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3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2例;脑脊液鼻漏6例;高热4例;并发颅内感染l例,精心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监测尿比重、电解质,重视视力视野改变等,并做好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 标签: 经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入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1例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结果术后视野、视力恢复26例,月经恢复6例,术后暂时性尿崩症8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d。结论入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取瘤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

  • 标签: 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6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入路显微切除36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17例,大腺瘤13例,巨大腺瘤6例。结果手术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活检1例。病人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术后均有改善。结论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垂体腺瘤 蝶窦入路 单鼻孔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分次手术治疗直径大于4cm的巨大垂体腺瘤46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4例,泌乳素腺瘤9例,生长激素瘤1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混合性腺瘤2例。结果本组患者1次手术31例,2次手术12例,3次手术3例。分次手术间隔为6~8W。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20例。术后并发垂体功能低下2例,脑脊液漏2例,术后肢体偏瘫1例。无死亡病例。l例在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结论手术能有效治疗巨大垂体腺瘤。分次手术能有效提高手术全切除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垂体腺瘤 巨大 经蝶窦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行经鼻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1例垂体瘤病患,所有患者均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病患术后出现感染问题,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护理满意度达90.48%(19/21)。结论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科学性和实用技术技巧.方法手术治疗42例大型、巨大型腺瘤,分析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文献讨论技术要点.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36例出现术后尿崩,个别出现迟发性鼻腔出血.结论单鼻孔入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虽然通道狭小,但只要操作适当,不论鼻孔大小均可安全实施手术,但要注意鼻腔的止血和定位的准确性.

  • 标签: 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切除 垂体腺瘤 肿瘤 鼻腔出血 手术技术
  • 简介:背景与目的:哑铃形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入路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探讨显微手术哑铃形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45例哑铃形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全切除35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16/19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周视力、视野恢复率分别为90.6%和81.3%。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尿崩17例、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等,无持续性尿崩,无手术死亡。结论:除质地硬的哑铃形垂体腺瘤外,绝大多数哑铃形垂体腺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垂体肿瘤 哑铃形 经蝶显微手术
  • 简介:背景与目的:入路的手术范围已经从鞍区扩展到海绵、颅中窝等处。本研究对气化延伸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的解剖进行观测,旨在为扩大经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避免术中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结合尸头解剖与头颅CT,对外侧壁的气化方向的变异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结果:当气化向外侧方向扩展超过连接圆孔颅外端内侧缘与翼管前端开口内侧缘的VR线(Vidian-Rotundumline)时,该被称为外侧型。VR线外侧的部分称为外侧隐窝。外侧型可分为蝶骨大翼型、翼突型和全外侧型。本研究在100例CT扫描中,外侧型占46%。其中蝶骨大翼型占12%,翼突型占11%,全外侧型占71%。结论:外侧型中的外侧隐窝可为上颌入路切除海绵区和颅中窝病灶提供自然手术通道。

  • 标签: 蝶窦 气化 扩大经蝶手术入路 神经 血管 显微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将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的采取经鼻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差异较大,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贯穿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中,能有效应对患者并发症,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 垂体瘤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垂体腺瘤患者按照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入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对比治疗模式展开,所纳入病例为 60例,为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8月所接诊,取组中 30例,按照神经内镜入路手术治疗,即观察组,余下以显微手术治疗,即对照组。对比效果。 结果 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垂体腺瘤患者按照神经内镜和显微手术入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对比治疗模式展开,所纳入病例为60例,为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取组中30例,按照神经内镜入路手术治疗,即观察组,余下以显微手术治疗,即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借助神经内镜入路手术对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治疗,整体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得到恢复。

  • 标签: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手术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垂体瘤手术患者,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甲组与乙组(n=34)。甲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乙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手术后的各项应激指标。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术后各项应激指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结论相较于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恢复效果比较理想,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经蝶窦手术 经颅手术 垂体瘤
  • 简介: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胚胎残余性良性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入路切除颅咽管瘤是最早被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手术视野小,脑脊液漏发生率高,对鞍上肿瘤部分切除困难等原因,入路一直被视为一种颅咽管瘤手术切除的补充入路。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扩大经手术方式的发展,手术入路逐渐成为治疗颅咽管瘤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本文就目前采用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颅咽管瘤 经蝶窦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入路显微手术运用到治疗垂体瘤患者后,为患者辅以围手术期护理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垂体瘤患者88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44例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44例施以围手术期护理,比照两组的总体满意率。结果组二的总体满意率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在对垂体瘤患者辅以入路显微手术加以治疗后,给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总体满意率,促使患者尽早恢复。

  • 标签: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 价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治疗垂体腺瘤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接受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62例,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后者给予基础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术前GH水平、术中GH的动态变化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7例垂体GH腺瘤,18例术前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均采用入路手术,19例术中检测GH水平,21例术后1个月行OGTT试验。结果术后随访期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的30例,随访期内GH〈2.0ng/ml的有29例,总的缓解率61.7%,其中微腺瘤77.7%、大腺瘤的缓解率是51.7%。结论垂体GH腺瘤患者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OGTT抑制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入路手术是治疗首选,术中GH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判断手术效果,若能及时快速测定GH,将有助于提高缓解率。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31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腺瘤10例,大腺瘤15例,巨大腺瘤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2例,大部分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脑脊液漏3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单鼻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彻底、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垂体瘤常用的术式.

  • 标签: 垂体瘤 单鼻孔经蝶入路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神经内镜、显微镜下入路手术对垂体腺瘤的切除效果。方法经过对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显微镜下入路手术相比,神经内镜下入路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两种方式的效果优劣。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癌的患者共682例。依据辅助工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显微入路手术切除,而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00例,观察组282例。对比两组患者垂体腺瘤切除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于巨大腺瘤及微腺瘤来说,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腺瘤患者,观察组手术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Knosp分级,在0、1、2、4级两组患者切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3级观察组切除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81.2±40.2)min,(6.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6±88.2)min,住院时间为(8.5±3.4)d,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视野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由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能够更好的提升肿瘤切除程度,帮助患者视力与视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腺瘤 切除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鼻外筛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的配合.方法:护士认真熟悉每一操作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止血,认真传递手术器械.结果:手术配合35例,术后效果好.结论:鼻外筛视神经管减压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治疗视神经骨管段外伤的手术,手术密切配合非常重要.

  • 标签: 筛窦 蝶窦 视神经管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