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就近年中国细胞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从宫颈细胞、细针穿刺细胞、浆膜腔积液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阐述,对细胞中出现的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概括。该文对现阶段的中国细胞的发展进行一个相对系统的回顾,总结细胞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发现的新进展,为细胞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脊液细胞是对脑脊液中的细胞进行形态学分类和性质判断的检查方法。中国的脑脊液细胞检查主要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与自然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性疾病、肿瘤、脑膜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脑脊液细胞技术操作与诊断流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组发表相关规范与专家共识。

  • 标签: 脑脊液 细胞学 诊断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细胞转移技术,解决细针穿刺细胞涂片因数量有限无法进行多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辅助检查的问题,为细胞精准诊断提供可能性。方法收集2020年1至5月北京医院病理科行细针穿刺细胞病例34例,将一张涂片上丰富的细胞分割到若干张载玻片上,进行细胞转移。转移片褪染后行EnVision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较细胞转移片及对应组织学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一致性。结果34个病例共完成180张细胞转移片,其中174张转移片细胞形态、大小及结构与原始细胞涂片相一致,细胞转移成功率为96.7%(174/180)。对成功转移的细胞涂片进行了174项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其中153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有相应的组织学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这153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有148个与组织学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一致,其染色定位准确、清晰、背景干净,一致率为96.7%(148/153)。34例细针穿刺细胞诊断与相应组织学标本病理诊断相对照,诊断均一致,一致率达100%。结论细胞转移技术简单易行,可对涂片中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进行有效利用,对细胞精准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学技术 穿刺术 细胞转移技术 Mount-Quick胶
  • 简介:摘要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及检出率日益增高,甲状腺结节的分子标记物在鉴别结节的性质,术前诊断及患者预后都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归纳关于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检测手段在甲状腺结节诊治中的更新进展,结论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单个致病分子的研究较为成熟,多分子联合检测手段可提高诊断精确率,同时提供更加可靠的分子依据,指导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尽管其还未能替代"金标准-病理诊断",但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管理和治疗,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分子检测
  • 简介:摘要流式细胞术是一种能够对单个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肿瘤学和血液学等多领域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该技术可以定量检测和分析眼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及各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方法比较,流式细胞术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样本量小、灵敏度高、通量高等优点。流式细胞术已广泛应用于眼内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眼内淋巴瘤、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葡萄膜炎、结节病性葡萄膜炎、感染性眼内炎症性疾病等眼部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和细胞亚群分析中,对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靶向治疗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流式细胞术在眼部疾病眼内液的细胞因子和细胞检查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眼部疾病 眼内液 细胞因子 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尿液细胞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并文献复习。细胞涂片显示肿瘤细胞呈团片状或散在分布;瘤细胞类圆形,体积较大,胞质较丰富,嗜酸性,部分细胞呈裸核状;核圆形或卵圆形,增大,核膜较平滑,染色质较细腻或呈粗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突触素、嗜铬粒素及CD56呈阳性表达,而广谱细胞角蛋白、p63及白细胞共同抗原等阴性。电镜下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的高电子密度神经内分泌颗粒,直径为100~300 nm。尿液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及超微结构特征符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类型,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以基因变异为治疗依据的靶向治疗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经支气管镜细针穿刺、淋巴结转移的细针穿刺及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的细针穿刺为基因检测顺利完成提供了另一途径,实践证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22年第2版尿液细胞巴黎报告系统(The Paris system for reporting urinary cytology,TPS2.0)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主要包括:将低级别尿路上皮肿瘤归入高级别尿路上皮癌阴性的诊断类别,N/C的具体定义及各级诊断标准的更新,增加“非典型鳞状细胞”和“高级别恶性风险”两个术语。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左肩部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组织学最初误诊为黑色素瘤,胸腔积液细胞险些漏诊。患者男,20岁。左肩部皮下肿块,组织学上,肿瘤组织呈巢状或束状分布,被纤维间隔分隔,瘤细胞为多角形或梭形,富含嗜酸性胞质,部分胞质透明,部分胞质内可见色素,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肿瘤切缘及基底未见瘤组织。胸腔积液细胞表现为肿瘤细胞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肿瘤细胞较小,是淋巴细胞的2~5倍,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或中等量,部分胞质嗜酸性,部分浅染,部分可以看到色素;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组织切除标本和胸腔积液包埋块标本做免疫标记显示S-100蛋白、HMB45、Melan A、波形蛋白阳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WSR1基因有断裂。确定诊断为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因此需要仔细分析临床特点及形态学特征,并充分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宫颈细胞筛查分析非典型腺细胞(AGC)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及组织学特征,探讨AGC诊断的临床价值和处理方法。方法我们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AGC的140位患者的宫颈组织学、子宫内膜组织学及HR-HPV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宫颈活检、宫颈管搔刮、宫颈锥切、分段诊断刮宫和子宫切除标本等几种途径,我们获得了组织学标本,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年龄组患有鳞状上皮病变与腺上皮病变患者的HPV检出率。结果AGC的检出率为0.05%(140/268 614)。在140位AGC患者中有99例获得有效随访,其中包括慢性宫颈炎15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1例、宫颈腺癌19例、子宫内膜癌22例、转移癌2例、鳞状细胞癌(SCC)4例。在99例患者中,年龄>40岁患者为89例,其HSIL阳性检出率为(19.1%),低于年龄≤40岁患者(40.0%)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HSIL阳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此外,年龄>40岁组的重度宫颈病变(HSIL和宫颈癌)检出率与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相似(P>0.05)。在140例AGC患者中,HR-HPV检测结果共48例,其中HR-HPV阳性20例(41.7%)。并且宫颈上皮内病变的HR-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21例HSIL阳性患者中,仅有6例HR-HPV阳性(28.6%)患者。结论虽然AGC检出率较低,但其仍与多种癌症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年龄因素在AGC的判读中起一定的相关作用,AGC结合HR-HPV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检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标本均行液基细胞蜡块制作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学标本由2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组织病理学医生阅片后给出病理报告;细胞样本首先由初级细胞诊断医生阅片进行初筛,再由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阅片,结合临床症状给予细胞病理报告。结果液基细胞HE染色鳞癌多大小形状不等,单个散在,可呈多边形、圆形,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液基细胞HE染色腺癌常聚集成实性团,胞质丰富,细胞大小规律,细胞核多呈圆形,染色质较细,并且核仁较明显;液基细胞HE染色小细胞癌多松散聚集成堆,胞质稀少如裸核状,核深染,部分带棱角或呈短梭形。液基细胞制片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传统涂片(χ2=4.874、4.512,均P<0.05)。液基细胞制片鳞癌阳性率(72.88%)和腺癌阳性率(85.29%)高于传统制片(54.24%和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6.031,P<0.05);而两组小细胞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5)。液基细胞制片Ⅰa期阳性率(86.48%)高于传统制片(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5);而两组Ⅰb期阳性率和Ⅱa期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液基细胞检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癌症早期检测 支气管镜检查 细胞学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BL/ALL)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线索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LBL/ALL的浆膜腔积液标本45例,观察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细胞形态学特征,其中22例标本被制成细胞块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3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5例行T细胞受体(TCR)和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分析。结果45例病例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男女比为3.5∶1.0,中位年龄15岁。39例(86.7%)患者有纵隔肿块,34例(75.6%)患者伴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增高;显微镜下,细胞量较为丰富,弥漫散在分布;细胞成分相对单一,小至中等大小;细胞核形不规则或曲核,可见核裂或乳头状突起,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质少或无,背景均可见到核碎裂及凋亡小体。22例细胞块免疫表型为19例(86.4%)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20例(90.9%)表达CD99,Ki-67阳性指数65%~95%。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的3例标本均显示TdT、CD2、CD3和CD7高表达的异常T细胞,行基因重排检测的5例标本中,4例呈TCR单克隆重排,1例同时发现TCR和Igκ单克隆重排。结论结合临床特征(青少年男性伴有纵隔肿块)和细胞形态特点(大量散在分布的形态单一的中小淋巴细胞,明显的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细腻,易见核分裂象、核碎裂及凋亡小体),可以对浆膜腔积液LBL/ALL进行初步诊断,辅以免疫细胞化学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测技术可进一步提高LBL/ALL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 细胞学技术 基因重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阴道液基细胞假阴性诊断的可能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宫颈/阴道细胞检测的灵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宫颈/阴道细胞标本检测结果,将6个月内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或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2及以上病变,且细胞检测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NILM)视为细胞假阴性。细胞假阴性涂片的复阅,由2位高年资(主治以上)细胞医师共同完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估年龄、病变位点、病变程度3个因素对细胞检测假阴性诊断的影响,并结合复阅结果分析假阴性诊断不一致的原因。结果1 009例CIN2+和VAIN2+病变中,180例(17.8%)细胞结果为NILM。复阅涂片后,123例(68.3%)判读为NILM;57例(31.7%)判读为细胞异常。患者年龄≤30岁组的假阴性率最高(20.8%),其风险是31~60岁年龄组的8.85倍(P<0.001),是年龄≥60岁组的9.26倍(P<0.001)。以宫颈多点病变为参照,宫颈息肉或宫颈管内病变的细胞假阴性率最高为50.0%;阴道壁或阴道断蒂的假阴性率为13.0%;宫颈单点病变的假阴性率为22.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原位腺癌的假阴性率为13.7%,恶性肿瘤的假阴性率为3.9%。复阅结果为细胞异常病例,细胞类型以中表层鳞状细胞(38.6%)及外底层鳞状细胞(24.6%)异常为主,异常细胞全部散在分布最常见(59.7%),涂片中异常细胞数量<10个多见(31.6%),核增大浅染常见(42.2%),背景有炎性病变或伴角化性改变最多见(59.7%)。结论患者的年龄、病变位点和病变程度等因素可导致细胞假阴性诊断的发生,总结取样经验和提升取样技巧,将有利于减少假阴性病例的发生。细胞阅片医师更加细致地鉴别涂片中一些轻微异常形态学的改变,不断积累阅片经验,将有助于减少假阴性诊断的发生。

  • 标签: 假阴性反应 宫颈肿瘤 癌前状态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乳腺针吸细胞检查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临床检查方法,在不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同时,可以为乳腺肿块的临床定性、肿瘤细胞的分化情况提供参考。其与影像学、DNA定量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等辅助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就乳腺针吸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针吸 免疫组织化学 DNA,肿瘤
  • 简介: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转移至浆膜腔者非常罕见。现就1例原发于胃的GIST且胸腔积液中查见GIST肿瘤细胞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胸腔积液涂片的细胞形态、细胞块及相应组织学切片的形态特点,总结GIST在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至9月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及长沙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16 317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临床样本及相关资料。利用南方医科大学与锟元方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所有临床样本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以2014版的TBS为评价标准,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及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比较两种阅片方式所用的时间。结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不同制片方式、不同胞质染色及不同仪器扫描下预测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2.90%,其他病变(包括>45岁妇女子宫内膜细胞及感染性病变)灵敏度为83.55%,阴性样本特异度为87.02%;而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分别为99.34%,97.79%及99.10%,且比人工镜下阅片节省约6倍的阅片时间。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及强泛化性等优势,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能显著提高阅片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 标签: 人工智能 子宫颈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98例患者的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检测外周血呼吸道病毒抗体四项,并对BALF行病原学培养。根据病原体将患者分为A组(非细菌性肺炎)、B组(细菌性肺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BALF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水平。结果98例患者中病原体明确者37例。A组患者19例,其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12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腺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B组患者BALF细菌培养阳性者16例,其中肺炎链球菌7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A组患者BALF中CD8+升高,巨噬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BALF中CD4+升高,巨噬细胞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为最常见。肺炎患者的BALF中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肺炎可能病原学的早期判断。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T淋巴细胞亚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构成、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98例患者的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检测外周血呼吸道病毒抗体四项,并对BALF行病原学培养。根据病原体将患者分为A组(非细菌性肺炎)、B组(细菌性肺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BALF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细胞水平。结果98例患者中病原体明确者37例。A组患者19例,其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12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腺病毒IgM抗体阳性1例。B组患者BALF细菌培养阳性者16例,其中肺炎链球菌7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A组患者BALF中CD8+升高,巨噬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BALF中CD4+升高,巨噬细胞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为最常见。肺炎患者的BALF中细胞分类及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肺炎可能病原学的早期判断。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T淋巴细胞亚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