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睾丸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睾丸恶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因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缺少特征性表现,故早期诊断睾丸腺癌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系统的治疗方案,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本文报道1例66岁睾丸腺癌患者,行右侧睾丸高位切除术。术后患者拒绝放化疗。术后8个月出现肺、肝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术后15个月死于全身多发转移。

  • 标签: 睾丸肿瘤 诊断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3例)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1例)4例睾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睾丸腺癌患者,年龄26~64岁,2例最大径分别为3.0 cm和4.5 cm,大体检查肿瘤位于睾丸门部,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镜下观察4例睾丸腺癌具有多样的组织结构,包括梁索状(4/4),腺管状、巢状、肉瘤样(3/4),实性(2/4)以及乳头状、筛状、裂隙样(1/4)。腺癌细胞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立方-柱状(4/4)、多边形(4/4)及梭形(2/4)。胞质透明及嗜酸性,胞核具有中-重度异型性及多形性,核分裂象多少不等。4例均可见到睾丸网上皮由良性-异型增生-癌转变过程。1例可见嗜酸性玻璃样小球。免疫组织化学示广谱细胞角蛋白(4/4)、上皮细胞膜抗原(4/4)、Ber-EP4(3/3)、碳酸酐酶Ⅸ(2/2)弥漫强阳性,细胞角蛋白7(4/4)、波形蛋白(4/4)、CD10(4/4)、PAX8(3/3)、PAX2(3/3)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50%(4/4)。该病预后差,3例随访患者中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睾丸腺癌少见,组织学结构多样,镜下观察到睾丸网上皮由良性-异型增生-癌转变过程是重要的诊断线索,而详细的临床病史、肿瘤的生长部位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睾丸网 睾丸肿瘤 诊断,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如果孩子睾丸胀痛,可能是由于睾丸扭转所致。睾丸被称为睾丸鞘膜的纤维囊包裹。鞘膜和睾丸一起被一索状结构悬挂于阴囊内,这索状结构称为精索。睾丸鞘膜附着于睾丸背面,以限制睾丸的活动。如果睾丸上鞘膜附着点过高,睾丸就可连同精索一起自由旋转。

  • 标签: 睾丸 扭转 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睾丸扭转致切除睾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收治43例睾丸扭转患者,分析其在切除睾丸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有12例患者的术前手术小于12h,有1例行睾丸切除术;有12例患者的术前手术在12h-24h之间,有8例行睾丸切除术;有19例患者的术前手术大于12h,有19例行睾丸切除术,这三个时间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有17例患者,睾丸的扭转程度小于360°,其中9例行切除术;有27例患者,睾丸的扭转程度为360°,其中15例行切除术;有4例患者,睾丸的扭转程度大于360°,4例行切除术。这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睾丸扭转患者,应及早就诊,进行手术治疗,尽量避免睾丸出现坏死,不得不切除。

  • 标签: 睾丸扭转 睾丸切除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及睾丸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因急性阴囊红肿痛而来我院收治的行超声检查的98例患儿的声像图特征,之后与手术病理、临床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最终在98例患儿中急性睾丸附件扭转有76例,超声诊断为急性睾丸扭转有11例,其中1例误诊为附睾炎。6例急性附睾炎,其中2例为右侧附睾炎,另外4例是位于左侧。剩下2例为腹股沟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及睾丸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睾丸附件 扭转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轻型、重型聚丙烯疝片对大鼠术后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手术对照组、轻型聚丙烯片组(轻型组),重型聚丙烯片组(重型组)。对后三组制作腹股沟疝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MDA(丙二醛),睾丸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谷胱甘肽)含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4周时测定各组血清中MDA含量、睾丸组织SOD含量、GSH含量,收取睾丸组织标本制作石蜡切片,测定细胞凋亡数量(AI)。各组血清中MDA含量、睾丸组织SOD含量、GSH含量、AI手术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2、0.246、0.177、0.944,P均〈0.05),轻型组、重型组与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605、98.058、85.493、413.287,P均〈0.05)。MDA含量与细胞凋亡指数,重型组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4、8.122,P均〈0.05);SOD含量与GSH含量,重型组低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8、4.643,P均〈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可引起大鼠血清MDA增加,睾丸组织中SOD、GSH含量减少,无张力山修补可引起大鼠生殖细胞凋亡。

  • 标签: 腹股沟 聚丙烯类 细胞凋亡 睾丸间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内部血流评分标准在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附睾炎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因阴囊急性疼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睾丸内部血流情况进行评分,根据不同血流情况分为0-4级,并获得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睾丸内部血流评分能有效的鉴别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附睾炎,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正确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对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睾丸内部血流评分标准使用简便、准确,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 标签: 睾丸扭转 睾丸附睾炎 超声多普勒
  • 简介:目的评价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治疗儿童良性睾丸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到2009年3月收治的29例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42.6个月(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阴囊肿块,除1例术前AFP升高外,其余术前AFP均在正常范围。结果均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2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2例为表皮囊肿,4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囊肿性病变伴肉芽肿形成,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后行睾丸切除术)。25例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良性病变。21例B超下计算肿瘤体积为(1.25±2.05)mL,患侧睾丸体积(含肿瘤)为(4.56±5.07)mL,肿瘤占睾丸体积比例为(54.3±30.11)%(6.04%~100%)。7例最近1次门诊随访术侧平均睾丸体积为(0.78±0.31)mL,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0例平均获随访34个月(4~72个月),无一例复发,患侧睾丸发育良好。结论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可作为小儿睾丸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睾丸肿瘤 睾丸切除术 儿童
  • 简介:镉是一种生殖毒物,能够诱导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最新的研究发现内质应激参与了镉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本研究采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探讨其对镉诱导的睾丸内质应激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AC预处理能明显减轻镉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糖调节蛋白78(GRP78)是重要的内质网特异性分子伴侣,NAC显著下调镉诱导的GRP78的表达。翻译起始因子(elF2ct)是内质应激PERK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分子,而NAC预处理明显降低镉诱导的elF2ct蛋白的磷酸化。此外,NACre,阻断镉诱导的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的激活。上述结果提示抗氧化剂NAC减轻镉诱导的睾丸内质应激和非折叠蛋白反应。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C/EBP同源蛋白(CHOP)是内质应激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的两个重要分子,NAC几乎完全阻断镉诱导的JNK蛋白磷酸化与CHOP的表达,提示NAC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内质应激保护镉诱导的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 标签: NAC 睾丸 凋亡 内质网应激 非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睾丸扭转的误诊原因,探讨预防误诊的有效措施,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睾丸扭转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史和临床表现足以提供诊断依据,辅助检查和手术探查有助于本症的诊断。结论睾丸扭转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彩超为首选检查方法,积极手术探查是预防病情进展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睾丸扭转 误诊 治疗
  • 简介:本文4例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35岁,平均29岁。均为撞击致伤,右侧睾丸破裂2例,左侧2例。上极破裂1例,下极破裂3例。横形破裂3例,不规则破裂1例。裂口最长3.5cm,最小2cm。4例均有伤后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并向同侧下腹部放射伴伤侧阴囊青紫肿胀。B超提示t睾丸轮廓不清伴强回声光团。2例入院后急诊手术,2例外院非手术治疗5~10天效转入院。

  • 标签: 破裂 睾丸 入院 青紫 下腹部 急诊手术
  • 简介:Q在季节交替时期我常常觉得睾丸隐隐作痛,可是我做爱时也没有特别用力,这种情形正常吗?会不会不能生育?A季节交换之际,气温变化差异较大,而阴囊为了保护睾丸与精子的活动力,会随着温度收缩来调节睾丸升降,想要好好宝贝睾丸,应该要穿着干净舒适的内裤,

  • 标签: 睾丸 隐痛 气温变化 活动力 季节
  • 简介:摘要目的促使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非专科医师对睾丸扭转有足够的认识,提高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临床报道文献进行总结。结构10例患者年龄11~35岁,平均20岁,左侧6例,右侧4例,发病至确诊时间6h~5天。结果9例行手术探查,9例证实睾丸扭转而行睾丸切除术,1例扭转270°者,因家属强烈要求保存睾丸,1周后睾丸坏死、疗效差而再次行睾丸切除。随访经睾丸固定术后未再发生睾丸扭转。结论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对于睾丸扭转,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探查是提高睾丸存活率的最最重要手段及关键所在。彩色多普勒显像诊断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最可靠方法。

  • 标签: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 简介:不少观众十分喜爱看足球,不知道你们是否留意到这么一个现象,每当在禁区前罚直接或间接任意球时,守方充当人墙的队员总是不约而同地用双手捂在下身前面,这是为什么呢?

  • 标签: 睾丸 阴茎 反射性收缩 组织坏死 健康
  • 简介:摘要附睾睾丸炎继发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肿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本文报告1例,入院后予抗感染治疗7 d,效果欠佳。行阴囊探查术,未见睾丸整体缺血及扭转,未见明显脓腔形成,行精索鞘膜下段切开减压术和睾丸鞘膜翻转术、睾丸白膜切开减压术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好转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

  • 标签: 睾丸 梗死 缺血 附睾睾丸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时睾丸周围结构的超声表现。方法分析23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患者睾丸周围结构超声表现。结果21例患者睾丸周围出现团状强回声。结论睾丸周围团状强回声对诊断睾丸扭转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精索扭转 超声检查 诊断,鉴别
  • 简介:李明今年16岁,前几天被同学不慎踢到下体,当时睾丸剧烈疼痛,两腿几乎站不起来,休息半天后也没什么异常,就没做什么处理。而他家人担心这样的外伤会不会影响成年的性能力和生育能力?

  • 标签: 睾丸 受伤 生育能力 剧烈疼痛
  • 简介:睾丸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又是青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故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睾丸肿瘤发病率不高,有明显的地区与种族差异。瑞士发病率为(8.1~9.9)/105,丹麦为(7.2~8.0)/10^5,德国为(1.0~4.0)/10^5,美国为(2.1~2.3)/10^5,我国为(0.68~1.00)/10^5。亚洲和非洲少见,乌干达仅为0.09/10^5。据美国最新报道,2007年新发现睾丸肿瘤7920例,死亡380例。统计近年的美国睾丸肿瘤发病率增至5.3/10^5,是20—35岁人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平均年龄为34岁,死亡平均年龄为39.5岁。睾丸肿瘤发病之高峰期是在婴儿期、青春前期和老年早期。婴儿最常患胚胎癌和畸胎瘤,青年人最常患畸胎瘤、胚胎癌和绒毛膜上皮癌,老年人最常患精原细胞瘤删。

  • 标签: 睾丸肿瘤诊断 恶性肿瘤 绒毛膜上皮癌 早期诊断 平均年龄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