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因男方因素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探讨DFI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因男方因素进行ICSI的38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周期均为首次进行ICSI,选用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根据精子DFI的检测结果将所有周期分成3组,A组:精子DNA完整性良好(DFI≤15%,167个周期),B组:精子DNA完整性中等(15%<DFI<30%,145个周期),C组:精子DNA完整性差(DFI≥30%,75个周期)。分别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和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单次取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结果3组间女方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男方年龄[(32.56±5.70)岁]高于A组[(30.27±4.04)岁,P=0.002]和B组[(30.22±4.81)岁,P=0.003]。A组ICSI的正常受精率(86.7%)和可移植胚胎率(88.3%)均显著高于B组(83.8%,P=0.024 5;84.9%,P=0.012 1)和C组(82.1%,P=0.005 6;84.4%,P=0.022 7),但优质胚胎率和流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累积活产率(74.7%)较A组和B组下降(82.0%、7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男方年龄增高可能会导致DFI升高。精子DNA损伤可能会影响胚胎发育及辅助生殖的结局,DFI≥30%可能降低ICSI周期的累积活产率,但还需更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精子DNA碎片指数 累积活产率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DNA完整性 受精率 可移植胚胎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子DNA碎片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215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包括116例IVF-ET,99例ICSI-ET)的临床资料,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测定结果分为DFI30%组,分析DFI与患者精子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并分析IVF-ET、ICSI-ET患者中不同组别妊娠结局。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FI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活动率、精子密度呈负相关(P0.05)。在ICSI-ET患者中,DFI>30%组的临床妊娠率、受精率明显低于DFI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精子DNA碎片指数助孕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40对接受用长方案超排卵治疗、行IVF/ICSI的不孕夫妻。女方接受超排治疗方案,男方于取卵子当天采用手淫方式获得精液标本,采用SCD法测定DFI,根据DFI分为DFI<30%组105例和DFI≥30%组135例。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DFI<30%组的受精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比DFI≥30%组明显升高(P<0.05)。DFI与IVF/ICSI的受精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优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DFI对IVF/ICSI的受精率、胚胎发育能力及临床妊娠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精子DNA碎片指数 IVF/ICSI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试管婴儿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的100份试管婴儿精子标本,分析精子DNA损伤对应的结局。结果精子DNA损伤组与正常组在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等指标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活产率高于损伤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损伤组的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会影响到试管婴儿结局精子DNA碎片检测可作为预测试管婴儿结局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精子DNA损伤 试管婴儿 助孕结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从中分析其指数对相关胚胎生长发育等的深远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某医学机构进行的正常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验失败的案例中选取79份样本,再结合有关研究对不孕不育医学临床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具体分类,将此次收集到的158位研究样本划分为两个组别,其分组界限为精子DFI,经分析,精子DFI在30%的共计有63位,将其划分为一个组别中,另外32位划分为一个组别中。对比了二者的基本材料、胚胎发育情况,以及临床结论。结果:二者的不育时间、男人和女人岁数、基本卵泡刺激素、基本黄体形成素、窦卵泡的比例,差异并不具有统计价值,P>0.05。RHCSI期限中,二组受精量、正常受精量、卵裂数、优胚数、活产数和流产发生率对比,差异并不具有统计126意义,P值>0.05。结论:精子DFI针对RHCSI病患的胚胎生长发育和医学结果并无显著影响,则要深入研讨论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检测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到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的40名男性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员的精液指标,并测定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析DFI与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DFI、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前向活动精子等指标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FI和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前向活动精子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精子的相关指标呈负相关,表明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受到损伤,通过对DFI检测可作为男性生育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 精子DNA碎片检测 精液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男性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及DF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AIH-IUI的1185个周期妊娠结局与DFI的关系,比较低DFI组(DFI<15%)和高DFI组(DFI≥15%)的生化、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同时结合男方生活方式及精液分析参数,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男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的关系。结果低DFI组的AIH-IUI临床妊娠率为16.0%(122/761),高于高DFI组[13.89%(59/4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低DFI组IUI的早期流产率[4.1%(5/122)]显著低于高DFI组[15.3%(9/59)](P=0.02);低DFI组的各项精液常规参数指标(精子浓度、活力和正常形态率)均显著高于高DFI组(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及精子正常形态率呈负相关,与男方年龄、禁欲时间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呈正相关。结论精子DFI增高虽不影响IUI的妊娠率,但与IUI的早期流产风险相关;精子DFI与精液参数有较强相关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精子DFI升高。

  • 标签: 精液分析 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结局 精子DNA碎片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肥胖对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治疗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2014年25~35岁行标准长方案IVF-ET或ICSI治疗共631个周期,按照BMI不同分为3组:A组(低体重组47例):BMI〈18.5kg/m2;B组(正常体重组440例):18.5kg/m2≤BMI〈24kg/m2;C组(超重组144例):BMI≥24kg/m2;再根据体重的不同将超重组分为两组:体重〈70kg为H1组(104例);体重≥70kg为H2组(40例)。比较各组基础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间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basalluteinizinghormone,bLH)值A组〉B组〉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日LH值B组〉C组(P〈0.05);hCG日雌二醇(estradiol,E2)值A组〉B组〉C组,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A组〈B组〈C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N数A组〉B组〉C组,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取消率A组〉B组〉C组(P〈0.05)。其余资料及超重组亚组各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异常将影响IVF/ICSI治疗结局,低BMI会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风险,致周期取消率高,BMI过高可影响卵泡发育和使晚卵泡期LH、E2水平过低,使获卵数减少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胚胎发育、植入和妊娠结局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肥胖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碎片与精液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精子DNA完整性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就诊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中心男科的不育患者265例,采集精液标本,通过计算机辅助行常规精液分析,采用瑞-吉染色镜检观察精子形态及通过精子染色体扩散试验(SCD法)行精子DNA碎片率检测,对精子DNA碎片率与年龄、精液各参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正常精子形态)进行分组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精子DNA碎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精子DNA碎片指数(DNAfragmentationindex,DFI)、精子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向活动精子、正常形态精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精子DNA碎片存在正相关关系,前向运动精子率、正常形态精子率均与精子DNA碎片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年龄是影响精子DNA损伤的因素,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精子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男性不育 年龄 精液参数 精子DFI 精子DNA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及精浆AMH浓度与精子DNA碎片率的相关性及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行IVF的夫妇共105对,检测血清、精浆AMH浓度及精液参数(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精子DNA碎片率),分析AMH浓度与精子DNA碎片率的相关性,以及AMH与IVF受精率、优胚率的相关性;比较临床妊娠组及非妊娠组血清及精浆AMH浓度差异性。结果血清及精浆AMH与精子DNA碎片率无线性相关性;精浆AMH与2PN受精率(R2=0.051,P=0.02)、D3优胚率(R2=0.056,P=0.01)呈正相关;血清AMH与2PN受精率(R2=0.003,P=0.59)、D3优胚率(R2=0.004,P =0.52)无线性相关性;临床妊娠组精浆AMH(13.63±5.51),非妊娠组(14.68±4.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组血清AMH(9.70±4.92),非妊娠组(9.43±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AMH可作为预测男性不育症患者2PN受精率及D3优胚率的实验室指标;但血清及精浆AMH对临床妊娠率无预测价值。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男性不育 精子DNA碎片 IVF-E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NAH1基因突变引起的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MMAF)不育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例MMAF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12例由DNAH1突变引起的MMAF患者为DNAH1阳性组,27例未提示DNAH1突变的MMAF患者为DNAH1阴性组,选择同一时期男女双方年龄匹配进行ICSI治疗的100例精子形态正常的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3组不育夫妇进行辅助生殖的治疗结局。结果39例MMAF患者均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其中12例患者检测到DNAH1基因突变,分别为10例复合杂合突变和2例纯合突变,另27例患者未检测到目前已知的引起MMAF的基因突变。3组患者夫妇均行ICSI治疗,DNAH1阳性组、DNAH1阴性组和对照组在获卵数和MII卵子数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08±5.32)枚、(9.59±3.98)枚和(10.44±6.33)枚,P=0.001;(14.58±5.18)枚、(6.78±3.38)枚和(8.32±5.31)枚,P<0.001],在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由DNAH1突变引起的不育患者夫妇共接受12个取卵周期,形成第3天胚胎79枚,首次新鲜胚胎或复融胚胎移植共12次,获得10个亲生子代。结论对于由DNAH1基因突变引起的MMAF患者,ICSI可以帮助其生育亲生子代,且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 标签: 不育,男性 畸形精子症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突变 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 全外显子组测序 DNAH1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晚患者(≥28周)的妊娠分娩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安徽省立医院分娩的IVF-ET术后妊娠患者198例,其中单胎妊娠121例,双胎妊娠77例.比较两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结果IVF-ET双胎妊娠的早产率(72.7%)显著高于单胎妊娠(23.1%)(P<0.01),单、双胎妊娠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糖耐量(OGTT)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重度、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198例中双胎77例(38.9%)、胎膜早破34例(17.2%),早产84例(42.4%)、产后出血17例(8.5%).结论IVF-ET晚患者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均较自然受孕者明显升高,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早发现、治疗妊娠期并发症,以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围生期结局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及其与精液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配偶有复发性流产史的男性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1年内正常生育的男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男性的精子DNA碎片率和年龄、精子浓度、向前活动精子精子畸形率进行分析。并按照试剂盒推荐的参考范围10%,将400例患者分为精子DNA碎片率<10%组(215例)和DNA碎片率≥10%组(185例),比较其复发性流产率,并对实验组男性的精子DNA碎片率与各项精液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精子DNA碎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向运动精子率低于对照组(t分别=7.84、-15.73,P均<0.05),两组在精子浓度及精子畸形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2、0.03,P均>0.05)。精子DNA碎片率<10%组的流产率明显低于精子DNA碎片率≥10%组的流产率(χ2=79.66,P<0.05)。在实验组中,患者的精子DNA碎片率与其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呈负相关(r分别=-0.46、-0.60,P均<0.05),与精子畸形率呈弱相关(r=0.19,P<0.05)。结论精子DNA碎片率增高与复发性流产有关,可作为评估精液的一项重要指标。

  • 标签: 精子DNA碎片率 复发性流产 精液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液不液化患者精子DNA碎片(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精液不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检测患者的精液常规参数(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精子率),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检测DFI值,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DFI指数与精液常规参数相关性。结果:>40岁患者的DFI<10%比例显著低于<30岁、30~40岁,DFI 10%~20%比例、DFI>20%比例显著高于<30岁、30~40岁,30~40岁患者的DFI<10%比例显著低于<30岁,DFI 10%~20%比例显著高于<30岁(P<0.05)。DFI<10%患者的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前向运动率显著高于DFI 10%~20%、DFI>20%,DFI 10%~20%患者的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前向运动率显著高于DFI>2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精液不液化患者的DFI值与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前向运动率呈负相关性(r<0,P<0.001),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P<0.001)。结论:精液不液化患者的DFI与年龄存在正相关性,与精液常规参数存在负相关性,DFI可作为评估精液不液化患者精液质量及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精液不液化 精液常规参数 精子DNA碎片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常规检查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精子DNA损伤程度分为两组。结果DNA损伤率<25%组患者的前向运动精子精子活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DNA损伤率≥25%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子DNA损伤或可成为独立精子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有助于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结局

  • 标签: 不育 男性 精子 DNA 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FAP43或CFAP44基因突变致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flagella,MMAF)患者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21例MMAF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纳入9例CFAP43或CFAP44基因突变MMAF患者,5例MMAF患者(P3、P5、P7、P8和P9)选择ICSI治疗,统计并分析这5例患者ICSI的临床结局。结果Sanger测序证实9例MMAF患者携带CFAP43或CFAP4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其中3例患者的突变位点以往未曾报道,分别为CFAP43基因的新发纯合突变(c.4132delC:p.Arg1378Glufs*10)和新发复合杂合突变(c.3938G>A:p.Arg1313Gln;c.4342G>A:p.Glu1448Lys)以及CFAP44基因的新发复合杂合突变(c.1718C>A:p.Pro573His;c.4075G>A:p.Glu1359Lys)。5例MMAF患者夫妇接受5个ICSI周期,已生育4个健康亲生子代。CFAP43或CFAP44基因突变MMAF患者组ICSI受精率为76.47%(39/51),5例患者中临床妊娠3例,活产3例。与DNAH1基因突变MMAF患者组和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组相比,CFAP43或CFAP44基因突变MMAF患者ICSI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FAP43或CFAP44基因突变会导致精子严重的鞭毛畸形和运动能力下降,是MMAF的重要病因。ICSI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CFAP43或CFAP44基因突变MMAF患者的生育难题。

  • 标签: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全外显子组测序 CFAP43 CFAP44 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 辅助生殖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