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科技日报消息,俄罗斯一个科研小组,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出通过大分子化合物载体将治癌药物直接置于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为有效根治癌症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俄罗斯 药物 癌细胞 治疗 肿瘤
  • 简介:用pH值敏感荧光探针Snaflcalcein-AM标记体外培养48小时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570型粘附式细胞仪观察巨噬细胞在对刀豆素A进行受体介导吞过程中细胞pH值的变化,结果显示,开始吞后细胞pH值即降低,吞进行到第5分钟细胞pH值降到最低,在此后的6分钟均维持于这一较低水平。本法灵敏度高,简便快捷,适用范围广,可无损伤观察活细胞细胞器pH值的变化。

  • 标签: 粘附式细胞仪 测定 培养 巨噬细胞 PH值
  • 简介:【摘要】: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成熟、功能维持、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创伤愈合和肿瘤消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细胞因子的研究成果为临床上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基础,特别是利用细胞因子治疗肿瘤、感染、造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1]。随着细胞表面标记及胞细胞因子标记流式细胞技术的出现,使对胞细胞因子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流式细胞术也成为了检测单细胞水平细胞因子表达能力的重要检测方法。本文针对流式细胞术在胞细胞因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细胞内 细胞因子 检测技术
  • 简介:gi可直接调控iP3R介导的钙释放[12],iP3R分布很不同,钙离子可能通过与不同的钙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而抑制iP3与受体的结合

  • 标签: 受体 细胞内钙离子 通道受
  • 简介:摘要认知障碍在低镁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认知障碍严重影响低镁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认知障碍的低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自我管理能力受损,二者具有多重联系。现就两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联系进行论述,为提高对老年低镁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认识,延缓老年低镁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及提高低镁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低镁 认知障碍
  • 简介:最近美国Baranano等[1]证明的胆红素生理保护作用令人瞩目,为哺乳类细胞保护机制的探索和其在临床可能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新的思路.细胞运用多种体系来保护自己免受、外来源的毒害,这些都属于细胞保护机制.

  • 标签: 细胞保护机制 老年 多器官疾病 预防 胆红素 胆绿素
  • 简介:摘要病理性疼痛中枢敏感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持续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信号转导分子,这些转导分子在的产生和持续过程病理性疼痛中枢敏感化的形成、持续以及传递过程会有不同的作用。通过分析不同转导分在所起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与疼痛的产生以及传递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信号转导系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以及核转录因子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 标签: 病理性疼痛 中枢敏感化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烟碱受体(nAChRs)是乙酰胆碱在体内的主要受体之一,为兴奋型跨膜阳离子通道,在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中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非常必要。已知烟碱受体蛋白的细胞环在调控其细胞代谢与下游信号转导方面起到主要作用,然而这段蛋白序列的结构和功能目前仍然不明确。针对烟碱受体细胞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通过其互作蛋白及互作位点信息为进一步探讨烟碱受体细胞环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以及临床靶向提供思路。

  • 标签: 烟碱受体 细胞内环 互作蛋白 功能位点
  • 简介:摘要汞中毒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尤以甲基汞为甚。甲基汞中毒可引起共济失调、视力模糊、听力受损和感觉异常等症状。有研究表明,甲基汞可使细胞膜上钙通道开放,细胞钙离子浓度升高。本文结合钙离子在细胞的循环通路和甲基汞的特性对其具体机制进行了探究。

  • 标签: 甲基汞 钙离子 浓度 机制
  • 简介:观察了29例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血病细胞SOD活性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显著降低,血清LPO水平增高;②白血病细胞SOD及GSH—Px活性分别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百分数呈正负相关;③与单核细胞白血病(M4,M5)及淋巴细胞白血病相比,粒细胞白血病(M1,M2,M3)细胞SOD活性相对较高,GSH—Px活性相对较低;④白血病细胞SOD活性在白血病缓解与复发过程中无显著性差异,而GSH—Px活性则在缓解后回升,复发时又重新降低。上述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自身存在有明显的过氧化物损伤,给予白血病患者抗氧化治疗是必要的,白血病细胞GSH—Px活性可作为白血病活动的观察指标。

  • 标签: 白血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脂质过氧化物 抗氧化治疗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方法,为研究T细胞极化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手段.方法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以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的分子和表达并被阻滞在胞细胞因子,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本方法检测18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其中CD4+T淋巴细胞中Th1占19.51%±4.96%,Th2占15.66%±3.95%;CD8+T淋巴细胞中Tc1占16.22%±1.78%,Tc2占9.20%±1.96%;而12例妊高征孕妇的Th1、Tc1百分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h2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可以客观、准确地检测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判断T淋巴细胞的极化状态.妊高征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T淋巴细胞的极化水平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研究,探讨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S8~-T细胞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细胞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CD8~-T细胞IL-2、IL-1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FN-γ、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Thl/Th2型细胞因子及Tcl/Tc2失调,这在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流式细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 简介:进行了HA基因的DNA重组体pV—HA及融合HA—minigene基因的DNA重组体PHA—minigene的表达研究,测定了其凝血活性,并利用荧光示踪,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构建DNA重组体成功,且在哺乳动物细胞离体实验中检测到重组体的表达。

  • 标签: HA 体外检测 禽流感病毒 DNA疫苗
  • 简介:采用连续灌胃染毒的方法,探讨了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经口急性染毒对大鼠海马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0只,实验组PFOA染毒剂量分别为2、8、30mg·kg^-1(bw).连续灌胃染毒7天后,制备海马单细胞悬液,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海马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使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血清与脑组织中PFOA浓度.结果表明,染毒组大鼠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清与脑中PFOA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611,P〈0.01).PFOA染毒8、30mg·kg^-1(bw)实验组海马细胞[Ca^2+]。分别为(207.89±22.84)nmol·L^-1和(284.19±14.75)nmol·L^-1,显著高于对照组((141.68±11.47)nmol·L^-1)和PFOA染毒2mg·kg^-1(bw)实验组((147.38±19.23)nmol·L^-1)(P〈0.01).大鼠脑、血清中PFOA浓度分别与海马[Ca^2+].存在正相关关系(r^2=0.552,P〈0.01;r^2=0.756,P〈0.01).研究结果显示,PFOA暴露可使血清和脑组织中PFOA浓度增加,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a^+].升高.

  • 标签: PFOA 大鼠 海马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简介:针对描述一类非兴奋型细胞,如肝细胞或上皮细胞钙振荡的Marhl-Haberichter及其简化数学模型,数值仿真了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系统呈现的不同类型的复杂钙振荡模式。得到了非兴奋型生物细胞的四类钙振荡形式:点-点型周期簇振荡、点-环型周期簇振荡、点-环型双节律簇振荡及混沌簇振荡。应用快慢动力学分岔分析方法,研究了点-点型周期簇振荡产生的动力学性质。

  • 标签: 生物细胞 钙离子 簇振荡 分岔
  • 简介:摘要对于游离离子、细胞代谢及离子通道的研究,测定生物细胞的PH值起到的重要作用。细胞的PH也与部分酶的活性有着紧密的关系。外源基因的转染表达分析这一类细胞的PH,常用猴肾细胞cos-7做实验检测,为基因的转染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利用31P核磁共振的方法对cos-7细胞的PH值做测定和分析。

  • 标签: 31P NMRcos-7细胞pH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药物外源性疾病越来越重视,而蛋白质作为一类重要的物质载体成了生物医理研究中必不可少而且不可或缺。在临床上细胞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但又十分广泛使用且具有很高应用价值和安全性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分子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蛋白质药物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基于蛋白质药物对其在细胞的递送策略总结,并分析其潜在的应用方式,了解蛋白质药物递送技术的实际进展。

  • 标签: 蛋白质药物 递送 应用 进展
  • 简介: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但致病机制尚未清晰。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是I型却的主要毒力因子,在印诱导的疾病特别是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前期的研究发现,胁,作用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的钙离子相关蛋白钙网织蛋白CRT以及钙离子结合蛋白CALNUC磷酸化程度发生改变,提示坳可能会影响AGS细胞的钙稳态,通过钙离子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或凋亡。目的研究却作用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后,AGS细胞钙离子的时序性变化,以及CagA对AGS细胞钙离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却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钙离子荧光标记示踪法,AGS细胞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特异性地活体标记AGS的钙离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Hp26695及其CagA缺失株(Hp26695ACagA)分别作用于AGS细胞1h、2h、3h、4h、5h、6h后,AGS细胞钙离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幽门螺杆菌与AGS细胞相互作用1h,胞Ca^2+部分流失.5h胞Ca^2+大量流失。1-6h,Hp26695与Hp26695ACagA作用的AGS细胞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He作用会导致AGS细胞ca喇夺,且与CagA的存在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人胃腺癌上皮细胞 荧光标记 Ca2+时序性变化
  • 作者: 彭博 马小茜 郭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01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655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655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肠内镜科,广州 510655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UC的治疗目标主要依靠镜下评估黏膜愈合,而目前认为进一步达到组织学愈合有可能获得更好的长期疾病结局。细胞镜作为一种新兴的镜技术,可活体实时评估亚细胞结构,使无创评估组织学愈合水平成为可能。本文阐述细胞镜在UC中的应用和进展,探讨采用细胞镜进行UC的炎症评估及早期癌变识别的相关技术及研究前景,为UC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内镜 组织学愈合 癌症筛查
  • 简介:摘要光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消化镜设备不断更新。作为一款超放大内镜,细胞镜能在细胞水平对消化道黏膜进行实时观察并做出疾病诊断,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围绕食管、胃、十二指肠相关疾病的细胞镜下表现和相关诊断分型,就近年来细胞镜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细胞内镜 上消化道 早癌 超放大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