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新都《雪堂碑》原存放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龙藏寺,寺始建于唐代。清朝中叶以来,寺内历届住持都爱好诗文和书法,其中以僧含澈(雪堂)最为著名。几十年间,他不余遗力,遍求历代的书法珍品,特聘名工巧匠摩刻于石上并建亭、阁嵌立,名”龙藏寺碑林”。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碑刻遭到了毁损。为了文物的保护和文物的管理,以及便于对外展出,新都区文物管理所于1980年初,将一些残存的碑石迁到桂湖并建桂湖碑林加以保护和对外展出。2006年底至2007年初,又对自然风化的石碑加以科学保护。在文物保护工作者努力下,《雪堂石勒以及其它碑均得到妥善保管,使这批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 标签: 文物管理所 科学保护 文物保护 新都区 成都市 四川省
  • 简介:多年来,沧州市博物馆收藏了数十面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鉴赏价值的铜镜,本文介绍了其中的9件精品,包括汉代鸟兽规矩纹镜、“位至三公”铭文镜、八乳规矩草叶纹镜,唐代瑞兽葡萄纹镜、菱花形禽乌云兽纹镜,宋代菱花形双龙纹镜,金代童子持莲镜等,它们均造型规整,纹饰精美,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 标签: 沧州市博物馆 铜镜 藏品介绍
  • 简介:汉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铁器的应用日益广泛,青铜器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重心地位。但是,由于铜镜是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它的使用和制造仍方兴未艾,铸镜业成了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而得到极大的发展。汉镜在形制上仍以圆形为主,但纹饰多变,精彩纷呈,不同时期涌现出典型代表的纹样。西汉初年,由于连年战争,经济凋敝,铜镜的制作稍显粗率,镜体轻薄。

  • 标签: 铜镜 铁器 汉初 汉代 青铜器 纹饰
  • 简介:河北省地处京畿,近代百年历程中诸多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都与这块土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曾在这片热土上唱响了赫赫英名.河北不仅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天主教渗入中国的活动中心,而且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活动区域,更是抗日战争的敌后主战场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与重要后援地.河北省博物馆近代文物馆藏丰富,其中不乏文物精品,是燕赵大地近一个世纪以来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近代风云百年的重要史证.现从中甄选出10件能够彰显杰出历史人物、见证重要历史真实的典型文物,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河北 博物馆藏 近代文物 历史事件
  • 简介:乐亭县文物管理所通过发掘、征集、捐赠等形式,收集到铜镜教十面,本文选择其中部分纹饰、铭文清晰,形态完整,且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铜镜进行介绍,包括东汉的“位至三公”镜、唐代的菱花形兽钮花鸟纹镜、宋代的菱花形安明双剑纹铜镜及辽代的葵形花卉纹镜等。

  • 标签: 河北乐亭县 铜镜 藏品选介
  • 简介:<正>四川汉阙石刻艺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生动的画面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在中华文物瑰宝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据统计,全国汉阙目前尚存约三十处,而四川就有二十余处,渠县则有六处七尊,约占全国汉阙存数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冠。历经两千年来的风风雨雨,而汉阙尚能保存至今,不能不感谢历代修亭护阙的有识之士。在渠县,就有一位为保护汉阙而作出贡献的七品县令王椿源。

  • 标签: 碑亭记 神道碑 渠县 文物古迹 石刻艺术 纪念
  • 简介:山西吕梁汉画像石馆以收藏山西西北部发现的吕梁山画像石闻名于世,同时馆内也收藏有相当数量的历代瓷器,虽然《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山西卷》中著录了不少,但是经过笔者观察仍然有一些宋金元三朝瓷器值得重点予以介绍。

  • 标签: 汉画像石 山西卷 吕梁山 瓷器 馆藏
  • 简介: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清前期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上的高峰期。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生产,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增加。瓷业发展已臻于鼎盛时期。现选择院藏4件藏品介绍给大家。

  • 标签: 博物院 吉林省 盛世 中国陶瓷 乾隆时期 鼎盛时期
  • 简介:张家口市博物馆自1958年创建以来,收藏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瓷器精品,本文介绍了其中的12件,包括唐黄釉席纹双系执壶、辽绿釉团龙纹马蹬壶、万历款孔雀蓝釉堆花葫芦瓶和雍正款黄釉青花双象耳瓶等。

  • 标签: 张家口市博物馆 瓷器 藏品介绍
  • 简介:今年二月间,我会在清理仓库时,得一残破并缺二足的铜质素鼎(照片2)。该鼎敞口,侈唇,腹稍外鼓,圜底,双耳对称置于唇上,足呈牛蹄形,上节肥硕,中渐内收,下部向外伸,似蹄趾状。鼎之腹上部仅有一道凸出的弦纹,耳正面有两道阴刻直线纹。鼎高19.1、口径22.4、耳高4.6厘米。

  • 标签: 阴刻 弦纹 直线纹 圜底 外伸 牛蹄
  • 简介:上世纪70年代,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多件精品被鉴定为三级文物。本文择其中的精美者作一赏,有明代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阿难铜立像及清代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鎏金铜坐佛像等。

  • 标签: 秦皇岛山海关区 藏品 明清时期 铜造像
  • 简介:本文介绍了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征集的部分铜质带钩,对其形制特点、装饰技法和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批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带钩进行了分类分期的研究.

  • 标签: 带钩 青铜器 邯郸市 文物研究 文物保护 研究所
  • 简介:抚顺市博物馆近几年来,先后出土和征集了从战国至清朝的铜镜数十面,现选有代表性的铜镜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抚顺市 铜镜 辽宁 历代 馆藏 博物馆
  • 简介:乌克兰(YKPAbIHA)全套8枚流通硬币,自1992年试行铸造,至今已有5年历史。但由于未及正式发行流通便回收销毁,因此一开始便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给收藏爱好者设置了一个长达5年的“马拉松”式的求索历程。

  • 标签: 乌克兰 15戈比 样币 形制 发行量
  • 简介: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浙江宁绍平原的越窑又以青瓷的发祥地著称于世.早在商周时期,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的陶瓷生产就已很兴盛;至东汉时就已能生产出成熟的青瓷器。历经三国两晋的鼎盛时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时期,越窑青瓷已以“千峰翠色”及“类玉”、“类冰”的瓷质风靡瓷苑。除部分产品作贡品外,大量行销国内广大地区;自唐代始,已远销亚、非各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古代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兹将我县收藏的部分精品选介于次。青瓷四系罐.东汉

  • 标签: 越瓷 文物管理所 青瓷四系罐 上虞县 越窑 全盛时期
  • 简介:1984年9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工作站为配合高陌乡东沈村农民用土而对“6”号遗址进行了局部的发掘。“6”号遗址位于燕下都城内南部的东沈村东、中易水北岸,是一处商周时期的生活居住遗址。在发掘的约3百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一批遗迹遗物,其中还出土了七座汉墓。现将七座汉墓的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七座汉墓(编号M1—M7)皆土坑竖穴墓,方向在0°到10°之间。墓中填土成五花状,部分夯打。葬具为木质,皆腐烂。从朽木痕迹看,M1、M4和M7为单棺墓,余为一棺一橔墓。椁木紧贴土坑四壁,棺放置在椁中部或偏南,唯M2棺下有两条横放的垫木。七

  • 标签: 汉墓 燕下都 发掘简报 墓葬形制 竖穴墓 文物研究所
  • 简介:正呼和乌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呼和乌乡泉脑村东的一处山坡上,北距旗政府所在地土贵乌拉镇10公里。该墓地南靠山梁,北临呼和乌河,地势南高北低。1995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1座,该墓地头向多为北向,墓葬均为单人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墓葬内随葬品极少,一般置于头前或头龛之内,多

  • 标签: 骨胶原 稳定同位素比 汉代 饮食结构 人骨 西汉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