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认知和态度,并探究阻碍或促进急诊发展缓和医疗照护的因素,以期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6月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11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分别为:急诊患者及家属经常陷入决策困境;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急诊环境中实施存在阻碍因素;急诊缓和医疗照护的实施方法需进一步探究,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培训的参与意愿较高。结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需考虑急诊工作环境的特点,探究适宜的实施方法;可增加缓和医疗照护相关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缓和医疗照护素养,为生命受限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支持。

  • 标签: 护理人员 急诊科 缓和医疗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缓和医疗实施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分析、质性访谈、专家小组会议初步确定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评估指标体系初稿,于2020年9—10月邀请15名从事临床心血管病治疗护理、从事缓和医疗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综合专家意见、指标满分率和变异系数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90,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75%和100%;2轮函询后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均在0.30左右,最终形成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灵性需求和善终准备需求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68个三级指标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缓和照护需求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缓和照护实施提供评估工具。

  • 标签: 晚期心力衰竭 缓和照护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在尿毒症合并心率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观察对象:尿毒症合并心率衰竭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9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缓和医疗照护模式)与对照组(n=45,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功能LVEF指标在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及HR指标在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合并心率衰竭,实施缓和医疗照护模式,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缓和医疗照护模式 尿毒症 心率衰竭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缓和医疗(palliativecare)的定义[1]:缓和医疗是一种提供给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的,旨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面对危机能力的系统方法.通过对痛苦和疼痛的早期识别,以严谨的评估和有效管理,满足患者及家庭的所有(包括心理和精神)需求.

  • 标签: 医疗 世界卫生组织 早期识别 生活质量 有效管理 家庭
  • 简介: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号召“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密康”“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大会提出的“全方位、全周期、公平可及”这十个字,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缓和医疗的内涵特别有帮助。

  • 标签: 医疗 人民健康 人民群众
  • 简介:11月10日,陈水扁主持所谓"国安高层会议"并做出"十点裁示".在两岸关系部分,陈水扁继续以"520演说"以来的所谓"缓和"面目示人,提出了诸如"机会之窗"、"阳光政策"、两岸"军事缓冲区"等着意突显"缓和"两岸关系的华丽词藻,但这些空洞的语汇并不能掩盖其顽固坚持"台独"的本质.陈水扁一方面大言其连任以来不断地释放"善意",另一方面却加快"台独"步伐,给两岸关系不断制造麻烦.很显然,陈水扁所谓"缓和"的橄榄枝又是一场欺骗国际舆论的故伎重演,只能为陈水扁"假和平、真台独"的本质留下又一桩罪证.

  • 标签: 台独缓和 掩台独 缓和烟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06
  • 简介:美国通过缓和战略加强了对苏联的渗透,      三、缓和的战略得失  70年代前期的美苏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尼克松的缓和战略既考虑美国彼时现实的切身利益

  • 标签: 尼克松缓和 战略评析 缓和战略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纠纷数量日趋增多,成为卫生部门、医院、医生的最大难题,是继医疗改革之后的又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医患关系成为社会最不和谐的声音。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与我国目前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有极大的关系。本文探讨通过建全相关制度、法规以缓和医患矛盾的问题,试图寻找合理处理医疗纠纷的办法。

  • 标签: 制度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美国通过缓和战略加强了对苏联的渗透,      三、缓和的战略得失  70年代前期的美苏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尼克松的缓和战略既考虑美国彼时现实的切身利益

  • 标签: 尼克松缓和 战略评析 缓和战略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2-03
  • 简介:美国通过缓和战略加强了对苏联的渗透,      三、缓和的战略得失  70年代前期的美苏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尼克松的缓和战略既考虑美国彼时现实的切身利益

  • 标签: 尼克松缓和 战略评析 缓和战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年人临床诊疗宗旨是维护个体功能而不是针对疾病。安宁缓和医疗对于罹患共病,失能,处于疾病末期、生存期有限的老年患者来说不可或缺。介绍老年安宁缓和医疗的特点,强调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医院外,社区医务工作者应将社区初级保健和初级缓和医疗并重,该文对如何在我国发展老年安宁缓和医疗提出建议,探讨新型安宁疗护模式。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伦理学 临床 管理医疗规划
  • 简介:摘要生命的诞生与逝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当今社会,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disease,CVD)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1,CVD的死亡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临终前的一段时间,疼痛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都是痛苦的,不仅是生理疼痛,还有情绪疼痛、心理疼痛以及精神疼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什么样的护理才是最有利的,能舒缓病人及家属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痛苦,使病人及家属得到最大的慰藉?缓和疗法则能更好地在病人病重阶段舒缓人们生理、情绪、心理以及精神上的痛苦。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缓和疗法
  • 简介:2005年电力供求仍然是相当紧张的,据预计2005年可新增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则尚缺装机5000万~7000万千瓦.也就是说2005年年底缺少的装机容量可能与2004年年底相当,如果不能控制电力需求的增长,依靠新增装机容量已经很难解决缺电问题.

  • 标签: 电力企业 电力供求 电力建设 电力需求侧管理 供电企业 2005年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商务话语成为语言学话语研究范畴的重要部分。本文基于语用策略礼貌原则,研究线上商务话语缓和策略。以淘宝评论为样本,研究得出6种中文商务文本的语用缓和策略,并分析其特征、目的、概率等。

  • 标签: 语用学 网络评价 缓和 言语行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