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在横切口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168例横切口剖宫产产妇作对照实验,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85例)产妇采用传统缝合方式,观察组(n=83例)产妇采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对比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应用于横切口剖宫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缝合时间与切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横切口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缝合效果显著。

  • 标签: 横切口 改良式真皮下全层间断缝合法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30 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并将其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中有 15 名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间断缝合术,观察组中有患者 15 名,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术,并对这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以及疼痛恢复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从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甲状腺患者(60例、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的丝线间断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方法,对比患者刀口的闭合时间、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瘢痕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0.51±2.35)分钟,对照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2.13±2.41)分钟,p>0.05;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形成情况中,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切口缝合 皮下脂肪层
  • 简介:吻合血管的方法较多,但各有其优势,我们于1995年12月-2005年12月,应用垂直两定点连续缝合间断打结吻合血管法,完成断指再植术3002例3588指,再植成活率97.8%,介绍如下。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吻合血管 连续缝合 打结 再植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切除术后胃肠吻合口缝线溃疡的预防方法。方法将187例胃切除术后行胃肠吻合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传统的全层连续锁边法缝合,另一组按改良的全层间断缝合。结果在术后胃镜复查的134例(占71%)病人中,78例按传统的全层连续锁边法缝合,其中发现缝线外露16例,缝线周围溃疡6例;56例按改良的全层间断缝合,其中发现缝线外露2例,缝线周围溃疡0例。结论全层间断缝合法对预防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缝线溃疡十分有效。

  • 标签: 全层间断缝合 预防 缝线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简单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新鲜闭合跟腱断裂采用跟腱后侧正中内侧入路,间断缝合缝合跟腱,术后在手术医生及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7例随访8月~2年,平均14月,依据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22例,良5例。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断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绝大部分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均需行手术治疗,采用跟腱内侧切口入路,间断缝合跟腱,术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行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闭合性跟腱断裂 间断缝合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385例剖宫产横切口分别采用皮下脂肪层缝合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4.78P<0.05)。结论采用Z—OPGA带针缝合线三针缝合皮下脂肪的方法优于改良传统(未经碘伏消毒)丝线常规间断缝合脂肪层方法。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皮下脂肪层 缝合方法
  • 简介:目的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修复体表肿瘤切除后的死腔,探讨一种有效封闭死腔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08例体表肿瘤患者。其中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腔隙者共1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组(常规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97例)和B组(贯穿缝合加压包扎,7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1%,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6%,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体表肿瘤切除后,应用贯穿缝合技术封闭死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贯穿缝合 死腔 体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和双排缝合的效果。方法:于我院肩袖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分为对照组(34例,单排间断缝合)和观察组(34例,双排缝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UCAL(30.82±2.64)分,Constant(81.43±4.4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UCAL(23.36±2.45)分,Constant(77.42±4.56)分](P<0.05)。观察组术后VAS(1.36±0.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3.15±0.80)分](P<0.05)。结论:采取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更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减轻疼痛感,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肩袖损伤 单排间断缝合 双排缝合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置油纱全层间断减张缝合法在腹壁切口裂开二次缝合后,预防腹壁纵切口再次裂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裂开需二期缝合的病例,采用置油纱全层间断减张缝合的方法预防腹壁切口裂开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此方法治疗的患者均甲级愈合,无一例发生腹壁切口感染、裂开。结论置油纱全层间断减张缝合法是处理切口感染、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腹部手术 切口裂开 减张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