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起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8月,其均接受起搏器进行治疗,采用四级标测导管对其电生理情况进行标测,同时实施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干预,对其心脏起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宽QRS波群患者,其QRS在120ms及以上,其均为希氏束下阻滞;27例为窄QRS波群患者,其QRS在120ms以下。结论多数宽QRS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阻滞部位主要为希氏束以下,而QSR较窄患者的阻滞则主要在希氏束以上。

  • 标签: 三度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主因“间断胸闷10年,加重伴胸痛1.5小时”入院。患者10年前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持续数秒钟后可恢复,未重视。1.5h前,患者于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大汗,出现2次短暂意识丧失,数秒钟后恢复,经120急救中心抢救,急查心电图(见图1):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0.3mV,房室传导阻滞,给以“阿司匹林300mg口服,硝酸甘油0.5mg含化”后胸痛症状缓解,立即送我院急诊。

  • 标签: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痉挛 120急救中心 短暂意识丧失 心前区疼痛 AVF导联
  • 简介:房室传导阻滞AVB)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当AVB发生时,心脏会保护性启动缓慢稳定的逸搏心律来保护心脏,以避免发生心脏停搏。逸搏心律无论来自交界区或是心室,患者一般不会发生晕厥。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是以晕厥为首要症状来就诊的,因晕厥跌倒发生骨折就诊于骨科,或晕厥跌倒发生脑出血就诊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或者误诊为癫痫发作,而来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只有其中的少数。

  • 标签: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 晕厥 患者 三度AVB 心脏停搏
  • 简介:临床上常常将二(含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伴干扰(即混合性房室脱节),误诊为AVB。多数学者认为,诊断AVB必须同时具备:①心房(含窦性P波或异位房性P波,交接性P波,下同)频率不能太快,不应超过文氏阻滞点(135~150次/min)数值;②心室率要足够的慢(符合房室交接性起源为40~60次/min,心室起源为25-40次/min)。有人形象地表述为:在两个QRS波之间有3个P波时,AVB的诊断方为可靠。

  • 标签: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P波 三度AVB 文氏阻滞点 房室脱节 异位房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对房室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429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46例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的4.6倍。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主要影响心室结,使之缺血、水肿,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机率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主要影响房室束,使之坏死,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几率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率 房室传导阻滞 血液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二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若病人无症状,二I型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需要治疗。为缓解症状可以安装临时起搏器,直至心率恢复正常。二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在永久起搏器安装前,可暂时使用临时起搏器。

  • 标签: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
  • 简介:摘要Ⅲ°房室传导阻滞为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到心室,导致心室率显著缓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液动力学减慢,导致机体缺血、缺氧,正常情况下,脑血流有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流(CBF)与脑灌注压成正比,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阻断血流30分钟即出现脑代谢改变,在缺血、缺氧状态下,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紊乱,使血管扩张,导致脑水肿及颅内高压,长期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导致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灶形成,形成脑梗死,头颅CT或者头颅MRI影像学上表示多发脑梗塞或者腔隙性脑梗塞。

  • 标签: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7岁,农民,未婚.因昏厥2次而于2001年6月2日入院.患者7年前出现突眼、视力下降、食欲亢进、颈部增粗,自认为近视而配镜.近10天因2次昏厥伴抽搐而入院.体检:T365℃,P40次/分,R20次/分,Bp15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差,双眼中度突出,眼征阳性,声音嘶哑,甲状腺Ⅱ~Ⅲ肿大,血管杂音(+),两肺(-),心浊音界不大,心率40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大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T3226μg/dl,T4177μg/dl,FT3572pg/dl,FT4652ng/dl,TSH000uIU/ml.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滞,分支以上逸搏,心室率40次/分.胸片两肺无殊,心胸比例正常,心超各心腔大小基本正常,各瓣膜无殊,二尖瓣轻度反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入院后即予临时心内膜心脏起搏,并予丙基硫氧嘧啶及对症治疗,期间ⅡⅠ型至Ⅲ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出现,5天后房室传导恢复正常.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 病例报告 甲亢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简介:【 摘要】 本文就 1 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总结。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尽早 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疾病的发病特点、诱因、预后等,制定出不同的干预护理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详细观察病情、了解患者心理活动,予理护师,同时给予相应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开展新护理技术, 10 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钾血症 晕厥 护理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肺栓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导丝不能进入上腔静脉,造影显示无名静脉闭塞,永存左上腔静脉、奇静脉畸形。血管走行:左锁骨下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左奇静脉—奇静脉环—右奇静脉—右上腔静脉。改右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室主动导线,植入永久起搏器。

  • 标签: 起搏器,人工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双奇静脉
  • 简介:摘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留持续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扩大在考虑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时,通常选择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然而这种长期非生理起搏可能造成心脏泵功能下降以及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本例对1例2岁5个月的患儿选择左束支起搏方式,术后QRS时限仅82 ms,经过10个月随访,患儿左心室大小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本病例给需行永久起搏器的患儿提供了一个新的有前景的起搏方式。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左束支起搏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患者女性,52岁。因心悸3天就诊。既往有“心动过速”史。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62次/分,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哕音。查心电图(图1)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规则出现,P—P间距不等,夹有QRS波的P—P间距短于不夹有QRS波的P—P间距。下传的P—R间期主要有2种,即上行和下行的P3-R、P5-R间期为0.12—0.16s,以及上行和下行的P1-R、P6-R、P7-R、P8-R间期为0.48s。P2、P4波后QRS波脱落。心电图诊断:①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②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伴二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心电图诊断 QRS波 窦性心律不齐 病理性杂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我院对患者无微不至的护理,已经有43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起关键作用。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