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尾状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0例肝脏标本,对紧贴尾状叶的中、左、右静脉段进行解剖和形态观测.结果紧贴尾状叶的中、左、右静脉从下至上距尾状叶脏面的距离越来越小,从下至上彼此的间距亦越来越小;中、左、右静脉不在同一平面52例(86.7%).结论在尾状叶切除术中,先找到中静脉末端之后,才能更容易寻找中、左、右静脉.

  • 标签: 肝尾状叶切除术 肝静脉 解剖学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大部切除(PH)后再生过程中星状细胞(HSCs)的动态变化及MMP-2、MMP-9的活性变化,探讨星状细胞在再生中的作用。方法按Higgins等方法制备大部切除动物模型,于术后恢复不同时程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Cs的动态变化,明胶酶谱电泳法检测中MMP-2、MMP-9的变化。结果(1)正常小叶内HSCs呈网架状分布,PH后Desmin阳性HSCs的数量递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HSCs的数量也呈递减趋势。(2)PH后再生过程中,肝脏MMP-2、MMP-9的表达逐渐增多。结论再生过程中HSCs的增殖反应较慢且维持的时间短,这不同于纤维化等肝病过程中HSCs维持较长时间的激活状态。再生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发生显著改变,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参与了再生过程。

  • 标签: 部分肝切除 肝星状细胞 结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用光镜观察了80例人胎和4例新生儿脾。结果表明,脾发生可分两个阶段,血管网阶段:一直持续到胎12周,脾原基由空充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小血管构成,在网状纤维间和血管内填充大量的红细胞,少量晚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此期脾不具备淋巴器官的结构特点,淋巴组织形成阶段:12周后随淋巴细胞的聚集,脾内淋巴细胞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密集成团,至14周时红髓,白髓雏形已可分辨,15-16周时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开始形成,脾索与脾血窦已能区分,18周时脾已具有淋巴器官的结构特点,从19周一直到出生,红白髓进一步发育完善。

  • 标签: 组织发生 人胎
  • 简介:对31例围产儿的体表投影及大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的上界在右液中线大多位于第7肋-8肋间隙平面(87.1%),在右锁骨中线大多在第4肋间隙平面(70.9%),在左锁骨中线以平第5肋-6肋间隙平面者最为多见(93.5%)。下界在右腋中线位于肋下缘以下0.74cm(100%),在右锁骨中线位于肋下缘下方2cm(100%),在左锁骨中线多位于左肋弓下缘以下1.9cm(64.5%)。在右锁骨中线,上、下界之间的距离平均为3.67厘米。左、右两端之间最大距离平均为6.21cm。

  • 标签: 围产儿 体表投影
  • 简介:动脉和胆囊管的变异都较为多见,我们在解剖一具甲醛固定的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动脉、胆囊动脉、胆囊管有变异(附图1),查阅资料未见与此例变异相同的报道[1-9].为积累解剖资料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变异 胆囊动脉变异 胆囊管变异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脾、肾等实质性器官石蜡切片技术中脱水、透明的最佳时间.方法:对、脾、肾进行分组实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器官组织块可连续切片,光镜结构透明度高、清晰,无裂隙,收缩小.结论: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益于大量教学片的制作.

  • 标签: 透明时间 脱水时间 石蜡切片 标本制作
  • 简介:脱细胞组织和器官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已经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成功应用,各种组织的脱细胞方法也受到关注。组织脱细胞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酶学方法,各组织脱细胞的效率和结果与组织的来源、结构和组成、脱细胞的方法等都有关,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组织不仅清除细胞的效果不同,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也不同,这反过来又会使宿主对移植的脱细胞材料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要根据组织特点和不同脱细胞方法的特点来选择最优的脱细胞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最常用的一些脱细胞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酶学方法,并简单描述了它们对组织支架的影响。

  • 标签: 脱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
  • 简介:目前已有动物脑组织的常规灌注固定技术[1,2].陈浩宇等[3]又改进了脑组织的灌注固定技术,使固定脑组织的方法基本完善.由于脑组织耐氧能力很差[4],就要求尽可能早地开始固定脑组织,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脑组织.为达此目的,对目前的脑组织局部灌注固定技术作了适当的修改,并对右心房流出的液体作了仔细观察,现介绍如下,以与同行商榷.

  • 标签: 脑组织 局部灌注 灌注固定 生理盐水
  • 简介:年青教员在组织学实习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显得经验不足,不能适应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教学心理不成熟和知识欠缺之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员之间缺少心理沟通。笔者作为年轻教员,在组织学实习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首先,与学员初次见面时较为详细的介绍自己,并请同学们用英语自我介绍。不但能和他们交流感情,而且可以增强自信心。其次,提问对答过程的形式应不落俗套。自己在课前准备些诸如“粉刺形成的组织学基础是什么”之类的常识性小问题,课中穿插提问,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再次,一些难以区分的概念如“胶原纤维,肌原纤维,神经原纤维等”和专业英语的记忆方法,让同学们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办墙报和黑板报列表作图进行对比,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和记忆了专业知识。另外,笔者还经常利用实习结束时,给学员们讲我们教研室的科研工作方向以及先进科技方法如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等,这些知识使同学们学习组织学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实习教学的这些锻炼,笔者的教学心理渐渐趋向成熟,学员们也更好学到了组织学的知识。

  • 标签: 组织学 实习课 教师 课堂教学
  • 简介:组织学是一门医学形态学的基础课,是一门观察的科学,因此只有多观察标本和图片才能学好这门课。同样在考试时,组织学也不应该脱离图片,更不能“纸上谈兵”。利用现代化话教学管理手段进行考试,能够很好的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观察,因此组织学考试更加适合“无纸化”。所谓“无纸化”考试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

  • 标签: 无纸化考试 组织学 医学形态学 教学管理 基础课 图片
  • 简介: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是解剖学的补充,是学习其他机能性学科和临床各科不可或缺的形态学课程.由于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同学们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枯燥、繁杂.其实,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些方法和窍门可寻,组织学也不例外.试试下面几招,说不定对你会有些帮助.

  • 标签: 组织学 医学教育 逻辑推理 想象力 学习方法
  • 简介: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好生理学、病理学和妇产科学等后续课程的前提。组织胚胎学属微观的形态学科,由于学习中存在立体结构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特点,学生往往觉得内容抽象、枯燥,知识点难以记忆,加之学时缩减,传统的主要依赖语言文字灌输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效果。虽然存在这些客观教学不利因素,

  • 标签: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课程建设 组织胚胎学 医学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后续课程
  • 简介: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属于形态学科之一.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结构细微,医学名词繁多,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通过教学中这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就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 标签: 组织胚胎学 医学教学 教案书写 学习方法 多媒体教学
  • 简介:改进组织学超微结构教学方法邹晓菊,章为,解文华西医大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成都610041组织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它具有重要地位,历来受到教、学双方的高度重视。而组织学教学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超微结构知识是组织学"三基"内容之一,而贯穿于...

  • 标签: 组织学 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
  • 简介:1932年一位名叫Barr的青年医生首先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词并证实此病是腰腿痛致痛的主要原因。至今,人们曾通过脊髓造影、手术所见及尸体解剖对本病进行过多种解剖特征分析。在20世纪40年代,Scott和Young就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固定型和活动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征 组织结构 SCOTT 青年医生 脊髓造影
  • 简介:取16-28周24例布依族人胎副睾及输精管,HE,PAS染色,示16周副睾上皮呈假复层柱状,胞质含较多粗大PAS阳性颗粒,游离面有纤毛,上皮基膜呈PAS阳性反应,随着胎龄增加,管腔增大,上皮变高,28周副睾管腔平整,上皮外有环行平滑肌,睾丸输出管呈明显不规则形,16周时输精管上皮呈单层柱状,肌层不明显,19周上皮已呈假复层柱状,未见纤毛,随着胎龄增加纤毛出现,环行肌层次增加后纵行肌出现,上皮基膜,纤毛呈PAS阳性反应,为研究人胎生长发育,提供形态学基础。

  • 标签: 人胎 副睾 输精管 组织学
  • 简介:探讨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TBL)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TBL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的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学习团队,设计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问题以及应用合理的评分系统,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医疗行业的需要。

  • 标签: 医学教育 TBL教学模式 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