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的水平变化与男性肝纤维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30例健康男性、30例男性慢性肝炎、3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的E1、E2、E3。结果肝炎组以及肝硬化组的E1、E3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或P<0.01)。三组的E2水平逐渐增高,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并且雌酮、雌三醇的升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关系,测定雌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疗效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肝纤维化 雌酮 雌二醇 雌三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瞬时弹性成像(TE)在评估慢性肝病儿童肝纤维程度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同时进行TE和经皮肝穿刺以进行Scheuer评分的慢性肝病患儿。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肝纤维分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E对肝纤维分级的最佳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38例患儿,男28例,女10例,平均年龄7.4岁(1.1~16.0岁),检测成功率为85%。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仅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分级相关(β=0.055,P<0.001)。TE能有效区分肝纤维[<S2比≥S2(6.6±4.0) kPa比(21.2±18.6) kPa,P=0.001]、显著肝纤维[<S3比≥S3(7.4±4.0) kPa比(34.8±19.0) kPa,P=0.000 1]及肝硬化[<S4比S4(10.6±12.3) kPa比(35.8±15.1) kPa,P=0.002]。肝硬度截断值6.89 kPa、14.39 kPa分别预测肝纤维分级≥S2及≥S3的AUC分别为0.81(P=0.001)、0.94(P<0.001)。结论TE是评估慢性肝病儿童肝纤维程度的无创、有效及可靠的方法。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技术评估移植肾纤维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0例拟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的患者,活检前行常规超声和SWE检查。分析肌酐、弓形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剪切波弹性值与纤维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轻度纤维组[移植肾间质纤维/肾小管萎缩(interstitial fibrosis/tubular atrophy,IFTA )0~Ⅰ级,5例]和中重度纤维组(IFTA Ⅱ~Ⅲ级,29例),比较两组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二维超声征象、弓形动脉RI和剪切波弹性值有无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移植肾纤维的准确性,并计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轻度纤维组和中重度纤维组间肌酐(P<0.001)、肾小球滤过率(P<0.001)、弓形动脉RI(P=0.022)和剪切波弹性值(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肌酐(rs=0.488,P<0.001)、肾小球滤过率(rs=-0.452,P<0.001)、弓形动脉RI(rs=0.228,P=0.042)、剪切波弹性值(rs=0.584, P<0.001)与IFTA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弹性值为21.7 kPa时,诊断移植肾中重度纤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74.5%、61.0%、89.7%。结论剪切波弹性值与移植肾纤维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SWE能较好地区分移植肾轻度纤维和中重度纤维,为无创评估移植肾纤维程度提供了潜在可能。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肾移植 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诊断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前肝纤维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治的49例临床高度怀疑为胆道闭锁的患儿,在Kasai术前3 d内运用SWE技术检测右肝前叶下段肝硬度值。以Kasai术中切取右肝下缘肝组织标本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肝硬度值与肝纤维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肝硬度值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49例疑似胆道闭锁患儿均得到手术及病理确诊,其中肝纤维S2期5例,S3期23例,S4期21例,无S0、S1期病例。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度值与肝纤维程度呈正相关(r=0.779,P<0.001),肝硬度值判别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当最佳截断值取14.45 kPa时,其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89.3%,诊断准确性为87.8%。结论SWE检测胆道闭锁肝硬度值与肝纤维分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对肝硬化的判别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用来评估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前肝纤维程度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道闭锁 婴儿 肝纤维化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抗纤维治疗对乙肝肝纤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乙肝肝纤维患者;以重组人干扰素γ抗纤维治疗,从中随机选出30例患者为研究组增加盐酸川穹嗪注射液,与另外30例患者组成的参考组就疗效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参考组,P

  • 标签: 乙肝肝纤维化 抗纤维治疗 盐酸川穹嗪 重组人干扰素γ
  • 简介:目的了解长春市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状况及HCV求医行为,评价长春市吸毒人群HCV感染者肝纤维进展程度及其危险因素,为指导长春市丙肝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1~12月在长春市的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现场调查了133名吸毒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血来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被调查的吸毒人员共133人,平均为(36.980±9.365)岁;HCV抗体阳性患者共检出26人(19.5%);被调查吸毒人群知道丙肝的占36.8%;9.O%的吸毒人员吸毒方式为注射、18.2%共用过针具、60.9%在过去一年偷吸过毒、36.1%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抗体阳性者接受丙肝治疗率低,未接受治疗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丙肝抗体阳性者中怀疑肝硬化(APRI〉2)的共4人,占15.4%;民族、是否知晓非正规口腔治疗史是否可能感染丙肝、是否知道肝纤维、是否知晓肥胖是否会加速肝纤维及肝硬化、是否饮酒的APRI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V阳性患者中4(15.4%)人怀疑肝硬化。结论长春市吸毒人群HCV感染情况较重,且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差、高危行为情况有待改善,HCV阳性患者的纤维程度相对较好。应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吸毒人群患丙肝的概率,提高治疗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岳.

  • 标签: 丙肝病毒 吸毒人群 肝纤维化 长春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程度的价值。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收治60例接受肝纤维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采取常规血清学方法评价肝纤维程度。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评价肝纤维程度的方式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肝纤维治疗的患者中,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去评价患者的纤维程度,不仅可以发现患者的MSI、MSD以及TIC都和自身的肝纤维程度呈负相关关系,TTP与肝纤维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还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肝纤维血液流变学变化,是新型的影像学无创肝纤维程度评价方法,安全性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价值 肝纤维化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腺纤维(pancreatic fibrosis,PF)是多种原因导致胰腺损伤修复的重要组织学改变,PF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肿瘤等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反应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早期诊断PF,并及早进行临床干预,对减缓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影像学检查为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PF诊断方面发展迅速,其中以磁共振弹性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T1 mapping技术为著,笔者针对PF的多模态磁共振弹性功能成像评估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胰腺纤维化 磁共振弹性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T1技术 磁化转移成像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患者的病肝标本进行肝纤维定量评估,与临床MELD评分及Ishak病理学肝纤维分级的相关性做比较,探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法定量检测肝组织纤维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运用MELD评分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纤维程度的可行性并制定一个参考标准.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法,对华西医院2006年2月至2006年9月因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手术的58例患者的病肝标本定量评估其纤维程度,同时运用改良的Ishak肝纤维分级法进行病理学诊断;收集入院当天的临床资料,计算MELD评分,利用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图像法、Ishak分级、MELD评分三者间的相关性,利用直线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肝纤维程度二者之间有无线性依存关系,据其结果拟定参考标准.结果图像分析法测定58例患者病肝标本的肝纤维百分比在23.2%~88.4%之间,平均56.7%;入院当天的MELD评分在11~38分之间,平均(22.85±9.32)分;Ishak分级0~6级者分别有0、2、7、12、18、12、7例,随着Ishak级数加大,肝纤维百分比渐次增大,MELD评分逐步增高,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其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直线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肝纤维程度二者之间也存在线性依存关系,因此能够运用MELD评分系统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组织纤维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据此拟定了一个参考范围.结论图像分析法能较准确地评估肝组织纤维程度,与MELD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运用MELD评分系统可直接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组织纤维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移植 定量 肝纤维化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在诊断肝纤维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8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与肝纤维程度的关系。结果上述四项血清学指标在肝炎患者中均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Ⅲ、Ⅳ-C、LN和HA水平与肝纤维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肝硬化/诊断 前胶原/血液 透明质酸/血液 层粘连蛋白/血液 胶原Ⅳ型/血液
  • 简介:移植术后丙肝相关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移植受体在丙肝复发后.不得不接受反复肝活检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人们已经发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慢性丙肝患者(非移植术后)的肝纤维程度有极大关联。本研究旨在确定血清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否能预测丙肝复发患者的肝纤维程度。研究者回顾了45名丙肝复发患者的相关资料.

  • 标签: 免疫球蛋白水平 肝纤维化程度 丙肝复发 移植术后 预测 相关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评估血吸虫病肝纤维严重程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1.5T 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设置弥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 s/mm2。以肝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判断肝组织纤维程度;分析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与肝纤维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DC及eADC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的价值。结果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MRI平扫发现39例患者出现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肝右叶萎缩、肝左外叶及尾状叶明显增大,门静脉周围纤维增生导致门静脉壁增厚,有纤维袖口征出现,T1加权像(T1WI)和T2加权像(T2WI)均呈现低信号,但对晚期钙化显示不敏感;其余11例患者无明显的肝叶轮廓改变及比例失调。其中,7例合并肝癌,44例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ADC[(1.17 ± 0.08)× 10-3、(1.38 ± 0.13)× 10-3 mm2/s]、eADC值[(0.51 ± 0.07)× 10-3、(0.40 ± 0.06)× 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497、7.762,P均< 0.05);且观察组各肝纤维分期患者ADC、e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1.526、23.814,P均<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与ADC值呈负相关(r = - 0.236,P < 0.05),与eADC值呈正相关(r = 0.484,P < 0.05)。ADC值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95%置信区间(CI)为0.785~0.953,诊断特异性为89.25%,敏感度为79.58%;eADC值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的AUC为0.681,95%CI为0.582~0.879,诊断特异性为81.14%,敏感度为73.81%。ADC、eADC值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S2~S4期的AUC均显著高于S0、S1期(P均< 0.05),但S1期与S0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患者MRI检查中ADC值明显下降,eADC值明显升高;且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与ADC、eADC值显著相关。ADC及eADC值对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囊性纤维(C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亚洲发病率较低,中国尚无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CF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功能受累,基因检测作为一种安全、快速、易行的方法在CF诊断中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还未提出中国人群的基因突变谱。多学科联合治疗及基因治疗是现在CF的研究新方向。目前还未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治疗及疾病管理指南。现就我国CF研究现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基因研究与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汗液试验 基因诊断
  • 简介:摘要胰腺纤维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活化为主、伴有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慢性进展性的病理过程。胰腺纤维改变了胰腺的正常结构,影响了胰腺疾病的预后,然而至今仍无有效缓解胰腺纤维的策略。近年来,纤维进展伴随成纤维细胞的代谢改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代谢为靶点的治疗方案有望成为缓解胰腺纤维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糖酵解为切入点,阐明胰腺纤维与糖酵解生物学机制及靶向糖酵解途径抗胰腺纤维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糖酵解 胰腺纤维化 代谢机制 治疗
  • 简介:编辑同志:前不久听说我的一位老战友患了一种奇怪的疾病——肺纤维。请问:肺为什么也会纤维?87462部队张绍明张绍明同志:特发性肺纤维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一种,病因不明。目前间质性肺病的发病率并不很高,大约为万分之七至万分之八,没有男女的差别,多在40岁以后出现。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病因不明 发病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进展性纤维性间质性肺疾病(Progressive 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PF-ILD)是指一大类慢性纤维肺疾病,与IPF类似,表现为肺纤维进行性加重、肺功能下降及患者早期死亡。PF-ILD发病率高,预后差,而临床医生对PF-ILD的认识不足。近年许多临床试验显示出抗纤维药物治疗PF-ILD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 作者: 王可欣 蔡斌 陆沈吉 张玉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 200438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海南 57179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埔分院,上海 200011
  • 简介:摘要关节囊纤维是关节损伤/手术后关节挛缩形成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确定的分子信号序列和细胞应答机制决定纤维形成过程。目前,纤维领域相关研究更多且更深入的集中于肝、肺、肾等内脏器官,涉及TGF-β1/Smads、Wnt/β-catenin、YAP/TAZ等多条信号通路。本文对内脏器官纤维信号通路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究关节囊纤维、关节挛缩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纤维化 关节挛缩 关节囊 信号通路 内脏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