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普通磁共振检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5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出良性病变14例,恶性病变30例,诊断符合率为84.6%;普通磁共振检查检出良性病变9例,恶性病变27例,诊断符合率为69.2%;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比差异显著(P<0.05)。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普通磁共振检查相比,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明显提升诊断符合率,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普通磁共振检查 鉴别 乳腺良恶性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抽取45例纳入到讨论中(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的52例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中,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常规扫描其盆腔,得到ADC图,测量其正常肠壁和直肠癌的表观扩散系数指标(ADC)值,并分析。结果ROC曲线面积(Az)为0.921。给予DWI和常规序列结合后,检出直肠癌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96.8%,Az指标为0.975,对比两者Az值P<0.05。比较两组患者ADC值,研究组和对照组ADC值分别为1.09×10-3mm2/s、1.45×10-3mm2/s。两组比较P<0.05。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分化癌和高分化癌,其P值<0.05。表明ADC值与直肠中分化癌和高分化癌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直肠癌疾病时建议可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方式,原发病灶ADC值比正常直肠肠壁ADC值低,直肠癌分化程度不同间ADC值有可比性,也就是说P<0.05。

  • 标签: 直肠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检查 AD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与产前磁共振(MRI)成像检查对于胎盘植入(placentaaccreta)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生产之前的检查中,疑似胎盘植入,同步进行超声和MRI的84例病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病理情况判断检验是否准确,以此来评价此两类检查方法是否对于产前检查胎盘植入提供准确的方法。结果在被怀疑的84例患者中,50例被明确诊断为胎盘植入;超声诊断测出50例,5例排除了胎盘植入,漏诊5例;MRI检测出51例,将5例不是胎盘植入的病人检测成胎盘植入,将真实患者漏掉4例。通过数据对比,两类检查方法无论从敏感性、特异性还是诊断符合率等方面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检测的数据分析来看超声与MRI在临床中,均可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环缺血病变中的检查意义。方法100例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血管病变76例(76%);其中病变在前循环共12例(12%)、病变在后循环共29例(29%)、病变在前循环和后循环共35例(3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血管病变79例(79%);其中病变在前循环共10例(10%)、病变在后循环共30例(30%)、病变在前循环和后循环的共39例(39%)。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的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的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的前循环病变、后循环病变及前后循环病变所占比例分别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无创检查方便等优点,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老年后循环缺血病变做出诊断,值得借鉴。

  • 标签: 后循环 缺血性脑血管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老年
  • 简介:摘要在磁共振成像中,谱仪梯度属于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采集到的梯度波形进行分析,能够将波形的特点提取除开,进而确定硬件电路、脉冲序列编写是否存在问题。本文主要以实验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将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陈列出来,接着分析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了全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谱仪梯度 波形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髌骨软化症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从而为髌骨软化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31日—2018年3月31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髌骨软化症患者共6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回顾分析法对其MRI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本次检查,67例患者中,共检出髌骨软骨软化症Ⅰ期14例,Ⅱ期13例,Ⅲ期20例,Ⅳ期20例。结论应用MRI对髌骨软化症进行检查,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以通过梯度回波像+横断位梯度回波像有效对早期髌骨软化症进行确诊,值得广泛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髌骨软化症 磁共振成像 MRI 髌骨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因素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118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t=0.05,P=0.96,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6.11,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磁共振成像检查当中,分析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并且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保证磁共振成像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磁共成像检查 焦虑情绪 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5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方法观察55例肝硬化再生结节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为低信号结节。结果37例合并肝细胞癌MRI表现为T1WI等、高或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及高信号;11例在T1WI或T2WI上见假包膜,呈低信号;增强扫描34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3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不均匀低信号,27例见假包膜强化。结论因此肝硬化再生结节在MRI上能很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

  • 标签: 肝硬化 结节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探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接受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对照组,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到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所占比例为18%,观察组中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所占比例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也提升了检测成功率,并且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高场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场磁共振成像参数优化的体会。方法为了达到研究目的和减少成像参数对图像的干扰,本研究在进行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项参数,固定其他参数,设备为GESignaTwinSpeelHD1.5T磁共振。结果高场磁共振成像是相互影响的,故在参数优化时必须进行综合性分析,掌握其原理,才能更有利于参数的优化。结论高场磁共振成像参数优化有必要,毕竟对提升临床诊断率有利,但必须对其成像原理与相关的制约因素进行准确分析,才能达到优化参数的目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参数优化 成像技术 场强
  • 简介:磁共振成像理论自1973年由诺贝尔获奖者PaulC.Lauterbur教授奠定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在硬件系统和成像方法上均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无创获取生物体组织形态、功能、代谢等多层次信息的强大医学影像工具。近年来,脑科学研究以及心血管与肿瘤等重大疾病精准诊断的迫切需求,对磁共振成像的时空分辨率以及信噪比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发快速、高分辨的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仪器设备成为前沿科学研究和高质量临床诊断的关键。本篇综述将以成像信息技术为核心,从硬件系统部件和快速成像方法两条主线入手,分别介绍磁体、梯度、谱仪、射频等关键部件的发展和挑战,以及前沿快速成像方法的技术突破和高级应用,同时分析超高场磁共振系统在前沿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面临的技术瓶颈。高场磁共振系统是医疗设备中涉及学科交叉最多、技术体系最复杂、门槛最高的领域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高端医疗装备制造的重要目标,因而实现快速高清晰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创新突破、形成高场磁共振整机制造能力,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产业价值。

  • 标签: 磁共振系统 高场 高分辨 快速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兼容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情况和MRI扫描的安全性。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植入MRI兼容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植入术后MRI扫描情况及起搏器各项参数变化。结果共447例患者植入MRI兼容起搏器,植入前56例次患者曾行过MRI检查;植入后9例次行1.5TMRI扫描,1例次行3.0TMRI扫描。扫描部位包括:头部8例次、肝胆1例次、脊柱1例次。扫描前后起搏器各项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MRI成像清晰。随访至MRI检查后6个月,未发现起搏器工作异常及电量异常耗损。结论MRI兼容起搏器植入呈上升趋势,在规范的操作流程下,患者能安全有效地进行MRI扫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兼容起搏器 磁共振成像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疾病的使用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的胆管梗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选取105例患者,使用低场MRI及MRCP检查,经病理学诊断,探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低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95.2%,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安全性非常高。结论胆管梗阻可以选择低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临床中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符合度高,诊断的有效性高,能够减少诊断费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管梗阻疾病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技术中对患者病灶的精确诊断与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磁共振成像中伪影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从而不能对病灶进行精确的识别。尤其磁共振成像中的运动伪影,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伪影是医学界重要的而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对磁共振成像中的运动伪影消除方法进行研究,其主要的内容如下。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伪影 消除方法 智能技术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低场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2月- 2017年 11月来我院磁共振室接受检查的 2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尿管结石 10例,输尿管肿瘤 2例,肾结核 2例,肾癌 1例,膀胱癌 2例。尿路梗阻病例中, MRU对尿路梗阻部位、梗阻段以上尿路积水均显示清晰。阴性 2例,可清楚显示肾盂肾盏,部分小肾盏杯口状改变欠清晰,输尿管断续充盈。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尿路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性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性脑微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分别进行T1WI、T2WI、FLAIR和磁敏感成像(SWI)扫描,对比不同序列扫描结果。结果T1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13.9%,T2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20.8%,FLAIR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61.1%,S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94.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脑微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序列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性脑微出血 磁共振成像 敏感序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结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RI对腔隙性梗死表现为位于脑白质区域的T1加权像上见低信号灶,T2加权像上见高信号灶,无占位效应。对脑干较小的腔隙灶也能很好地显示。经MRI诊断与临床准确率为86.67%。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引起的脑水肿,在MRI诊断上具有很大的价值,MRI可显示成像范围内所有血管是一种无创的,较为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