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丙氨酸有外消旋DL型,L型和D型,它们都是重要的氨基酸,在药物合成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中DL-苯丙氨酸是一种基本的氨基酸,是L-苯丙氨酸及其对映体D-苯丙氨酸的混合物;L-苯丙氨酸(L-Phe)能够在大多数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中找到;D-苯丙氨酸(D-Phe)通常不会在食物中出现,但是,可以对DL-苯丙氨酸拆分而得到。三种类型的苯丙氨酸的基本情况见表1。

  • 标签: DL-苯丙氨酸 药物合成 D-苯丙氨酸 应用 DL型 氨基酸
  • 简介:当前,全球L-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在1.5万t以上,主要生产企业有美国孟山都、日本味之素、韩国大象公司等.美国是世界L-苯丙氨酸的主要消费国,消费量约占世界需求量的一半,其次是西欧和日本.西欧的L-苯丙氨酸主要供Euro-Aspartamc公司生产阿斯巴甜.

  • 标签: L-苯丙氨酸 发展潜力 生产企业 阿斯巴甜 需求量 消费量
  • 简介:在医药行业,抗肿瘤药物同抗艾滋病药、脑血管药和减肥药一道并称为四大明星药物和医药行业的支柱产业,与四大明星药物相关的生物医药企业的业绩均表现出色.由于D-苯丙氨酸为以上几种明星药物的合成原料药和中间体,所以以上几个非常先进成熟的主流药物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D-苯丙氨酸的飞速发展.

  • 标签: D-苯丙氨酸 市场空间 抗肿瘤药物 医药行业 抗艾滋病药 支柱产业
  • 简介:详细介绍了酶法生产L-苯丙氨酸的工艺技术。综述了国内外L-苯丙氨酸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并对其进行市场分析。指出,L-苯丙氨酸的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投资生产L-苯丙氨酸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L-苯丙氨酸 生产能力 市场分析 酶法 发酵法
  • 简介:]目的探讨了丙氨酸在保护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酒精肝损伤模型法,设3个剂量组92mg/(kg·BW)、183mg/(kg·BW)、550mg/(kg·BW),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给予受试物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h后处死动物及时进行肝脏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物550mg/(kg·BW)组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83mg/(kg·BW)组与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平均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L-丙氨酸对小鼠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 标签: [] 丙氨酸 酒精性肝损伤 甘油三酯 丙二醛
  • 简介:摘 要: β-丙氨酸是一种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为肌肽、鹅肌肽等肌源活性肽合成的前体物,作为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营养补充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营养。此外,β-丙氨酸还可抗衰老,抵抗自由基损伤,是运动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 标签: β-丙氨酸 肌肽 运动表现 健康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紫杉醇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以此考察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各种缓冲液和血浆中的稳定性。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BetaBasicC18column(150mm×2.1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甲酸(65:35:0.1),流速:0.2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反应监测,正离子检测模式,前体药物-产物离子转换选择离子反应监测得出紫杉醇的质荷比m/z为854.2→286.1,内标多西紫杉醇的质荷比m/z为808.3→527.2。结果该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0.5~5000ng/ml,r=0.9980;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醋酸盐缓冲液中的稳定性高于在磷酸盐中的稳定性,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血浆中释放出紫杉醇的量明显高于其在醋酸盐和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出紫杉醇的量。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功应用于紫杉醇含量测定及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稳定性评价。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稳定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丙氨酸转氨酶(ALT)与戊肝、甲肝抗体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自动生化仪对ALT进行检测,通过酶联法对戊肝、甲肝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在300例体检者中检测出ALT阳性率为6.33%。结论在健康体检中,检测出戊肝与甲肝的阳性概率较小,可通过ALT筛选来进行检测,以节省人力、物力。

  • 标签: 戊肝抗体 甲肝抗体 丙氨酸转氨酶
  • 简介:目的探讨了丙氨酸在保护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酒精肝损伤模型法,设3个剂量组92mg/(kg·BW)、183mg/(kg·BW)、550mg/(kg·BW),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给予受试物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h后处死动物及时进行肝脏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物550mg/(kg·BW)组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83mg/(kg·BW)组与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平均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L-丙氨酸对小鼠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 标签: 丙氨酸 酒精性肝损伤 甘油三酯 丙二醛
  • 简介:采用L﹣丙氨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壳聚糖,并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水溶液中Sr2+的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80min,吸附温度50℃,吸附剂用量0.1g,PH值为10时,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对Sr2+吸附的的吸附率可达31.800%,吸附量为11.925mg/g;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微球对高浓度Sr2+的吸附量最大可以达到30.650mg·g﹣1,吸附率最高可达83.3%;等温吸附结果表明,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微球对Sr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对Sr2+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 标签: 改性壳聚糖 吸附 锶离子
  • 简介:患者:男性,54岁.因声带息肉住院手术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30/90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肺部听诊未见异常,肝、脾肋下均未触及.腹部B超示轻度脂肪肝.血、尿、便常规,血糖均正常.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为101U/L.患者口述入院前因慢性咽炎自用牛黄益金片(山东省济宁市中药厂,批号:020903),每日3次,每次1.0g(2片),含化,未用其他药品.分析ALT升高可能由牛黄益金片所致.

  • 标签: 牛黄益金片 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液标本溶血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的测定,探讨溶血对血液标本影响范围,制定相应措施。方法取100份血液标本测得溶血前后ALT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溶血后对血液标本影响范围,大于10U的占8%,4—10U占85%,4U以下占7%。结论溶血对血液标本ALT值确有影响,采取必要措施防治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可以降低ALT值的升高,减少血液报废。

  • 标签: 溶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 简介:摘要:目的:血站血液采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采集行为对诊断结局有着直接的影响,更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次针对血液采集前丙氨酸转氨酶快速检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方法:近些年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只为通过自身的方式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此次从本血站筛选88例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进行了探究,通过计算机对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献血者采集血液标本前,均进行了项目检测,此次运用常规血红蛋白、血型、HbsAg和丙氨酸转氨酶快速检测两类手段,前者为对照组,第二种为观察组,对检测后的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进行了整体调查。结果:血液标本来之不易,对救治患者身生命健康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对血液标本报废情况进行评估,对照组报废例数明显较多,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站血液采集 丙氨酸转氨酶 快速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丙氨酸转氨酶快速检测血站血液采集前检测的实施意义及影响作用。方法: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入血站献血者200例,抽签分配,参比组血液采集前行常规血检,实验组血液采集前行丙氨酸转氨酶快速检测,作用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液不合格率在组间略低(P<0.05),对样本行复查检测,实验组检测结果与复查结果具有较高相似性,准确率较参比组良好(P<0.05)。结论:血站行血液采集前,采用丙氨酸转氨酶快速检测方式对患者所提供血样进行检测,可准确筛查除不合格血液样本,进而使血站血液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 标签: 血站 血液采集前 丙氨酸转氨酶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者筛选新的治疗药物。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医学遗传中心应用计算机针对苯丙氨酸羟化酶和药物空间结构结合力特点进行虚拟药物筛选,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物库(包含2 697种原料药)中共筛选出10种候选老药;运用真核表达系统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药物对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筛选药物敏感突变体。结果10种候选老药中,盐酸奈福泮、醋酸氟轻松及利司培酮分别可增加23%[t=18.21,P<0.001,与苯丙氨酸羟化酶非药处理组(即反应体系中只加入溶剂,不加药物)相比]、21%(t=3.44,P<0.05,与苯丙氨酸羟化酶非药处理组相比)、31%(t=19.57,P<0.001,与苯丙氨酸羟化酶非药处理组相比)的苯丙氨酸羟化酶酶活,其余老药对酶活性影响较弱甚至抑制。p.D101N突变体可被利司培酮激活25%(t=15.86,P<0.001,与p.D101N突变体非药处理组相比)。结论盐酸奈福泮、醋酸氟轻松及利司培酮可作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的潜在治疗药物,且p.D101N突变体可作为药物敏感突变位点。

  • 标签: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 虚拟筛选 盐酸奈福泮 醋酸氟轻松 利司培酮 p.D101N突变体 药物敏感突变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其与体重指数(BMI)的交互作用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收集温州市2014—2016年妊娠早期首次产检的单胎足月分娩的母婴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暴露(ALT>40 U/L)和非暴露(ALT≤40U/L)组进行1∶4匹配。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早期ALT水平对异常出生体重的影响,以及联合妊娠早期BMI的交互作用。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T>40 U/L的孕妇分娩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LGA)的风险是ALT≤40 U/L孕妇的1.584(95%CI 1.323~1.896)和1.292(95%CI 1.142~1.461)倍。妊娠早期ALT与BMI对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2.032,95%CI 0.307~3.757;归因比(API)=0.448,95%CI 0.221~0.684;交互作用指数(S)=2.348,95%CI 1.274~4.324]。但未发现ALT与BMI对LGA的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也未发现妊娠早期ALT与低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的关联。结论妊娠早期ALT>40 U/L会增加高出生体重的风险,且对妊娠早期超重或肥胖孕妇的影响更明显。建议对妊娠早期肥胖孕妇加强ALT监测。

  • 标签: 丙氨酸转氨酶 异常出生体重 体重指数 交互作用 倾向性评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