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尿素装置料机臂上尿素粘结堆积形成“驼峰”对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目前采用了一种新型堆积粉料与斜面不锈钢罩体剥离的超声波装置,有效抑制了料机臂“驼峰”的生成。

  • 标签: 尿素  驼峰  纳米涂层  超声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合并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因PJI住院治疗的患者197例,男96例、女101例,年龄(62.02±13.54)岁(范围26~86岁)。髋关节95例(48.2%,95/197),膝关节102例(51.8%,102/197);形成者68例(34.5%,68/197),未形成者129例(65.5%,129/197)。病原体培养结果阳性162例(82.2%,162/197),培养阴性35例(17.8%,35/197);其中高毒力病原体感染者48例、低毒力病原体感染者69例、其他感染者45例。PJI的诊断采用2011版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血清学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容积、尿素、肌酐、白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病原体培养。将患者根据是否形成分为两组,分析检验结果的差异及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患者与无患者各项血清学检查值及合并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病原体感染组形成率(52.1%,25/48)高于低毒力病原体组(27.5%,19/69)、培养阴性组(40.0%,14/35)和其他组(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9,P=0.009)。革兰氏阳性组形成率(37.7%,40/106)与阴性组(29.2%,7/2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1,P=0.318);单独感染组形成率(35.6%,47/132)与混合感染组(17.6%,3/1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9,P=0.392);非耐药病原体组形成率(35.7%,46/129)与耐药病原体组(24.2%,8/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1,P=0.353)。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其他系统感染(OR=4.426,95%CI:1.095,17.884)和高毒力病原体感染(OR=2.633,95%CI:1.171,5.918)是PJI患者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70岁(OR=0.436,95%CI:0.205,0.927)是PJI患者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形成对慢性PJI患者常规血清学检测水平无影响,病原体的各种特性中只有毒力因素显著影响形成。对存在其他系统感染、高毒力病原体感染的PJI患者应警惕形成。

  • 标签: 假体相关感染 关节成形术,置换 血清学检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颌面部感染合并复杂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7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颌面部感染合并复杂患者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36~60岁。患者术前行面部CT检查,计算体积;术中对进行充分清创,清创后组织缺损体积为5 cm×3 cm×2 cm~10 cm×5 cm×3 cm。腹腔镜下切取100~300 mL大网膜填充组织缺损区域,保留大网膜右侧动静脉作为供区血管蒂,分别与受区面动脉及颈外静脉进行吻合。术后观察大网膜成活情况、受区再次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0天、1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造影检查移植大网膜血运情况,头面部CT检查组织缺损区域填充情况。术后随访,观察面部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及供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4例患者移植大网膜术后均成活,无再次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0天、1个月,移植大网膜血运良好,大网膜填充区域形态良好,未见无效腔形成。术后随访6~10个月,面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颌面部感染合并复杂后,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良好,腹腔镜的应用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 标签: 外科手术 感染 复杂窦道 颌面部 大网膜游离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汤治疗病综合症的疗效。方法:筛选本科室2017年5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品片+复汤治疗,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心率检查结果、心功能改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是77.5%,观察组是9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复窦汤 治疗 病窦综合症 疗效
  • 简介:摘 要:针对板减速器异常损坏,我们对返回的旧减速器进行了拆解分析,并在现场查看矿方实际工况,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应的处理方案。通过对矿方进行板减速器保养维护方法的培训,解决了板减速器出现异常损坏的问题,从而保障板减速器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矿方的工作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海省草原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包括9大类、10亚类草场,多样性的草场在为畜牧养殖提供充足的牧草资源同时,也存在某些弊端,如当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某些区域的草场已经超过最大承载能力,草场中优质牧草面积正在退化,而有毒有害类牧草数量却在攀升,毒草数量的增加不仅会对优质草场面积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危及养殖动物健康,基于此,政府和养殖户要做好草原毒草的防工作,从而提升草原牧草质量。

  • 标签: 草原毒草 防除技术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2例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行经皮肾镜胰腺坏死清除术后经引流管道行无麻醉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UPLS)辅助胰腺坏死清除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在首次手术后留置胰腺坏死腔引流管,1~2周后在无麻醉下经引流管道行UPLS辅助胰腺坏死清除。其中2例患者接受2次手术,6例接受3次手术,4例接受4次及以上手术。12例患者均能耐受无麻醉手术,无出血、肠漏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5 min(15~36 mim),平均住院时间82 d(60~105 d)。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死亡。本研究结果显示无麻醉经引流管UPLS辅助胰腺坏死清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清创效率高,可反复进行,特别适合麻醉耐受不佳的患者,是对标准肾镜清创术的改良和补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性内镜与硬性内镜在不同形态型慢性创面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1月1日—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收治4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型慢性创面患者,其中男、女各23例,年龄18~81(48±21)岁。入院时,行CT造影及三维重建了解创面形态并分类,记录“CT造影检查测得的创面道长度”(下称参考长度);分别采用硬性内镜和软性内镜检查并测量创面道长度。将含明显弯曲、无明显弯曲的创面分别归入曲线组、直线组,计算各组创面中软性内镜或硬性内镜检查测得的“创面道长度与参考长度的偏差率”(下称长度偏差率),比较各组创面中软性内镜与硬性内镜检查测得的长度偏差率及二者与参考长度偏差率(0)之间的差异。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CT造影及三维重建显示,本组患者创面形态分为管状(36/46)、片状(4/46)、棒槌状(4/46)、不规则状(2/46)4种,其中,管状进一步分为I型(23/36)、L型(4/36)和Y型(9/36)。含I型管状、片状和棒槌状的创面归为直线组(31/46),含Y型管状、L型管状和不规则状的创面归为曲线组(15/46)。在直线组中,硬性内镜、软性内镜检查测得的长度偏差率均为0。在曲线组中,软性内镜检查测得的长度偏差率为0(0,0.58%),明显低于硬性内镜检查测得的41.18%(31.68%,48.41%),Z=-3.408,P<0.01;硬性内镜检查测得的长度偏差率(40±19)%明显高于参考长度偏差率(t=8.343,P<0.01),软性内镜检查测得的长度偏差率与参考长度偏差率相近(Z=-1.342,P>0.05)。结论相较于硬性内镜,软性内镜在型慢性创面的临床检查中能更大范围地观察该类创面的内部特征,尤其是对于弯曲型型慢性创面的探查具有明显优势,这种方法的推广将有利于型慢性创面的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内窥镜 生物形态 治疗,临床研究性 窦道型慢性创面 软性内镜 硬性内镜 CT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胃支架管置入引流术在治疗持续性胰外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治疗的12例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手术导致持续性胰外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30~65岁,中位年龄43.5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胃支架管置入引流术。术后通过门诊复查随访胰瘘复发、新的胰液积聚、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持续性胰外瘘9例,胰腺外伤致持续性胰外瘘2例,胰腺手术致持续性胰外瘘1例。手术操作时间38~54 min,中位数47 min,均为操作1次成功,置管技术成功率100.0%(12/12)。随访2~29个月,中位数22.5个月。手术后7 d内,所有患者均拔除经皮引流管。1例(8.3%)术后17 d胰瘘复发,考虑支架管堵塞,采用相同方法再次放置支架管后痊愈。术后6个月复查2例(16.7%)支架管脱落,其中1例再次出现假性囊肿(胰瘘复发),观察9个月胰腺假性囊肿逐渐增大至最大径7 cm时,在内镜下放置双猪尾巴引流管痊愈。另1例患者无胰瘘复发或假性囊肿。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新的胰液积聚、发热、出血、感染、器官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经胃支架管置入引流术治疗持续性胰外瘘技术简单、安全、效果好。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放射学介入 内镜检查 胰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氢氧化钙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96例型根尖周炎患者纳入研究,且随意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用氢氧化钙治疗,观察组用氢氧化钙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闭合时长、诊疗次数。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9.58%高于常规组的70.83%,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的闭合时长、诊疗次数均小于常规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氢氧化钙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型根尖周炎能够提高疗效,缩短闭合时长和诊疗次数。

  • 标签: 氢氧化钙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窦道型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基本已经实现机械化采煤运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也能通过板输送机得到有效处理。得益于机械化的生产形势,煤炭企业在生产能力、生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了可靠保障。板输送机作为煤炭企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运输设备,除了负责煤炭的输送工作之外,有时也需要参与到煤泥的处理工作中。但板输送机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又常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因此很容易因为磨损或其他原因产生故障,对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不良影响。这就意味着对板输送机故障及处理措施的分析研究成为保障煤炭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 标签: 煤矿 刮板输送机 故障 诊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道1例由外伤引起的上颌木质异物的诊治过程,以期为避免误诊和漏诊上颌异物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方性氟病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全世界有百分之七十的国家饮用水氟含量超标,因此水中氟的存在必须控制,以保证人的健康生活。本文介绍的氟式净水装置通过采用活性氧化铝作为氟的吸附过滤体,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来调节氟部内部的酸碱度,从而提高氟效果和净水能力。

  • 标签: 除氟 PH值 滤芯 水泵
  • 简介:摘要:本文归纳、分析、提出了灰系统在电厂环保设备运行中的提质增效方法,通过对电除尘系统和输灰系统的精细控制调整,达到降低能耗,同时高效达标环保,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 标签: 提质增效 电除尘 高频电源 输灰系统
  • 简介:摘要:板式烟梗回潮机是制梗丝工艺线上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控制水平将影响到产品加工质量。调查某车间板回潮机历史生产数据发现,其出口水分震荡幅度和极差较大,过程控制能力较低。通过增加入口水分检测水分仪、分段细化控制程序、改进蒸汽管路、PID参数修正等措施,使得出口水分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标准功能块的形式可在其他增温增湿设备中应用。

  • 标签: 刮板回潮机 出口水分 PID控制
  • 简介:摘 要:本文介绍了人工丝网胶工艺,从胶角度、胶压力和胶速度分析了手动丝网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丝网自动胶工艺。

  • 标签: 丝网刮胶 J599产品 绝缘耐压
  • 简介:摘要脑静脉狭窄(venous sinus stenosis,VSS)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针对静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还存在分歧,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资料相对有限。本共识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概述了静脉狭窄的相关临床基础并为其诊断、管理和介入治疗提供建议。其目标读者为负责静脉狭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师以及其他相关接诊医师,旨在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的临床实践。

  • 标签: 诊断 放射学, 介入性 静脉窦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小儿睾丸内胚瘤具体进行诊断时,使用超声诊断方法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其相关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就具体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小儿睾丸内胚瘤的患者群体中,抽取24例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随访等方面情况进行收集和汇总,评价此类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特征等情况。结果 分析后发现,患儿肿块大小为(3.22±1.05)cm,超声下可见其形状为类圆形,并且边界清晰不存在包膜的现象,有14例患儿超声下病灶可见均匀回声,和周围残留的正常睾丸组织的内部回声十分类似,而10例患儿在诊断的过程中发现,其睾丸内可见单发、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无回声暗区,局部不存在包膜,透声性良好。肿瘤内部、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信号,3例患儿伴有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腹膜、肝转移。其他特征和随访方面,伴有明显的血清AFP提高,接受睾丸根治性切除之后,则血清AFP明显下降。结论 对于小儿睾丸内胚瘤患儿开展检查诊断的过程中,超声方法的临床应用具备一定自身优势,能够观察到病变组织和正常生理组织的明显不同之处,有助于配合其他的检查方法进一步辅助进行临床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小儿睾丸内胚窦瘤 临床应用 诊断效果 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型和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CCF)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CCFs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对直接型与间接型CCFs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31例CCFs患者,29例(93.5%)伴有眼部症状,以结膜充血水肿(24例,77.4%)、眼球突出(19例,61.3%)和眼眶杂音(18例,58.1%)最多见。直接型CCFs组23例(74.2%),间接型CCFs组8例(25.8%),前者多有头颅外伤史(78.2%对12.5%;P=0.002)、流量更大(高流量CCFs:100%对37.5%;P<0.001)、更易引起眼眶杂音(69.6%对25.0%;P=0.043)。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18例,66.7%)和单纯可脱式球囊栓塞(6例,22.2%)为常用的血管内栓塞方式。结论CCFs以眼部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型CCFs更多见,通常有头颅外伤史,临床和影像学征象更典型。介入栓塞是CCF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栓塞,治疗性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