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女性40岁前出现的卵巢功能缺乏的一系列症状称为卵巢早衰,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受孕率极低。干细胞为多种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已有研究报到多种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修复哺乳动物受损的卵巢功能。本文综述了干细胞在卵巢早衰治疗方面的进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牙髓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方法对分离培养SHED(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和DPSCs(恒牙牙髓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分别对其TNF-α、IL-6水平、Runx2、OPG、RANKL基因表达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SHED的TNF-α、IL-6水平高于DPSCs(P<0.05);SHED的ALP活性与DPSCs相比更强(P<0.05);SHED的OPG、Runx2RANKL水平与DPSCs相比更高(P<0.05)。结论SHED其与DPSCs之间相比较,其不仅成骨分化能力、破骨能力均更好,表明SHED在骨改建调控中可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人脱落乳牙 牙髓干细胞 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胎牛血清及淋巴细胞分离液等,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样本H浓度46.80ng/μL、总量0.81μg、A260/A280为1.75、RIN为8.49%、28S/18S为2.59%。结论去分化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保留细胞形态,维持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与未经处理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增值能力更强。

  • 标签: 诱导分化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肝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原代培养干细胞,传代、分离;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特征;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将细胞因子制备成冻干粉;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干细胞高表达共性标志CD73及CD29蛋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制备成功;结论通过使用SCIENTZ-12N冷冻干燥机对干细胞上清液进行若干小时冷冻干燥处理,能得到较好质量干细胞冻干粉;

  • 标签: 干细胞 冻干粉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探索离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HSC)活力维持的相关措施,为超远距离转运非血缘HSC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hematopoieticstemcell,PBHSC)采集物按不同分组要求给予相应处理后,于4℃冰箱保存,并分别于0、24、48和72h检测CD34^+细胞比例、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相对集落形成率、氧分压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另设未经处理的PBHSC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D34^+细胞比例在72h内未检测到变化。对照组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和相对集落形成率均逐渐下降(r=-0.796、r=-0.883和r=-0.815)。血浆稀释、抗氧化剂和充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对细胞活性和相对细胞增殖率,但充氧可降低相对集落形成率。2种或3种因素联合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细胞内ROS水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充氧在提高氧分压的同时,也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加入抗氧化剂可降低ROS水平。结论:CD34^+细胞百分比不能作为细胞活力观察指标。血浆稀释、充氧和抗氧化剂可提高PBHSC存活和活力,但充氧可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不利于PBHSC集落形成能力维持。多因素联合可更好地维持细胞活力。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维持
  • 简介:肝癌在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六,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二。由于肝癌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快速和缺乏靶向药物,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极低。由于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形态学多样性和微环境)的差异巨大,肝癌的早期检测受到极大的限制。故基于肝癌个体患者的异质性,精准医疗为癌症的个体化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甚至让我们能够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肿瘤的临床前筛查。本文将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分子分类、信号失调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沐。

  • 标签: 肝癌 肝细胞肝癌 早期诊断 个性化治疗
  • 简介: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血细胞潜能的一类干细胞,是目前研究最为透彻、临床应用最为成熟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与其代谢调控密切相关,其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居住在骨髓低氧微环境中,依赖糖酵解进行能量代谢,保持低活性氧水平;Hif-1、FoxO3、ATM、PTPMT1等蛋白维持造血干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并使其免受活性氧损伤;此外,糖代谢相关酶、谷氨酰胺、脂肪酸氧化、嘌呤、氨基酸代谢等也在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造血干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叙述氧化代谢调控、糖代谢水平、嘌呤代谢和氨基代谢的相关机制。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代谢调控机制 低氧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应用于白血病患者中,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入并予以移植治疗的20例白血病患者都归入到此文研究资料中,20例白血病患者都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统计和分析2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白血病患者中,1例植入没有成功,19例得到粒系重建,其中17例得到血小板重建,2例血小板重建没有成功。出现感染而致死、出血性膀胱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分别有2例、8例、6例、2例。移植治疗之后3个月的存活率是80.00%,复发率是15.00%。结论白血病患者采取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得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单倍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术前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术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4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为74.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为42.0%,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日后的术前护理中,应对患者实行积极的综合性护理,为临床治疗及患者后续康复,提供更大的帮助。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血液病 护理 移植 术前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中,脾脏正性免疫细胞和负性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且观察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以及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22细胞原位种植性肝癌模型,在荷瘤的不同时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负性免疫细胞(MDSC、Treg)和正性免疫细胞(总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比例的变化。荷瘤1w后切除脾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比较切脾前后肿瘤重量、腹水量、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荷瘤小鼠脾脏MDSC细胞的比例一直高于正常组;Treg细胞在荷瘤2w时显著升高;总CD3+T细胞和CD4+T细胞在荷瘤1w时显著升高,2w时显著下降;CD8+T细胞在荷瘤2w时明显下降;NK细胞在荷瘤3w时明显下降;NKT细胞无显著变化。脾脏切除后外周血和肿瘤组织MDSC的比例下降,CD8+T细胞的比例升高;肿瘤重量和荷瘤小鼠生存期无显著变化,腹水量在荷瘤2w时显著减少,腹水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株后,脾脏中正性免疫细胞的比例下降,负性免疫细胞的比例升高,脾脏的负性免疫状态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而促进了肝癌的发展。

  • 标签: 脾脏 H22 肝癌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根据2015年1月~2017年1月66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患者的多种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准备、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治疗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2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但经过精心地护理和正确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做好移植各阶段的护理,可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护理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指由相应机构负责收集多个移植单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和供者的信息,分析和报告移植结果及随访情况。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可以了解各个区域进行移植活动的现状,总结规律,有助于整体规划和指南产生;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的大宗病例结果分析,可以识别影响移植疗效的高危因素、识别合并症及其最佳治疗、决定移植的趋势、规范移植技术、评估和优化移植效果等。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登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脂肪干细胞在整容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的70例面部整容患者,均予以脂肪肝细胞进行移植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其疗效总有效率。结果70例面部整形患者治疗后,无效例数4例,有效例数5例,显效例数24例,完美例数37例,其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结论在70例面部整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脂肪干细胞进行诊治,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情况,安全性较高且疗效较佳。

  • 标签: 应用探讨 整容手术 脂肪干细胞
  • 简介:摘要干细胞对于人体来说,它是各种组织和细胞的最初来源,所以干细胞具有较高的自我复制的能力和高度的增值效果,它具有多项分化的潜能。对于干细胞的研究工作正在朝着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而干细胞技术也逐渐的从实验室的概念演变成为可以看得见的一种实现的效果和价值,现如今对于干细胞的研究和治疗工作已经渗入到各个生命科学的角度和领域中。从干细胞治疗对于新生儿疾病的干预来看,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本研究简单的分析干细胞对新生儿疾病治疗当中的研究进展,希望所得结果能为相关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新生儿疾病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进行性肝纤维化的终末期,骨髓干细胞移植作为细胞代替治疗新技术,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化来源的肝细胞移植来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恢复。本文就目前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的治疗机制,基础及临床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相关探讨。

  • 标签: 骨髓干细胞 肝硬化 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医治病人心理反应及其护理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组病人的心理反应并回顾分析其护理情况。结果本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独居层流病房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心理暗示、放松练习等心理干预,以及一系列生活上的护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独居层流病房期间十分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临床护理中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以及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 心理反应 护理研究
  • 简介:目的:动物模型的组织学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s)可能促进骨下袋的牙周再生。材料与方法:这篇病例报告通过临床和影像学的结果描述了自体DPSCs在治疗人类未经治疗的骨内袋中的再生潜能。手术拔除一名慢性牙周炎患者一颗有牙髓活力的第三磨牙.拔除的第三磨牙作为自体DPSCs的来源以再生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骨下袋。结果:1年后检查发现缺损处充满骨样组织.再次手术翻开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牙周再生 病例报告 自体 应用 第三磨牙
  • 简介:目的探讨问题跟踪护理对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46例住院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进行问题跟踪式护理(发现问题、跟踪问题、解决问题)。比较与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护士技能及知识水平。结果全部患者中有99.0%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服务态度满意率有所提高,达到95.0%;由于护士对患者细心观察及治疗,此过程护理人员也学习到一定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结论运用问题跟踪护理模式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时,护理人员需细心了解患者需求,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为医院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问题跟踪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 患者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组通过对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干涉,观察其对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探讨小鼠子宫内膜干细胞损伤修复调控机制的研究,为子宫内膜损伤修复障碍及其引发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利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转基因报告鼠(BAT-gal小鼠)建立子宫内膜损伤模型,了解Wnt信号分布和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和QPCR等方法检测来证实Wnt信号通路激动剂Wnt-7a和阻断剂SFRP-2后Wnt信号通路的调节变化。通过直接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证实产后小鼠子宫内膜边缘(SP)群干/祖细胞分离纯化并进行培养后移植到损伤的宫腔内,能在宫腔内存活和迁移并且对损伤内膜组织发挥修复作用。结果A.通过特殊的X-gal染色确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并起着重要作用。证实产后小鼠子宫内膜边缘(SP)群干/祖细胞分离纯化并进行培养后移植到损伤的宫腔内,能在宫腔内存活和迁移并且对损伤内膜组织发挥修复作用。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SP)群干/祖细胞修复损伤子宫内膜中的调节作用。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SP)群干/祖细胞修复损伤子宫内膜中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干细胞 调控 损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