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糖尿并发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IGF-1,Aβ1-40以及糖尿等相关指标。结果在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之后,发现老年糖尿并发痴呆与血清IGF-1,Aβ1-40水平,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并发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血清IGF-1,Aβ1-40水平,高血压,冠心病。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痴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合并老年痴呆患者的现状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3月16日—2018年1月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糖尿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采用系统、科学的综合护理,比较治疗前、治疗第7d、治疗第14d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结果治疗前,患者空腹血糖为(11.86±21.13)mmol/L、餐后2h血糖(15.72±22.84)mmol/L;治疗第7d,空腹血糖(3.92±18.84)mmol/L、餐后2h血糖(10.25±20.37)mmol/L;治疗第14d,空腹血糖(4.32±19.24)mmol/L、餐后2h血糖(11.41±21.57)mmol/L。结论对于合并老年痴呆症的糖尿病患者,应将护理重点放在血糖控制方面,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指导,讲解糖尿的危害性、相关并发症、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在家属的监督、督促下,让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痴呆症 现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盐酸美金刚到老年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PDD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地4、6周,观察组MOCA、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盐酸美金刚对帕金森引起痴呆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改善,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更大程度提高。

  • 标签: 帕金森病 痴呆 盐酸美金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西药吡拉西坦片治疗应用在对照组(34例)中,将西药吡拉西坦片联合中药补肾益智汤治疗应用在实验组(34例)中,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突变、胆碱能缺失等式老年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了解其发病机制的前提下采用中西药结合方式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临床药物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小血管引起的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的脑小血管合并痴呆患者治疗好转出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5m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每次800mg(2粒),每日3次。在患者出院前及1个月后发放ADL评分量表、MoCA评分量表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ADL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明显改善脑小血管疾病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小血管疾病 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6例老年痴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补肾益智汤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痴呆病患者,其发病机制与胆碱能缺失及基因突变等有关,通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举措,可取得较好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临床药物
  • 简介:额颞叶痴呆是一种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因额叶和(或)颞叶的退行性变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语言损害为主表现,最终发展为全面的痴呆,同时可合并其他运动障碍,是常见的早老性痴呆,在临床表现、病理、遗传方面具有异质性,预后不佳.本文从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额颞叶变性 病理过程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针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痴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精神科诊断为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痴呆(AD)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共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奥拉西坦针剂3周,3周后参考药物说明书,改用奥拉西坦胶囊维持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按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分标准对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显著有效及有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SSD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HDL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P<0.01。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拉西坦可更有效的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优于单用多奈哌齐。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奥拉西坦 多奈哌齐 认知功能
  • 简介:老年性痴呆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基于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认为其机之本为脾肾亏虚,机之标为痰瘀互结,且脾肾亏虚、痰瘀互结之间相互兼夹、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痴呆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机特点,临证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为法,拟方加减薯蓣丸治疗痴呆并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脾肾亏虚 痰瘀互结 加减薯蓣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痴呆治疗的老年患者患例共120例,将其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并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的西医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分析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并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33.3%)、治疗显效14例(23.3%)、治疗有效10例(16.7%)、治疗无效16例(26.7%);实验组患者痊愈24例(40%)、治疗显效18例(30%)、治疗有效16例(26.7%)、治疗无效2例(3.3%)。实验组对老年痴呆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较好,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和胆碱能缺失有关,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智力恢复快,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恢复其基本的意识功能、语言功能和行为功能等均有显著作用,临床应用效用显著,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应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开展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以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痴呆治疗)20例、研究组50例。结果在治疗第4周末时,研究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周末及第8周末时,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能够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医学护理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在院就诊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计56例,其中阿尔茨海默尔19例,血管性老年痴呆22例,混合型老年痴呆15例。轻度老年痴呆25例,中度老年痴呆19例,重度老年痴呆12例。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心理护理、安全护理、行为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阶段性治疗与护理,56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有效率91.07%。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尔 血管性老年痴呆 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72-02 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痴呆治疗的老年患者患例共120例,将其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并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的西医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分析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并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33.3%)、治疗显效14例(23.3%)、治疗有效10例(16.7%)、治疗无效16例(26.7%);实验组患者痊愈24例(40%)、治疗显效18例(30%)、治疗有效16例(26.7%)、治疗无效2例(3.3%)。实验组对老年痴呆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较好,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和胆碱能缺失有关,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智力恢复快,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于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恢复其基本的意识功能、语言功能和行为功能等均有显著作用,临床应用效用显著,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华法林抗凝治疗对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高龄患者,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患者)、研究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注射甘精胰岛素、使用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研究组以华法林替代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对比两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高龄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可以改善其智力状态与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能力,且不必担心不良反应问题。

  • 标签: 脑梗死后痴呆症 糖尿病 高龄患者 华法林 抗凝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老年抑郁和痴呆在临床上诊断与鉴别很困难,两组症状在老年人发病中通常同时出现,应基于临床、生物、病因学及影像学去分类。对于痴呆和抑郁症潜在的遗传学及生物学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为二者今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 痴呆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94例老年痴呆临床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余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作为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向所有患者家属(94人,如患者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主要照顾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有关老年痴呆知识的健康问卷,入院时(T0)、治疗一个月后(T1)、治疗三个月后(T3)、治疗六个月后(T6)分别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痴呆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家属对老年痴呆常见症状的认识率达88.30%,然而其他九项健康知识认识率普遍偏低,特别是对“对患者患病前期不良反应予以足够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老年痴呆的重要性、如何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晓睡眠不足等危险因素会提高老年痴呆患病率”缺乏认识;治疗一个月后、三个月后以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老年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程度。

  • 标签: 老年痴呆 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 简介:一项研究显示,要使大脑长期保持敏锐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于变老的安全感有多高。这项研究称,人们如何看待变老的文化观念同痴呆症的发病进程有关。与那些将“老年”与“智慧”“尊重”等积极特征相联系的人相比,把“老年”同“无用”“衰老”相联系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更高。

  • 标签: 痴呆 衰老 不易 文化观念 “尊重” “智慧”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1月~ 2017年 12月 70例社区老年痴呆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要好,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提高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社区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效果   

  • 标签: