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及合理用药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接受治疗的奇偶数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常规组在治疗中由主治医生根据个人的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实验组由主治医生和药师结合制定详细的计划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合理用药性以及按照不同方法服药后的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97.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常用 抗菌药物 给药 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服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有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实施制定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行遵医嘱用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比对照组要合理,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常用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常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与合理用药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接诊且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配病例至观察组(纳入50例,依据医学用药标准指导用药)、对照组(纳入50例,依据医师经验指导用药),评价组间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合理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P

  • 标签: 常用抗菌药物 给药时间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替米沙坦采用不同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诊所接治的57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参照组(28名)和治疗组(29名)。参照组于每早8点服用替米沙坦,治疗组于每晚8点服用替米沙坦。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参照组中13名显效(46.4%),10名有效(35.7%),5名无效(27.9%);治疗组中16名显效(55.2%),12名有效(41.4%),1名无效(3.4%)。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6%(28/29)显著高于参照组82.1%(23/28)。比对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血压指数较参照组有显著改善。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替米沙坦 不同时间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问题,探究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方法:我院自2020年5月开始实施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在此之前实施的为常规管理模式,因此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的50例心内科患者与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50例心内科患者,共100例作为调查研究相对,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时进行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用药错误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数据差异有可比性。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在护理时提高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止不良用药事件发生率,更好的保证患者安全,其应当在临床领域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给药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细节管理在化疗安全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分析医院全年发生的安全用药问题后,有计划性的加强细节管理,从而降低化疗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实现化疗药物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方法:具体分析化疗安全过程中的差错事件原因,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强化细节管理,引起更多人对于细节管理的正确认识,实现化疗安全药效果的整体优化。结果:化疗安全过程中,细节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化疗安全性的关键所在。结论:有效实施细节管理势在必行,不断加强细节管理,化疗安全工作将走向更大的成功。必须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细节管理知识、相关技巧、可行性策略等,更好地进行化疗药物配置,进行高效化的分工合作。

  • 标签: 细节管理 化疗药安全给药 应用效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列表1,对吸入与口服、静脉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其中介绍吸入的起效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剂量低。对此,本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并非所有可供吸入的药物都是起效速度快;吸入的生物利用度并不一定比口服高;也并非所有药物的用药剂量都是吸入低。吸入的不同药物、不同剂型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吸入的某些特性应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患者在不同时间段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利尿剂进行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患者80例,按照不同治疗法分成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剂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不同时间段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结果:调查结果说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领域等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82.50%(p<0.05)。讨论:在不同时间段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对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呋塞米 螺内酯 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 腹水 效果
  • 作者: 郑则广 陈荣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10120,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518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特殊教育本身是一项极其困难的教育,因为其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异于常人的聋学生,而在特殊教育过程当中,最困难的也实属语文教育,聋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听力障碍,导致其失去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通过视觉方面设计一些刺激性的东西,以此激发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聋学生语文学习体验感,帮助聋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乐趣。所以说,在小学特殊教育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正确把握教学方法,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给予聋学生的高效率的语文学习机会。本文在简要分析聋学生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基础之上,论述正确进行聋学生语文教学探究的重要性,分析聋学生小学语文教学原则,提出一些关于正确进行聋学生语文教学探究的策略。

  • 标签: 聋学生 小学教育 语文科 情境创设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儿科阶段错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儿科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护理管理对策,促进儿科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的46例阶段错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落实查对制度、优化护士层级培训方案、合理调配人力等护理管理对策。结果:经过实施系列管理对策后,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儿科发生阶段错误事件12例,较前上报的46例下降73.91%,改进效果明显。结论:关注儿科用药全过程,提高护士的安全风险意识,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的关键。

  • 标签: 儿科 给药错误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量营养素作为体内代谢反应的辅酶和辅因子,在肠外营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尚不能充分解决微量营养素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2020年9月《美国肠外肠内营养杂志》发布的《儿童微量营养素肠外:国际专家共识》针对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评估和肠外的临床实践,对相关常见临床问题提出推荐意见,现对该"国际专家共识"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 标签: 微量营养素 肠外营养 专家共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时间对肿瘤切除术患者地氟烷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5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9~25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肺功能未见异常。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 mg/kg和丙泊酚2 mg/kg,气管插管术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吸入地氟烷,调节挥发罐刻度至6%,新鲜气体流量2 L/min,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肌肉松弛程度,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记录地氟烷呼气末浓度达0.5 MAC的时间、地氟烷呼气末浓度与挥发罐设定浓度比值达1/2的时间、地氟烷呼气末浓度与吸入浓度比值达1/2的时间、关闭挥发罐即刻地氟烷呼气末浓度降至0.5 MAC的时间和呼气末浓度从0.5 MAC降至0.2 MAC的时间。按照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S组手术时间<2 h;M组手术时间2~4 h;L组手术时间>4 h。结果3组间地氟烷呼气末浓度达0.5 MAC的时间、地氟烷呼气末浓度与挥发罐设定浓度比值达1/2的时间、地氟烷呼气末浓度与吸入浓度比值达1/2的时间、关闭挥发罐即刻地氟烷呼气末浓度降至0.5 MAC的时间和呼气末浓度从0.5 MAC降至0.2 MAC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不会影响肿瘤切除术患者地氟烷的代动力学。

  • 标签: 麻醉药,吸入 手术时间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