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原始图式及其造型活动在辅助人类记事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通过音节1语言的图符演绎,形成"共同识别"的视觉图式或字符。另一方面,当原始群落图式转化为一种音节化视觉字符时,人类祖先基于群落生存而产生的功能性图式,实际上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原始群落图式的功能、意义等,提供了基于直觉思维而产生的图式经验及其样式。本文试图通过直觉图式的源头梳理,还原"美术"一词的原初定义,并针对当下美术高考、学院教育等不断遭遇"造型标准"制约的现象提出质疑,以改变那种无视创新发展需求、试图"以偏概全"的美术教育定式。

  • 标签: 直觉思维 图式 知识点 个性意识
  • 简介: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令生活的许多方面改变,对艺术也是如此。面对纷繁的流派与手段,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困惑。大学毕业十几年的艺途,起起伏伏,生活态度与创作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这是个流变的过程。对于雕塑形体本身的关注,却是始终吸引着我并令我深深思索的问题。所有的思想、情感,所有的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所有的个性、修养等等,凡此种种均需要依附于一个具体的实在的物体,也就是形体来表现与传达。

  • 标签: 依附 流变 感悟 流派 创作观念 时代
  • 简介:<正>塔是一种佛教建筑物,以它独有的美感吸引人们。这期的书画小知识介绍各种特殊的塔。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塔是我国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1500年前北魏正光元年建造。塔高15层,约41米,用小砖黄泥砌垒,至今保存完好。中国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县城内的开元寺塔。公元1055年建成。塔11层,

  • 标签: 开元寺塔 嵩岳寺塔 河南登封 砖塔 塔高 华严塔
  • 简介:这是一个被设定为由"里"和"外"两部分组成的展览主体。外面是我部分参与过编辑工作的相关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在在这里就像一个引子、入口,引导进入方盒子内在的空间本身。细心的观众可以透过这个空间的窥视口,看到一个在视觉上无限伸延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聚光灯下用沙子在泥土上堆积的"知识"的物理碎片被四周的镜子无限地复制、反转、再复制、再反转、……;而这种方式也使得"知识"这个词的物理属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被观看。在这里,窥视口是可供若隐若现的,观众才有主动性。而泥土提供了作为大地的隐喻,"沙"所堆积的知识的碎片,被放置在大地上(也可以说从大地中被抽离出来),我假设它代表了知识的本

  • 标签: 方盒子 编辑工作 物理属性
  • 简介:<正>丹青——由于中国画中常用朱红和青色,所以又称中国画为丹青,称善画的人为“丹青手”、“丹青师傅”。无声诗——画的别称。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咏诗:“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也有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也说明了诗和画这两种艺术互相融汇贯通的紧密关系。

  • 标签: 丹青师傅 声诗 淡墨 人说 融汇贯通 画中
  • 简介:焦点与科学相关,与实证相连.它似乎科学地连接了现实场景与人的视知觉反应,但在东方的自主立场看来,这样的现实,其代价是视点的不可移动和一成不变,其生成的过程,亦显得极不重要,因焦点是连接终极结果的;散则刚好相反,它看似不够真实不太精准,但由于其场景和形象是因“移动和多维”而生,所以能折射人本的意志和立场,也因此,它往往给多元的演绎和丰富的体验,预留下巨大的空间,同时行进与位移,也透射出过程的别样价值.于是,除“结果”外,“散”勾连“过程”,显现出更丰富的价值.

  • 标签: 视知觉 科学 焦点 场景 连接 价值
  • 简介:知识贵族》是我将平时写的小文章掇编而成的,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在上海的《新民晚报》和一些艺术刊物上,全书分为镜、茶、月、墨四编,镜编为平时给友人写的小文章,镜者可观人亦可观己,从中可以取长补短,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茶编为一些乱七八槽的小文章,可在茶余饭后阅读,虽无幽默之趣,但读来还是比较轻松不会太吃力;月编则是我写的五篇

  • 标签: 《知识贵族》 书写方式 构思 小行书 艺术形式 出版方式
  • 简介: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绘画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造型元素,正如国画大师潘天寿所说:“画事用笔,不外、线、面三者。”以线为基础,故画法以一线为始,然“线”由“”连接而成,“面”由“”扩展而得,所谓积“”成“线”,扩“”成“面”。故“”为一线一面之母,可以说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语言或者说最小的单位。

  • 标签: 国画大师 “线” 造型元素 “面” 潘天寿 中国画
  • 简介:一位老师执教《快乐的节日》一课,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回忆节日的快乐.给学生欣赏了大量的表现节日的大师作品,讲解了作品的构图、色彩和节日的关系.示范用刮画纸表现自己的创想。但讲解的内容太多,留给孩子们的创作实践时间很短。孩子们用刮画纸表现《快乐的节日》.只需简单的操作就显示出的绚烂的色彩,让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特殊材料的学生异常兴奋。

  • 标签: 《快乐的节日》 创作实践 特殊材料 学生 作品 时间
  • 简介:在这个急速变幻的时代里,我着迷的是物象与人世中那些似是而非,语焉不详,扑朔迷离的状态与感受。我对这变化的不确定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未知领域的探索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刷新的过程,获得新经验的同时也会促使我去反思曾经的经历,然后从这里开始自己的作品。在以往的很多经验中,每当我试图通过作品去明确什么东西的时候,往往感受到的却是真实离自己更远。最初选取的图像多是那

  • 标签: 从这里开始 未知领域 布面油画 观看者 观看方式 具象
  • 简介:何谓“颠张醉素”?他们的传世名作有哪些?(下)怀素(725-785),字藏真,幼年时出家为僧。俗姓钱,长沙人。怀紊性情疏放,对佛门戒律时有违反。常常吃鱼吃肉,又喜豪饮,一日九醉,每至酒醉兴发,即振笔挥洒,寺壁里墙、衣裳器皿,无不信手而书。

  • 标签: 传统书法 诠释 知识 怀素
  • 简介:篆刻知识与技法(七)方旭第六讲古印的类别传世的古印,是从战国至明清两千多年来的遗物。类别繁多,形制复杂,钮式多样,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印的主要类别有官印、私印、宗教印、殉葬印和烙物抑器用的杂印。一、官印战国以来封建王朝任命官吏必授玺印,作为行使...

  • 标签: 官印 明末农民起义军 印章 《山海经》 南北朝 太平天国
  • 简介:篆刻知识与技法(十一)第九讲章法(中)方旭〈二〉对立和谐“和谐”是古人首先使用于音乐领域的一个概念,《国语·郑语》说:“和六律以聪听”。古希腊哲学、美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还说“自然是由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

  • 标签: 疏密对比 矛盾因素 篆刻艺术 艺术魅力 艺术效果 篆刻家
  • 简介: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

  • 标签: 文化责任 知识分子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艺术 社会政治
  • 简介:汉隶的艺术风格如何?有哪些代表作品?汉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光辉灿烂的时期,而居于汉代书坛主导地位,具有特殊成就的汉隶,更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瑰丽的珍宝。

  • 标签: 书法艺术 诠释 知识 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 汉隶
  • 简介:近年来,默会知识理论在教育领域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理念的同时,结合今日大学书法教学中的问题与现状,对未来大学书法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尝试。

  • 标签: 默会知识 大学书法教学 反思
  • 简介:杜慧清老师是浙江省金华市青春小学的专职美术教师,曾获得区美术教坛新秀的荣誉称号。从教十七载.曾在“金华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写生大赛”中获一等奖,国画作品在“金华市60周年青年教师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辅导的学生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获优异的成绩。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审美教学和知识技能和谐统一.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收获一种欣赏生活的眼光、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和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 标签: 知识技能 审美教学 美术教师 学生作品 书画大赛 美术教学
  • 简介:从事书法艺术,多读传统书论似乎非常必要。它能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指导实践.在传统书论中,东晋、南北朝的书论著作,内容广泛,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这时期的书论著作,主要是南朝人所撰.重要文献有:题为卫铄所撰的《笔陈图》,传为王羲之的《题卫夫人人<笔陈图>后》、《书论》、《用

  • 标签: 书法艺术 书论 南北朝 评论 用笔 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