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关节损伤合并盂肱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及预后,分析讨论出现各种合并症的原因。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集了共52例关节损伤患者,分别记录关节损伤Rockwood分型,受伤机制,术前和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Constant评分。结果52例患者中,合并损伤占总数32.69%,其中11例患者进行了额外的手术治疗。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盂肱关节合并伤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Constant评分没有明显好于未额外手术治疗的合并症患者(P>0.05)。结论治疗关节的同时,仔细查验是否存在合并伤,并及时针对合并伤进行手术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肩锁关节 盂肱关节 合并损伤 受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损伤的MRI影像诊断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60例,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所有患者均提供MRI诊断,同时以肩关节镜病理为标准,分析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关节损伤患者行MRI影像诊断的符合率为95.00%,57/60。结论:对于损伤的患者提供MRI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降低临床漏诊的机率,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值得提倡。

  • 标签: 肩锁关节损伤 MRI影像诊断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动解剖钢板治疗RockwoodIII、V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微动解剖钢板治疗关节脱位36例,3个月后拆除钢板,分析患者的功能结局、症状、X线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36例患者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5.5个月,平均Constant得分为92分﹙56-100分﹚。仅1例在钢板取出后复位有部分缺失,功能评价为可;1例出现肩部疼痛,尤其是活动时明显,功能评价为差;其余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满意,术后无螺钉松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动解剖钢板设计合理,符合关节的解剖生理特点,固定可靠,允许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功能结果好,是治疗关节脱位的可靠选择。

  • 标签: 微动解剖肩锁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喙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Arbeitsge-meinschaftfürOsteosynthesefragen)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改良喙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关节脱位31例,术后1个月、3、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门诊随访,并拍摄X线片,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评分平均为94.5分,X线片显示无再发脱位和半脱位。结论改良喙韧带移位重建结合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肩锁关节 韧带 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AO张力带内固定加关节融合术治疗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I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Tossylll型关节脱位应用AO张力带内固定加峰取骨植骨、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8.0个月。x线检查示关节获得融合,融合时间8~14个月,平均10.0个月。关节无疼痛14例,轻度疼痛2例。肩部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8~12个月内拆除内固定。结论AO张力带内固定加关节融合术治疗关节脱位,费用低,固定及预后良好,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内固定 肩锁关节融合术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Link钢板对TossyⅢ型的关节脱位和NccrⅡ型的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6月—2002年8月,运用Link钢板治疗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15例病人。结果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能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术后6周均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随访病例的X线片未见关节脱位或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结论 Link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Link肩锁钢板 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钛缆系统结合韧带修复治疗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使用改良钛缆系统结合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21例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脱位类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片检查结果、美国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05 ±2.62)个月,手术时间(50.57±8.13)min,术前等待时间(2.71±1.35)d。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167.14±5.19)°,后伸(41.14±2.20)°,外展(167.24±7.07)°,外旋(52.10±4.99)°,内旋(83.33±3.61)°。ASES评分(94.19±4.01)分(86.67 ~ 100分),Constant评分(92.95±4.98)分(78 ~ 99分),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为15例(71.4%)、良为6例(28.6%)。结论改良钛缆系统结合韧带修复技术治疗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钛缆 肩锁韧带
  • 简介:外伤造成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Tossy分度,Ⅲ度损伤关节水平稳定和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复位和稳定关节的目的。手术治疗对于稳定复位关节,保证远期良好功能十分重要。自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TossyⅢ度新鲜关节脱位65例,采用喙间钢丝固定47例,其余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和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袢固定关节治疗。

  • 标签: 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间钢丝固定 钢丝固定治疗 克氏针张力带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关节脱位患者,38例行保守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60例患者疗效为优51例、良8例、2例差。结论根据关节脱位的具体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AO锁骨钩钛板治疗RockwoodⅢ°~Ⅵ°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O锁骨钩钛板治疗RockwoodⅢ°~Ⅵ°关节损伤27例。术中,于关节复位后放置钛板,并修补关节囊及、喙韧带。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脱位得到纠正,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术后3-6个月取出锁骨钩钛板。术后6个月疗效评价,优23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8%。结论AO锁骨钩钛板治疗RockwoodⅢ°~Ⅵ°关节损伤具有创伤小,可早期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肩锁关节 脱位 锁骨钩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有关关节损伤后是否行韧带重建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关节损伤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韧带重建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为88.33%,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损伤的治疗,韧带重建与否,不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不会影响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肩锁关节损伤 韧带重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技术重建关节对新鲜关节Ⅲ度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鲜关节Ⅲ度脱位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及研究组(40例)并分别采取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与双技术重建关节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间隙。结果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间隙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2.5%,低于对照组15%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技术重建关节可以取得与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新鲜关节Ⅲ度脱位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韧带重建与锁骨钩板关节内固定在带线锚钉重建喙韧带治疗Rockwood Ⅲ~Ⅴ型关节脱位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治疗的56例关节脱位Rockwood Ⅲ~Ⅴ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重建组26例(带线锚钉重建喙韧带联合韧带重建治疗),钢板组30例(带线锚钉重建喙韧带联合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肩关节主观评分系统(SSR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重建组与钢板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重建组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7.9个月)随访,钢板组患者术后获7~18个月(平均11.3个月)随访。重建组与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9.9±12.6)、(69.1±8.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8.5±19.1)、(65.0±16.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重建组与钢板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分别为(87.9±3.4)、(91.9±3.5)分,SSRS评分分别为(85.1±4.1)、(88.6±3.0)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所有患者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切口区周围麻木,术后3个月恢复。钢板组2例切口出现感染;1例出现切口发红、渗出,换药术后3周愈合;1例出现切口区周围麻木,术后5个月恢复。结论韧带重建与锁骨钩板关节内固定在带线锚钉重建喙韧带治疗关节脱位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喙韧带、韧带同时重建手术时间较长,但后者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SSRS肩关节主观评分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肩脱位 修复外科手术 韧带 骨折固定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