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的警告在记忆重复提取过程中对目击者记忆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通过初步测试和人工智能技术编制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人的目击者记忆试验流程,初步试验共纳入46名正常健康被试,正式试验纳入101名正常健康被试。采用3(警告组别)×4(记忆测试时间)混合试验设计,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了101例正常健康被试(前警告组33人,无警告组30人,后警告组38人)的记忆状况。以三组被试在不同测试时间的记忆正确率、记忆被误导率、答题信心作为因变量,以警告组别和测试时间为自变量,分析不同测试时间各组被试之间记忆状况的差异。结果(1)在前两次重复记忆测试中,前警告组的记忆正确率[(0.67±0.11),(0.67±0.12)]均高于无警告组[(0.58±0.15),(0.60±0.1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三次重复记忆测试中,无警告组(0.60±0.13)及后警告组(0.63±0.12)的记忆正确率均低于前警告组(0.69±0.1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三次重复记忆测试中,前警告组与后警告组的记忆被误导率[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0.25(0.13,0.38)]均低于无警告组[0.63(0.34,0.78),0.63(0.34,0.75),0.63(0.25,0.7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相同测试时间,三组被试两两之间的答题信心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误导信息之前给出警告对记忆的保护作用优于在误导信息之后给出警告,在前或在后警告对误导信息的抵御作用均持续有效。

  • 标签: 目击者记忆 错误记忆 误导信息 记忆重复提取 警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保证合同构建的立法本意就是在债务人面临清偿不能的风险时维护债权人的债权,但是在关注债权得到实现的同时不能忽视法律关系中他方的利益,要使权益得到均衡的维护就必须重视保证人的利益维护,在我国,保证人的法律地位比较特殊,他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第三人,是保证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保证人的利益维护正在面临客观的现实困境。因此保证制度需要得到完善,使保证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 标签: 保证人 保证风险 抗辩权 保证合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省高校非医学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3月随机选取山东省高等院校24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8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急救知识、态度、行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基于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措施,以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行为能力。

  • 标签: [] 非医学专业 大学生 第一目击者 知信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厘清“岗课赛证”增和育人的基本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岗课赛证的关系,现阶段中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实施路径。

  • 标签: 电子商务,岗课赛证,人才培养,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