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预防黄体酮肌肉注射引起局部硬结的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肌肉注射黄体酮的患者分组进行生土豆片贴敷和热毛巾热敷局部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硬结发生率。结果生土豆片组硬结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热毛巾热敷组的3.77%。结论生土豆片贴敷和热毛巾热敷都能有效预防注射部位硬结的产生,其中生土豆片贴敷效果优于热毛巾热敷。

  • 标签: 肌肉注射 硬结 防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1-01
  • 简介:摘要胫骨骨折由于其部位特殊、学运较差、软组织覆盖少,骨折后血运破坏严重,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几率较高,胫骨骨折中大部分骨干骨折使用髓内钉治疗已成为金标准,但由于设计限制,髓内钉并不适合于胫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或近端及远端关节面附近的骨折。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常造成骨膜软组织的过度损伤,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胫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亦有钉道松动、感染及骨畸形愈合等可能,采用微创技术置入锁定加压钢板,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我科自2009年6月~2011年8月采用小切口皮下放置钢板法治疗各型胫骨骨折12例,效果比较满意,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微创 内固定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皮下持续泵入低浓度罗哌卡因(耐乐品)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罗哌卡因曲马多组(B组)。A组药物配制为0.125%罗哌卡因150mL,负荷量5mL切口皮下注射。B组0.125%罗哌卡因+曲马多300mg共150mL,负荷量为0.125%罗哌卡因+曲马多300mg混合液5mL切口皮下注射。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给药后2、6、10、14、24h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A、B两组除给药后2、14h外,其余各时点镇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VAS评分均<2。B组,恶心呕吐4(20%),嗜睡6例(30%)。结论A组及B组均具有良好镇痛效果,但B组呕吐、嗜睡发生率高。

  • 标签: 妇科腹部手术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头皮下积液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头皮下积液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进行治疗。结果20例病人在72h内引流完全,随访1个月,无积液或血肿残留,无感染,头皮贴附良好。结论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头皮下积液或血肿安全、简便、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头皮下积液 血肿 穿刺术 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达标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血糖中位数、一天胰岛素用量、高血糖控制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CSⅡ组明显优于MSⅡ组,差异显著。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持续输注可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泵 持续皮下注射 多次注射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文献,对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MDI)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系统检索各中文数据库及外文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CSII和MDI治疗糖尿病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文献,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3篇外文和6篇中文文献.国外研究采用Markov模型,以成本效用评价为主,3篇文献均认为CSII比MDI有更好的成本效用.国内研究以成本效果分析为主,其中有3篇认为CSII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结论:CSII比MDI在糖尿病的短期治疗上成本相对较高;但在长期治疗上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用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

  • 标签: 胰岛素泵 持续皮下输注 多次皮下注射 卫生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以便寻找最佳的注射方法,减少出血的发生率。方法于2012年4月~8月选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共140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7种因素对注射部位皮肤出血情况的影响,采用SPSS16.0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不同注射手法7个自变量,是否产生瘀斑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方程无统计学意义(x2=5.190,P=0.637)。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时,应严格按照基本注射方法进行注射。

  • 标签: 肝素 低分子量 注射 皮下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腋臭患者采用皮下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汗腺修剪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皮下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腋臭患者采用皮下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腋臭 皮下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口服左卡尼汀治疗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患者。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联合口服左卡尼汀10ml,每日3次,至少1个月;并长期服用维生素E胶丸100mg,每日2次。结果28例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0.6个月。7例硬节消失,16例硬节变软、缩小,4例无明显变化,1例治疗一个疗程后失访,总有效率85.2%(23/27),无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口服左卡尼汀治疗阴茎海绵体硬结症,具有疗程短、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肯定等优点。

  • 标签: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局部注射 左卡尼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皮下潜行法在颈内静脉置管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需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全身麻醉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皮下潜行法组,每组100例,均为超声引导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体温变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情况及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前、置管后、拔管前、拔管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皮下潜行法组[(13.75±7.83)d比(22.37±8.92)d],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率、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皮下潜行法组[11%(11/100)比2%(2/100),13%(13/100)比2%(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采用皮下潜行法对预防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导管 留置 细菌感染 皮下潜行法
  • 简介:脂肪瘤属软组织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极为普遍。脂肪瘤是由于生理机能反常,脂肪组织变形变性,身体的津液耗伤,以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凡是体内有脂肪的部位均会发生脂肪瘤。从传统中医角度看,脂肪瘤由于体内出现了痰核,多因郁滞伤脾,痰气凝结所致。脂肪瘤多为皮里肉外由一层结缔组织包裹的肿块,组织内被结缔组织束分成叶片状正常脂肪细胞,脂肪瘤在结构上由大量脂肪组织较多结缔组织或血管形成。形状多样有圆形、扁圆形及分叶状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肿块生长速度较缓慢,患者一般无症状,挤压时偶有刺痛感。肿块表面皮肤正常,瘤体柔软,边界清楚且光滑。本研究选择对37例皮下脂肪瘤患者给予远红外去痛贴贴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远红外去痛贴 皮下脂肪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的局部出血。方法自行设计制作简易腹带并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19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926例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程中,有105例次发生出血(11.3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2%、2.37%、0.75%;对照组978例次有446例次发生出血(45.59%),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8.91%、11.96%、14.72%。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简易腹带能有效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引起的局部出血。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静脉采血致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如何降低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提高住院患者安全性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7~12月的静脉采血皮下淤血事件54起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根因分析方法查找发生皮下淤血的近端原因、确定根本原因。结果静脉采血致皮下淤血的主要原因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技术不过关、患者自身静脉条件差、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护患沟通缺失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从提高静脉采血技术、提升专业护理水平、掌握特殊静脉穿刺技巧、指导正确的按压方法、增强沟通意识及技巧等方面着手,不断改进方法;通过应用根因分析法这一科学的管理工具,静脉采血皮下淤血事件由2012年7~12月的3.46%下降为2013年1~6月的0.98%,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皮下淤血 根因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对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39例献血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69例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0例加强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肿形成率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更理想(P<0.05)。结论给予体检者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心理与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该法深受临床欢迎。

  • 标签: 护理干预 献血者 皮下血肿
  • 简介:注射低分子肝素造成患者皮下出血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该文从注射前、注射时、注射后三个阶段分析了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改进措施,旨在降低注射所致皮下出血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原因 护理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腹部皮下注射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须行内分泌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腹部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并对其注射前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07例患者注射过程均顺利,无出现药物种植于皮下病例,无注射后皮下出血,VAS评分均为轻微疼痛,其中1分67例,2分40例.结论通过科学整体的护理,可减少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腹部皮下注射后皮下出血、包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注射的成功率.

  • 标签: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 皮下注射 腹部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两组患者注射时疼痛程度的比较,寻找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76例需注射复方樟柳碱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和B组47例。A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方法。B组采用改良注射法。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采用改良注射法注射,并减慢注射速度,患者疼痛程度最轻。此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 标签: 颞浅动脉 皮下注射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