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滇中与滇南交界处的石屏彝族,自称尼苏,他称花腰。花腰彝聚居的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一带,自古沿袭“德培好”习俗,“德培好”是彝语,意为“培养好的道德风尚”。它是“咪嘎好”的最高形式,“咪嘎好”是一年一次,“德培好”则12年一次(马年正月第一个马13举行)。解放50多年,只举行过3次“德培好”。第一次属民间性质,时为1954年;

  • 标签: 石屏彝族 “德培好”习俗 中国 风俗习惯 “迎龙” “祭龙”
  • 简介:土掌房——彝族典型的民居形式,从建筑结构、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性来说,土掌房生土建筑的特点和北方的窑洞民居极为相似: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自然之物——土,其具有可持续循环的特点;在建筑的构筑上,采用屋面平顶的形式和厚实的土墙,

  • 标签: 民居建筑 云南彝族 石屏县 再利用 建筑结构 生土建筑
  • 简介:本文介绍了鸡石高速公路石屏一号、石屏二号隧道的工程概况,对设计提出的施工要求及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比较,简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根据施工体会对公路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建设性意见。

  • 标签: 连拱隧道 施工 方案 探讨
  • 简介:石屏文庙属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东庑年久倾圮,经州政府和州文管所批准重建,最近建筑工程队在清理地基时掘出一通明代天顺二年(1458)冬月16日镌刻的石碑,距今已543年。碑名为“石屏州庙学记”,砂石质地,高157厘米,宽89厘米,厚15厘米,全文26行,计853字,碑文字迹楷书阴刻。碑文为赐进士及第承务郎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编修,经筵官蜀人周洪漠撰文、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临安府知府刘芳校正,奉议太夫临安府同知石首刘海篆书碑额。

  • 标签: 明代 石屏庙学碑 历史考释 中国 历史文献
  • 简介: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云南省最早引人杨梅种植的是石屏县.早在1985年该县就从浙江台州、宁波等地引进东魁、荸荠种、丁岙梅等杨梅品种进行试种,1991年挂果,表现出果大、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等优良特性。1993年通过省、州有关专家鉴定得到“品质佳、口感好、果肉多、核小、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的好评。同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杨梅种植户5000余户,

  • 标签: 推广种植 石屏县 杨梅 浙江台州 优良特性 专家鉴定
  • 简介:云南彝族的图腾崇拜、建筑、植物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彝族园林在表现主题、地形特征、园林形态、建筑形式、庭院布局、装饰装修、小品、植物等方面体现了彝族追求与自然协调统一的文化特色.

  • 标签: 彝族 文化 园林 特色
  • 简介:彝族的祖先属于游牧一族,在游牧生活中为了让日常用具携带方便,1700多年前他们便开始制作、使用漆器,漆器逐渐成为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彝族漆器是工匠们长期创作的结晶,它不但有汉代漆器的工艺精髓,而且融入了彝族最原始而淳朴的情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装饰性更是有独具魅力的文化情感。要探究彝族独特的装饰文化,沿着他们的文化和审美意向,传承该民族的特色文化。

  • 标签: 汉代漆器 装饰文化 彝族 解读 游牧生活 文化情感
  • 简介:在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概念及其规划管理实践相关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红河州石屏古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及管理实践为例,阐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规划建设与管理实践中的意义与路径。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管理与实践 石屏古城
  • 简介: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方山的彝人山寨游玩。随着吹在脸上的习习凉风,彝家风情扑面而来。

  • 标签: 族人 星期天 妈妈
  • 简介:<正>云南元江彝族的舞蹈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舞蹈,一是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珍品。元江的彝族舞蹈,发展较为成熟的有以下三种:一、烟盒舞,分为“三步弦”和“乐作”两类,因为舞蹈均用弹烟盒为乐,故统称“烟盒舞”。三步弦,又称簸箕弦。人数不限,但进入穿花及斗脚时要求双数(四人一

  • 标签: 彝族舞蹈 舞蹈表现 烟盒舞 彝族人民 重要内容 历史文化遗产
  • 简介:每年农历二月初七这一天,弥渡县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方圆数十里的各族人民,扶老携幼,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到村后的山坡上,杀鸡宰羊祭祀“鹁鸪神”,祈求全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幸福安康。

  • 标签: 彝族 村委会 弥渡县 人丁
  • 简介:天神崇拜是古代民族和现代后进民族的普遍信仰行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各个民族天神崇拜的对象、内涵、职能及其发展演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汉族前身——中原华夏族就十分崇敬天神,乃至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亲登泰山祭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纳西、彝、傈僳、景颇、基诺各族普遍崇拜天神,祭仪隆重,直到今天仍保留。彝族的天神崇拜经历了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人格神崇拜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产生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 标签: 彝族 天神崇拜 人格神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 简介: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考证,彝族是远古虎图腾部族羌戎或氐羌的后裔之一,不仅至今仍保留其远古羌戎或氐羌的虎图腾崇拜许多遗迹,而且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演变和发展。彝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广阔的地域内逐渐创造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灿烂辉煌的虎文化,反映了历史上彝族人民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内涵极为鲜明的民族心理特征。

  • 标签: 虎文化 彝族 民族心理特征 资料考证 图腾崇拜 发展过程
  • 简介:"恳洪"是黔西北彝族丧葬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容非常丰富,归纳为哭祭类、神话故事、朴素的唯物史观、伦理道德、缅怀和赞颂逝者、请神和退神等六类。根据黔西北彝族过去的社会现实和恳洪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其具有调剂人际关系和抚慰悲痛心灵、道德教化、传授知识、励志教育等四个方面的社会功能。

  • 标签: 黔西北 彝族 “恳洪” 功能
  • 简介: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果实、木材等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当前我国核桃和核桃仁都已经成为了地方创汇产品,发展前景良好,但石屏县的核桃种植业经济效益还不是很明显,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核桃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我们能够在重视核桃种植管理的同时关注核桃采收技术,促进核桃产量和质量提升,从而切实提高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 标签: 核桃 种植管理 采收技术
  • 简介:喷珠池位于康滇构造带西南侧的石屏-异龙湖坝区,它所排放的大量气体以无机成因CO2为主(达91.59%)。3He/4He值R=7.78×10-8,R/Ra=0.06,4He/20Ne=417,表明其中大气成分少,属壳源CO2泉气。喷珠池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震活动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云南 康滇构造带 气体地球化学 氧、碳、氮同位素
  • 简介:彝族,是祖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比较集中地聚居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红河3个自治州和哀牢山.小凉山一带。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一种象形音缀文字——老彝文。火把节是彝以及白、纳西、哈尼、傈傈、拉祜、普米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1至3天,在农历6月24至26日。

  • 标签: 火把节 彝族 西南地区 藏缅语族 汉藏语系 传统节日
  • 简介:彝族武韵源远流长,实战娱乐相兼,少拳术多器械,重刀术与摔跤,勇猛粗犷。宗教信仰、社会风俗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高寒山地的自然环境、游牧射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是彝族武术形成的主要地域文化因素。

  • 标签: 彝族 武术文化 宗教信仰 社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