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从25岁开始,他对所有的结婚请柬都不再拒绝。5年如一日,如今他已30岁。25岁那年,他开始生活在这个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城市。5年了,他从不向人提起自己的过去。就如同他一生下来就是25岁,就在这个城市开始了他的生活。30岁那年,他和一个女人相遇,他觉得自己该结婚了。结婚就是当一个人折腾累了的时候,和另外一个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欧美一项新研究发现,肺癌在人体内的潜伏可长达20余年,然后突然发展成为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

  • 标签: 潜伏期 肺癌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潜伏延长的发病因素、预后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符合潜伏延长诊断者65例(观察组),与同期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潜伏延长者65例对照(对照组)。两组待宫口开大3cm后行阴道检查,破膜,评定胎儿头盆关系、胎方位和胎儿体重等。结果观察组头盆不称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头浮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体重≥3500g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要重视潜伏观察,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减少难产的发生率。

  • 标签: 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分娩潜伏的应用。方法8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台、足月、头位的初产妇,根据分娩镇痛的时间分为潜伏(宫口扩张<3cm)组(A组,n=40)和活跃(宫口扩张≥3cm)组(B组,n=40)。另随机抽取条件相似、同期未接受分娩镇痛的孕妇40例为对照组(C组,n=40)。A组和B组均以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试验剂量1%利多卡因3ml,首剂0.2%的罗哌卡因10ml分两次给药。随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药物为0.1%的罗哌卡因+0.25μg/ml的舒芬太尼的混合液,设定持续输注5ml/h,Bolus量为5ml,锁定时间半小时。镇痛期间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胎儿心率及官缩强度,记录镇痛效果、产程、欣母沛的使用情况、分娩方式、助产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C组(P<0.05),A组和B组相对于C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P<0.05),阴道器械助产率高于C组,欣母沛的使用情况、新生Apgar评分等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用于潜伏跟活跃,降低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短、对第二产程无影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硬膜外镇痛在分娩潜伏是安全可靠的。

  • 标签: 硬膜外 分娩镇痛 产妇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的潜伏长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本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产妇3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胎膜破裂至临产的时间,临产前胎膜破裂感染与潜伏时间关系,新生儿窒息与潜伏时间关系,难产与潜伏时间关系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潜伏长短影响妊娠结局。结论胎膜早破的潜伏影响导致剖宫产、感染、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

  • 标签: 胎膜早破 潜伏期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潜伏延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潜伏延长初产妇(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胎方位、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精神紧张明显,枕位异常、产力异常、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潜伏延长与难产发生率密切相关,潜伏延长与精神因素互为影响,积极做好潜伏的观察和处理能有效地以减少难产的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潜伏期延长 精神因素 难产发生率
  • 简介:摘要分娩镇痛是目前产科麻醉中常用的一项技术,也是舒适麻醉的一个项目之一。但是在分娩镇痛时机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分娩镇痛起步相对较晚,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是否存在一些差异,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镇痛时间段的病人进行了对比性观察分析。为我国后期的分娩镇痛的大力开展和舒适化医疗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依据。

  • 标签: 分娩镇痛 潜伏期和活跃期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硬膜外镇痛是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为常用的方法。对产程是否有影响一直受到医生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潜伏分娩镇痛,实现全程无痛分娩,已成为关注的热点,国内一些医院在宫口开小于3cm甚至产妇一感到疼痛就实施分娩镇痛,发现潜伏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宫缩抑制和延长一、二产程,是轻微的,并不增加初产妇剖宫产率,临床使用利大于弊。特别是采用了超低浓度的局麻药联合阿片类镇痛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运动神经的阻滞,增加了产妇的满意度,使产妇更有信心完成分娩。所以潜伏分娩镇痛是安全的,不会增加剖宫产率。

  • 标签: 潜伏期 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出入境人员潜伏梅毒科学放行标准。方法分析目前出入境人员潜伏梅毒放行标准现状和相关研究进展,提出可能的适合口岸工作的研究建议。结果建议探索FQ-PCR检测出入境人员潜伏梅毒全血/血浆标本TP-DNA方法的可行性。结论寻找判断潜伏梅毒传染性方法,促进建立科学的入境人员潜伏梅毒放行标准。

  • 标签: 梅毒 潜伏期 出入境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潜伏情景模拟宣教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分娩的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及宣教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潜伏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焦虑程度、分娩方式、分娩依从性、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住院满意度。结果:指导后实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和分娩方式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及宣教指导,并进行潜伏情景模拟训练,可以降低初产妇焦虑程度及产后2h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分娩依从性和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初产妇 潜伏期 情景模拟宣教 分娩结局
  • 简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ML—M3白血细胞成熟已经提高了无病生存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可以提高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生存率。可利用更有效的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机会性感染。利用降低预处理强度的(“减量”)异基因移植使得老龄患者进行移植成为可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异基因移植 治疗机 费城染色体 机会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避免和减少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提高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急性白血患儿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病人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控制。病人治疗有效率86.7%。结论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白血患儿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小儿急性白血病 化疗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白血患者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探索妊娠白血最佳临床管理办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79 890例孕产妇中妊娠合并白血患者共22例(0.028%),包括妊娠前诊断的白血5例[均为急性髓系白血(AML)]及妊娠后首次诊断的白血17例[9例AM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CML),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根据入院孕周及白血确诊孕周,将22例患者分为早期组(初诊孕周<14周,5例)、中期组(初诊孕周≥14周且<28周,11例)、晚期组(初诊孕周≥28周,6例,其中2例为既往诊断白血)。最终妊娠结局包括流产、引产、早产、足月产及母婴死亡。分析白血的临床处理、产科处理对最终母婴结局的影响,随访了解孕妇原发病进展和生育情况及白血、孕期治疗对婴儿远期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22例妊娠白血患者中,14例(63.6%)(包括早期组全部5例和中期组中9例)选择放弃妊娠,其中4例妊娠早期流产,10例妊娠中期引产;14例中有12例接受先期化疗诱导白血病情缓解后流产或引产。其余8例患者(包括中期组中2例、晚期组全部6例)继续妊娠并分娩活婴,其中3例接受分娩前化疗。结论妊娠白血是产科高危病例,但在良好的管理及治疗下患者仍有望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在遵循白血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孕周、患者意愿制订个体化的临床管理方案,选择准确的化疗时机有利于母婴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妊娠 药物疗法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潜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围生镇痛效果、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潜伏VR联合活跃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一活跃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潜伏(规律宫缩至宫口开至1 cm)行VR干预30 min,B组潜伏不进行VR干预,两组产妇均于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T0)、宫口开至1 cm后30 min(T1)、宫口开至1 cm后1 h(T2)及硬膜外给药前(T3)、给药后10 min(T4)、给药后30 min(T5)、给药后1 h(T6)、给药后2 h(T7)、宫口开全(T8)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T0、T1、T5、产后2 h(T9)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评分[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AI)评分和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AI)评分],T0、T1、T5、产后3 d(T10)时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ELISA法检测T0、T1、T9时两组产妇唾液皮质醇(cortisol, COR)、IL-6水平及脐动脉血COR、IL-6水平;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次数及产后满意度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T1、T2时NRS疼痛评分,T1、T5时S-AI评分,T1时T-AI评分,T1、T10时EPDS评分,T1时唾液COR及IL-6水平降低(P<0.05),产后满意率升高(P<0.05)。与T0比较:A组T1~T8时NRS疼痛评分,T1、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10时EPDS评分,T1、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B组T3~T8时NRS疼痛评分,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产妇脐动脉血COR及IL-6水平、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PCA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潜伏应用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围生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提高产妇产后满意度。

  • 标签: 分娩 潜伏期 虚拟现实 分娩镇痛 焦虑 抑郁 皮质醇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潜伏计算的基本条件、方法以及流行学意义,并通过数据实例,分别采用对数正态、伽马、威布尔和埃尔朗分布方法,展示了完全观察和不完全观察数据计算潜伏的过程。

  • 标签: 传染病潜伏期 流行病学 计算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