少出血,降低术后感染、尺神经损伤或钉道感染等风险。

  • 标签: 肱骨髁骨折患儿 不稳定型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儿童gartland3型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及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中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间接收的80例儿童gartland3型肱骨骨折患者当作探究对象,按照医治方法对其分组,分为石膏外固定组、钢板内固定组,单组中各包含40例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经临床研究显示,石膏外固定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钢板内固定组来说明显更低,数据经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儿童gartland3型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基本一致。并且这种治疗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操作方案简便,无需对患者进行皮肤组织切开临床可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童gartland3型肱骨髁上骨折 石膏固定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骨折移位≤2 mm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例肱骨骨折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观察组采用关节造影,闭合复位,行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三个月后对患儿进行随访,通过Hardacre 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对比两组的优良率,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