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以2012年7月15日凌晨榆林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冷涡影响下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特征明显,卫星水汽图像上的黑体亮温高值区与干冷区相对应,干冷区的伸入使得对流云团边缘亮温梯度增大,同时对流云团发展;干侵入与对流层高层的下沉运动、高值位涡以及干冷区相对应,因干冷空气叠加在暖湿气流之上,在强降水区上空出现了对流不稳定层结,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另外,此次降水过程水汽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风场辐合带来的短时间水汽辐合为短时强降水集聚了一定的水汽条件。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将不稳定层结中包含水汽的气块抬升,从而形成降水

  • 标签: 干侵入 水汽图像 位涡
  • 简介:为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和预警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作用,制作出精细化的临近和短时预报,选取了滇西7次典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从五个方面对冰雹和短时强降水两类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冰雹云回波基本径向速度场上出现了辐合、逆风区等特征,短时强降水也会出现逆风区特征,冰雹天气中的风切变明显大于短时强降水的;滇西冰雹过程45-55dBZ强回波平均高度为7.4km,比短时强降水回波高3km。冰雹天气的回波顶高明显高于短时强降水。降雹前VIL值会不同程度地持续跃增,降雹时VIL值明显大于短时强降水的。

  • 标签: 冰雹 短时强降水 多普勒雷达 滇西
  • 简介:通过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WRF模式模拟资料等多种手段,对2012年6月12日福建宁德地区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及其中短时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经过初步调查,本次过程是在福建东北部冷涡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底层低涡扰动形成冷暖空气汇合的有利天气形势下形成的。当时高空明显有冷空气叠加在暖湿空气上,对流系统移动方向有强烈的风暴螺旋和低层辐合上升气流的倾斜作用都为此次强对流天气及其中短时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福建省宁德市 强对流天气 短时强降水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基坑坑内降水降水井封堵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管井封堵前期的影响作了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施工措施和解决方案,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深基坑 降水井 封堵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取得了飞跃发展。随着高层建筑和深大基坑工程的逐渐增多,基坑降水工程也越来越多。基坑降水设计优化对基坑稳定性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 标签: 深基坑 降水设计 总涌水量 地面沉降 治理措施
  • 简介:摘要建筑物在进行地下部分施工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导致施工困难,需在施工前进行降水作业,也就是降水施工。就降水施工需根据地质报告及建筑本身如基础,地下室范围等通过计算,将地下水降低到合理位置才能进行此部分的施工,一般来说降水施工方案有四种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本文介绍了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以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井点基坑明排降水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 标签: 施工降水技术 工程 应用
  • 简介:口译是将一种语言以口头表达的方式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活动。短时记忆在口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短时记忆存在的局限性直接影响着译员的翻译水准。因此,针对短时记忆的局限性,探讨了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短时记忆的可行方法,旨在扩大学生短时间内的记忆容量,延长记忆时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 标签: 口译教学 短时记忆 翻译水准 教学训练
  • 简介:采用短时DRM迫选任务,探讨提取条件和延迟间隔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主要源于提取时对存贮细节通达的缺失。在无有效提取线索的条件下,延迟间隔能够增加错误记忆率;而有效提取线索存在时,真实记忆痕迹的可通达性增加能够极大避免错误记忆的产生,延迟间隔的作用则不显著。该实验的结果是对错误记忆理论解释的一种补充。

  • 标签: 短时错误记忆 延迟间隔 提取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短时血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短时血滤。观察两组疗效,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较短,腹胀缓解及腹痛消失所需时间较短,APACHEⅡ评分、CTSI评分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时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短时血滤 疗效
  • 简介:短时交通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交通信息、诱导交通与制定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础.基于小波分析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SVR模型的高速公路短时交通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将交通量原始信号分解为逼近信号和细节合成信号,利用SVR对2种信号分别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合成预测结果.应用该方法可实现时间间隔为5min的交通量预测.实例分析表明:与直接应用SVR模型相比较,小波-SVR模型各项评价指标更优,其为交通量实时准确预测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 标签: 公路运输 小波-SVR模型 交通量预测 小波分析
  • 简介:摘要近几十年来,支护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阐述了深基坑支护施工重点和注意事项,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

  • 标签: 深基坑支护
  • 简介:摘要要保证工程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基坑施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前提,所以做好相关的基坑支护以及降水施工措施是尤为重要的。文章从工程概况、环境地质以及设计方案等,并从土钉墙的施工以及排水措施等细微环节入手进行考虑,提出了基坑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等。

  • 标签: 基坑施工 支护结构 降水施工措施
  • 作者: 罗臣立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及理论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基层建设》 2015年第32期
  • 机构:摘要:城市地下铁路工程经常使用明挖法施工,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基坑土方开挖前需要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文章介绍了基坑降水的四种类型,并以实际案例分析了坑内降水、坑外降水在工程中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实验组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时间连续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8.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59);实验组治疗前、治疗2d后血胆红素浓度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治疗4d后前者较后者显著降低(P=0.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36.67,差异显著(P=0.012),且前者奶量减少、体温异常、烦躁哭闹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2,0.028,0.042)。结论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和长时间连续蓝光照射治疗相近,但是前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血清胆红素水平也显著降低,安全高效。

  • 标签: 蓝光照射治疗仪 新生儿黄疸 血清胆红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水闸工程围堰设计及施工要点概况,通过分析其施工环境条件提出了合理的降排水方式,采用施工区域排水、泵站降水、基坑边坡降水等方式,为水闸修建和顺利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工程施工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水闸工程 围堰 降水 施工
  • 简介:摘要车站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及砂土层中,其中粘性土具弱透水性,砂土层属强透水层。车站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明挖基坑深度达30m,各土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基坑侧壁容易坍塌,加剧基坑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地下工程的施工。针对本工程基坑上层为弱透水性粘性土、下层为强渗透性砂土、控制沉降的特点,采用明排、管井等综合降水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是经济、有效的。

  • 标签: 地铁车站 深基坑降水 明排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