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实施切开所采用的护理干预配合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6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经口内镜下切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进行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以及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口内镜下切开中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护理依从性比较结果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经口内镜下切开可以通过围期护理进行配合,从而降低患者在术后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同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内镜 肌切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评估不同阶段腹腔镜幽门环切开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手术效果,探讨该式的学习曲线。方法2001~2006年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20例,以每30例手术为一个学习曲线阶段,比较4个阶段手术时间、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分析各阶段手术效果。结果4个阶段患儿年龄和性别组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30例平均手术时间35±12min,2例因中损伤幽门黏膜予中转开腹修复,2例合并脐部戳孔疝;后期90例平均手术时间(15±6)min(P〈0.01),无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各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幽门切开的学习曲线约30例,随着手术经验的逐步积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亦明显减少。

  • 标签: 幽门 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患者的护理体会和措施。方法对12例气管切开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9例均病情好转,顺利拔管,3例因原发病严重而死亡。结论气管切开后患者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必须严密监护,加强护理,高度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挽救患者生命、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我科采用坐位气管切开对20例呼吸困难危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呼吸困难危重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15~30岁者6例,30~50岁者12例,50~65岁者2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坐位 危重患者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生命的一种急症手术,主要用于喉阻塞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患者能够迅速吸入气体,解除窒息,挽救患者生命。施行气管切开不仅是耳鼻咽喉科的专业手术,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等,施行气管切开,以利各种治疗,恢复呼吸功能。

  • 标签: 危重病患者 抢救 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气管切开,观察组施行经皮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其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相比于传统气管切开,施行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小优点,可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传统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消化道层障碍会引起多种临床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难治性胃轻瘫,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球囊扩张,外科治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消化道内镜下切开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创伤性小、简单方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可作为传统治疗方法的替代治疗,本文将总结经消化道内镜下切开的各种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疗法的比较,对其现状与进展做一回顾性的概述。

  • 标签: 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 食管狭窄 食管失弛症 胃肌轻瘫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肛裂时应用肛门外括约肌双侧切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肛裂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和实验组(肛门外括约肌双侧切开),每组60例。对比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愈合速度明显比参照组快(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 肛门外括约肌双侧切开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疼痛,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肛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两种气管切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经皮穿刺牛角扩张组(A组)28例和开放性组(B组)2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等。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经皮穿刺牛角扩张法是一种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经皮穿刺牛角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经口内镜下切开(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并定期随访的22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传统POEM治疗100例,Liu-POEM治疗60例,简化POEM治疗60例,O-POEM治疗3例,对比这4种式的手术前后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这4种POEM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且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Eckardt评分均≤3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POEM、Liu-POEM和简化POE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POEM相比,Liu-POEM和简化POEM手术时间和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OEM手术时间最短,无皮下气肿。所有患者术后无复发。结论这4种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具有较好疗效,Liu-POEM和简化POEM相比传统POEM具有操作较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对于既往有外科手术史、反复球囊扩张、POEM术后复发等黏膜下粘连而无法建立黏膜下隧道的患者,可考虑O-POEM作为补救治疗。

  • 标签: 贲门 食管失弛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Heller)及经口内镜下切开(POEM)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外科收治的10例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6例,女童4例;年龄1.3~12岁,平均年龄4.5±2.3岁。收集并记录患儿的病史、手术方式、并发症、随访结果。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10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Heller治疗7例,POEM治疗3例,治疗过程顺利。腹腔镜Heller中1例合并先天性食道闭锁病史患儿中黏膜层破裂,术后发生食道胸腔瘘,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及抗生素治疗2个月后瘘管闭合。腹腔镜Heller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4.2±15.2 min;POEM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7±4.8 min。术后随访9个月~4年,所有患儿均无食管狭窄及胃食管反流。结论腹腔镜Heller及POEM均可用于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可控,其中POEM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临床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腹腔镜Heller术 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 儿童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Heller)和经口内镜下切开(POEM)在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上的临床医学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本院收治的20名儿童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患儿病史、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等相应信息做好记录整理,并且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计量统计。结果:20名患儿都经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12名患儿采用Heller治疗,8名患儿使用POEM治疗,手术过程进展顺利,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得到减轻。回访中所有患儿在术后都没有出现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狭窄现象。结论:腹腔镜Heller手术以及POEM手术对于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其中POEM能够有效控制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

  • 标签: POEM术 Heller术 儿童 贲门失弛缓症
  • 简介: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梗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引起右上腹痛、黄疸、畏寒发热等胆道感染的症状,其治疗方法既往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自从开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为胆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是由ERCP的临床应用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胆道疾病,乳头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新技术.我院近一年来开展了EST治疗胆总管梗阻,胆管结石,乳头狭窄的病人共23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胆道疾病 内镜下 乳头肌 切开术 胆总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