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尾状切除是治疗尾状恶性肿瘤的首要手段.由于尾状位于肝脏深面,显露困难,周围重要血管结构较多,因此曾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尾状手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肝脏的质地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术中熟练处理和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结构是尾状手术主要的技术原则和难点.肿瘤外科无瘤技术原则在手术中也仍然不能忽视.

  • 标签: 叶切除术 尾状 状叶
  • 简介:摘要分析32例肝癌行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其中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腹腔内出血1例;衰竭1例;胆漏1例;低钾性麻痹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积极处理和治疗,除1例死于衰竭外,其余全部康复出院。

  • 标签: 肝叶切除 并发症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切除的患者发生术后腹胀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我院收治行切除的患者78例,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腹胀分为对照组(否)与观察组(是)。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合并肝硬化、手术时间、术中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范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VAS)及监护时长等。分析患者行切除发生腹胀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 在78例行切除治疗的患者中,74.36%的患者术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腹胀。根据患者行切除发生腹胀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门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叶切除术 腹胀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切除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至我院接受腹腔镜切除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术后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腹腔镜切除的患者采用术后优质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 优质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收治内胆管结石患者61例,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18.0%);左切除23例(37.7%),左半切除13例(21.3%);右肝部分7例(11.5%),右半切除4例(6.6%);左外联合右后叶切除3例(4.9%)。结果总治疗优良率为91.1%,并发症率为7.7%,死亡率为0.6%,结石残石率为14.8%。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石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切除的患者一共有144例,术后并发症一共有21例,对其出现因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给予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当中术后大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1例,胆汁瘘一共有2例,膈下脓肿一共有1例,胸腔积液5例,肺部感染9例,切口感染2例,对21例患者采取密切观察以及护理,其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以及出院。结论在切除以后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不但要给予密切观察,同时还要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进而可以使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使病人痛苦明显减轻,促进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肝叶切除 术后并发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术前备皮与不备皮对切除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二科进行切除患者204例,将其分为备皮组和不备皮组,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相同,对这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分析,不备皮组切口愈合与备皮组切口愈合时间相同,无明显差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舒芬太尼对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行切除患者62例,男43例,女19例,年龄22~65岁,体重50~82kg,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组(对照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观察组),每组31例。术毕使用PCIA。对照组使用配方为舒芬太尼2.0ug/kg加生理盐水配至100ml;观察组配方为地佐辛0.3mg/kg加舒芬太尼1.5ug/kg加生理盐水配至100ml。记录术后12h、24h患者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h、24h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术后使用地佐辛0.3mg/kg联合舒芬太尼1.5ug/kg静脉镇痛方法,镇痛效果比较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该静脉镇痛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肝叶切除 镇痛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查阅多地腹腔镜切除手术病例的护理工作文献,结合本院实际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护理建议术前加强准备工作,关注心理护理,突出细节护理(脐部护理);术后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变化,氧疗及护护理,注意引流液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出院后,必要的指导工作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肝叶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切除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并与开腹解剖性切除患者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者25例,作为实验组,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开腹切除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地所需的平均时间、肛门排气以及进食所需的平均时间、总住院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2天以及3天腹腔引流量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切除相对较安全并且创伤性较小,与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有利于患者安全通过围手术期。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尾状切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0例肝脏标本,对紧贴尾状中、左、右静脉段进行解剖和形态观测.结果紧贴尾状中、左、右静脉从下至上距尾状脏面的距离越来越小,从下至上彼此的间距亦越来越小;中、左、右静脉不在同一平面52例(86.7%).结论在尾状切除中,先找到中静脉末端之后,才能更容易寻找中、左、右静脉.

  • 标签: 肝尾状叶切除术 肝静脉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护理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2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度-2018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体位护理)、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2.51±0.21)d短于对照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2.95±0.95)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VAS评分(2.01±0.15)分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27±1.01)分(P<0.05)。结论通过在腹腔镜下切除采取体位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体位护理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护理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度-2019年度,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体位护理)、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2.51±0.21)d短于对照组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2.95±0.95)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VAS评分(2.01±0.15)分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27±1.01)分(P<0.05)。结论:通过在腹腔镜下切除采取体位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 体位护理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肝脏是具有极强再生潜能的器官,当受到创伤、感染、手术等影响后,会启动一系列调控进行有序再生,以迅速恢复肝功能和体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本文概述了肝癌切除再生的发生过程,并总结了再生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再生的因素,为临床开展精准外科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行切除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30例,对其围术期护理情况、护理效果以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在围术期发生出血2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治疗有效率为90.0%。结论在行切除对肝病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特别是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关注。

  • 标签: 肝叶切除术 围术期 护理干预 治疗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切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每组各28例,对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35.7%(P〈0.05)。结论:切除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效果好,更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且不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

  • 标签: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